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象性
事物不一定是黑與白、對與錯,還可能是二象性:既是對的又是錯的。比如為了夢想離開家園。
2.幸福感五要素
積極情緒、投入、良好的人際關系、意義和目的、成就。
3.天無免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得到最好的辦法就是付出。
4.亞自我
同一個人有時追逐名利,有時享受安穩,有時尋求刺激,有時維持婚姻。但這確實是同一個人,我們需要學著接受自己的不一致。
5.構建偶然
提升創造力有兩種途徑:變換學習的內容、變換學習場所。不同的刺激更有益于我們找到自己的頓悟時刻。
6.負能量
負能量其實是對所有類型病癥的一種“深刻”治療,前提是你要接受它。
7.集體智慧
有個觀點認為人類的進步是因為歷史上的那些聰明人。錯了!人類社會是一個系統,它的進步是建立在集體智慧之上的,即使沒有愛因斯坦,系統也會涌現出另一個人完成愛因斯坦的貢獻。
8.相生相在
我們看待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其實我們的身體無時不刻沒有在跟外界環境交換,不管是呼吸,細胞或者體內的細菌,我們在環境中。這使得我們應該用主體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周遭和其他生命體。我們不在萬物之上,而在萬物之中。
9.模式機器
大腦用模式識別來揭秘事物、事件和人之間的隱秘聯系。但同時這種方法也會很容易欺騙我們,比如:運動員相信球鞋顏色和勝利之間的關系。
10.循環
看似無意義的事情重復多次,終會產生有意義的新事物。也許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堅持下去,因為往往很少人能夠做到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