星期一|新聞新知|第07篇
12月1日,在創業邦舉辦的100未來領袖峰會上,周亞輝發表了題為《一億、十億、百億美元的公司如何創業》的演講。這位被業內稱為“獨角獸挖掘機”的創業人和投資人,不僅自己用短短8年時間創立了一家市值近300億人民幣的企業,還發掘培養出銀客網、洋錢罐、趣分期、映客等一批獨角獸企業。在創業這件事上,他的觀點絕對是重量級的,值得每一個創業人反復咀嚼體味。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周亞輝在這次演講里都說了哪些大實話。
關于標品和非標品
周亞輝說,自己目前的工作當中,很多精力都花在研究非標品上。他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把非標品變成標品。一旦經驗和知識變成標品后,花錢就能在市場上買到。但能夠花錢買到的東西往往是不值錢的,所以對市場上出現的創業多少條軍規之類的東西,周亞輝認為這些都是標品,價值不高。一個公司、一個團隊、一個創始人,想要創業成功就需要把大量精力花在非標品上,而非標品是沒有被其他人所認知到的經驗或者技術。
為時未晚說:不僅創業如此,對我們個人成長來說,也是這個道理。標品相當于在這個社會生存最基本的技能,比如電腦使用技能。這些技能人人都有,能夠保證我們的生存,卻難以帶領我們走向優秀、卓越。除非將這些標準技能打造成為非標的獨特技能,我們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所以很多時候,小伙伴們抱怨:我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錯呀,可為什么還是不能出人頭地?原因很簡單,你覺得自己不錯的地方,其他人也有也不錯,這是社會標配,想勝出就得為自己打造非標技能。
一億美元創業公司的成功秘訣
怎樣創造一家一億美金的公司?周亞輝的團隊做了一些研究,結果發現做一億美金公司的成功秘訣就是跟著牛人走。過去5年成功率最高的創業主題不是O2O也不是企業服務,而是小米生態鏈上的公司群。在2015年底前,創業公司能夠進入小米生態鏈的話,有很高幾率進入1億美金的行列。
這是因為,如今的百億美元、千億美元公司的創始人不像以前那么“獨”了,他們知道,如果不創造出一個開放的生態,就無法成為百億、千億美元的公司。創造出開放生態就是為了解決掉它不想做的事,那些很苦很臟的事情。
這意味著,對一億美元的公司來說,商業模式或者壁壘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把"爺"伺候好。比如小米,它就是"爺",讓你干嘛你就干嘛,這樣做一家一億美元公司難度就不大。
為時未晚說:同樣的道理,個人成長的捷徑之一是學習并模仿卓越的成功人士。關于偶像模仿,可以參看《當我們談崇拜時,我們談些什么》。
一億美元公司創始人的兩個重要能力
周亞輝說,一億美金公司的創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BD拓展能力。周亞輝團隊的研究顯示:所有行業的一億美元公司,創業成功率最高的人做的是BD和銷售。所謂的BD能力,就是要想辦法把小米投資部的人搞定,讓他投你。再拉上幾個能夠搞定工作模塊的人,這樣成功率就比其他創業的成功率高太多了。
第二個重要的能力,是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如果做一家一億美元的公司,融上個三五百萬美金,每個月燒掉一百萬美金,死掉的概率太大。創始人一定要有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
為時未晚說:不管你創不創業,這兩個能力也是我們個人成長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十億美元公司的成功秘訣
周亞輝說,對十億美元的公司來說,外部的邊際條件完全變了,要想成功,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市場切入點要足夠大,更多需要瞄準增量市場,而不是存量市場。因為存量市場會讓現有的企業反復競爭,還會把利潤壓低。結果大家都掙不了錢,純靠燒錢,想成為十億美元公司當然很難。
其次,要符合商業的本質。一億美元的公司要抓住短暫的機會,甚至是項目,但是十億美元的公司要有長期的商業價值。要具備規模效應、商業壁壘、網絡效益,具備可復制性。
周亞輝團隊發現,每3-5年總有一個新的潮流,做一家十億美元的公司就是要把握住新的潮流。重要的是在合適的時間點把握住機會,在潮流涌起的前一年進入才有可能成為一家十億美元的公司,做晚了就沒戲。
那什么樣的人做十億美元公司成功率最高的?不再是BD和銷售,而是產品和技術的牛人。
為時未晚說:我曾經說過,這個時代要求個體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預測及把握未來發展趨勢的能力。不要認為這是創業的人才需要的能力,對個人來說,沒有預測和把握趨勢的能力,會像一條無助的小舟,被時代的洪流夾卷前行,難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百億美元公司的成功秘訣
周亞輝的研究認為,未來百億美元公司的CEO不再是BD、銷售,也不是產品和技術,更多的應該是科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歷史家。因為百億美元公司如果僅僅跟隨眼前兩三年的趨勢走是做不起來的。
做一家百億美元公司需要比所有人早看5年,甚至10年以上。100億美元的賽道是BAT、Facebook、亞馬遜、微軟等所有人都不會放棄的,要和他們競爭,非常困難。
百億美元的公司需要深度思考和深度研究,要像科學家一樣去看到人們看不到的東西,并且擁有專業能力。這個專業能力很難通過日常的社會工作訓練出來,這種深度思考能力只有在MIT或者斯坦福讀博士,跟著一個超級牛的科學家做科學訓練的時候才能得到。
周亞輝認為,未來30年能做百億美元公司的CEO都是科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他們的思考能力足夠深度,優勢很明顯。但是同時短板也很明顯——社交。他們的性格極其內向,外向占極其少數。
百億美元公司一定要找到歷史性的circle進入其中,一定要再造原有的價值鏈條,需要非常深度的思考能力、融資能力。做百億美元的公司,只有能與科學家的對話才能打動很牛的投資人投錢。因為他們見過所有類型的創始人,只有科學家才有可能讓他們買單。
為時未晚說:知識的價值一再被推高到新的高度。未來,知識更是引領人類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
喜歡就關注點贊鼓勵一下唄^_-
【為時未晚】生命不能重來,人生總可重啟,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