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來3到5年是農村微商發展期】
今天嬸嬸打電話我說,她在按照我教的辦法買了很多蔬菜曬干,用來做各種湖南特色的剁椒和腌菜,然后在朋友圈賣,開始我會幫她在上百個社群里面去開團,先積累起第一批種子客戶先,這種產品毫無疑問特別好賣,因為我經常在朋友圈發家鄉特色菜,很多人都問我怎么買。
從這點不難看出,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難吃到農村那些特色味道的,特別是原生態的各種特產,比如春天的野山筍,夏天的各種野果,秋天的各種野菜等等,往年回家過年的時候,那些在外當官的村里人回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城市帶各種山里貨,所以未來幾年農村的微商發展會更快,而產品成本也會更低。@愛心哥2
2、解剖年銷售3600萬的除塵布袋工廠(紀實)
1、老板夫婦幾乎包辦一切大小事務。
1)訂會議桌,桌上開個電源線孔,共打了不下6個電話。
2)訂投影儀,投影問題找了供應商,然后再找具體工程師,電話10個不止。
3)每天的報價,小客戶到大客戶,窮客戶到富客戶,幾乎沒有停的時候。
2、產品8大系列近百個SKU,實際銷量:除塵布袋70%,濾布30%
3、幾百個企業客戶,窮客戶80%,富客戶20%(包括不少知名大企業)。
4、總結老板夫婦每天的工作,一個字:忙。幾乎沒有思考時間。
5、企業發展遇到嚴重瓶頸,每天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哪里來的思路?
6、除塵布袋的賣點外延:
1)已經積累國內外幾百家企業客戶,02年至今沒有質量投訴事件
2)新東方絕對不用再生料,建廠十六年來沒有改變原料供應商
3)所有進廠原料批次均經第三方檢測合格,才能批量投入生產線
4)高配原料和布袋克重只多不少,這是濾料之母定下的經營法則和家族遺訓
5)后處理劑采用家族專有技術,怕抄襲我們不敢申請專利
6)覆膜工藝采用美國技術,膜只采用日本大金原料,排放指標比同行低10%
7)后整理采用德國工藝,滿足清灰透氣等的各種要求,性能超過80%的同行
8)售前售中售后2小時快速響應,2~6天解決問題
7、廣告文案:
1)布袋除塵排放至少比同行低10%
2)強度高40%,壽命超40%
3)新東方除塵布袋,絕對不用再生料
8、給我的最深刻印象:
濾料之母之風骨,企二代兢業光大
【后記】
1、對于此次策劃,老板夫婦很滿意,不僅是營銷策劃的解決方案,更是一次脫胎換骨的從工廠產品到品牌創立的提升。
2、我給品牌的定位是:“像做奢侈品一樣的做除塵布袋”,從商業路徑到品質提升都重新做了策劃,策劃方案詳細到每一個具體的落地步驟一二三,包括執行的時間點。
3、策劃結束后,又續簽了3天的新品牌全網推廣內訓合同,計劃先從外貿入手,再轉入內貿的強勢推進。這是我的“墻內開花墻外先香”的戰術策略。
4、四天的除塵布袋工廠“轉型與營銷”策劃,實際我動手寫策劃案用不了3小時,但花在了解與溝通的時間是3天半。所以:
1)看微博和網絡上的干貨,在我認為90%以上是沒有什么用的。
2)你能看到的所有神案例,基本與你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3)能寫出來的案例,絕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簡單。@張有為
我們現在的社會確實也是以錢取人,以錢的多或少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但不以錢的多少來衡量,現在似乎也找不出什么標準。實際上,這是做人的信仰缺失,中國的傳統文化現在已經沒有太多的人會關心,會去多看幾本“無用”的書,都心急如焚的去賺錢,可究竟賺到了多少錢呢?也不一定多。 ????
3、個人自媒體打造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時間的積累和塑造而成的!@微電商何公子
4、【無論在哪個年齡,無論在哪個公司,你都要專注于發掘或者發展自己的“利用價值”】我們可以把利用價值分成三個檔次:第 1檔次,忍別人不能忍的。第 2檔次,做別人不能做的。第 3檔次,想別人不能想的。 ????@彭曙光V
5、【離開華為三年 我才真正認同狼性文化】
三年前的現在,我離開了華為,裸辭。
彼時,這家公司已然處在電信業塔尖。
5月,我就已提離職。拖到9月,是因為領導希望我能待到下半年,替部門背一個考核C的指標。
華為績效考核體系里,多數部門都會硬性分配績效A/B/C的考核比例。就算全部門全年表現都很好,也無可避免有人要被打C。
A,次年大幅漲薪+職級提升;C,不漲薪甚至降職降薪。連續兩年C,直接辭退。
我的團隊就曾發生過連續打C被辭退事件。
同事為與家人團聚,想調來我們辦事處。第一年沒調成,但因流露要走,被部門領導毫不客氣打C;第二年調來了,考核按規定仍在原部門手上,又是C。
我和我領導為他的事向上級申訴。中國區某大領導回應:制度就是這樣的,誰知道你們有沒有貓膩和包庇?誰都這樣來鬧,這么大一家公司還怎么運作?
于是,一個勤勉踏實的技術骨干,即被辭退。一點兒轉圜余地都沒有。
我的離職或多或少也受了這事影響,覺得華為制度太不講人性,再加上一些因素,我的離開多少帶著情緒??梢哉f,那時我看華為,偏頗而片面。
之后三年,我玩自媒體、寫小說、傳記、文案策劃,又和朋友合伙創業,開了家文化公司,徹底告別通信圈。
現今,復盤犯過的錯和走過的彎路,我卻不得不承認——對于創業者來說,華為的狼性文化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值得借鑒和學習。
1、少談情懷多給錢
2016年底,我和合伙人老楊創立文化公司。我和他都是跨界——我是通信行業,他是保險和制藥。我倆腦門一熱做文化,純粹出于愛好。
那時候,500強的光環還沒褪去,我還帶著一廂情愿的樂觀和一葉障目的自負,心想這并沒有什么難的。
開業第一件事,我們就給公司樹了個貌似很有逼格的定位——做一家有溫度、有情懷、有歸屬感、有幸福感的新型創業公司。
為落實“四有”,我們決定:不加班、不打卡、甚至每周只開工四天半。
經常性團建聚餐、每周分享會、按員工意愿與特長分配工作、老父親般慈祥對待員工失職借口。我還親手在公司搭健身角,鼓勵大家多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狀態。
這些噱頭的確一開始吸引了不少眼球,很多人慕名而來。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
但這種狀態并沒有持續多久,應該是才過了幾個月,就有員工提出辭職。
我當時有些驚訝。我對這名員工相當不錯,悉心培養、無私傳授,一周工作兩三天就能完成。
員工直言不諱:工資有點低??伤缓靡馑继釢q,一是工作量不重,二是知道公司業務情況不是很理想。思來想去,另謀高就。
這事讓我跟老楊吃驚并反省。
我們用了太多時間去構建所謂的公司文化,卻沒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展業務和渠道上,每個月,公司賬面都是不小的赤字,自然沒法給員工漲工資。
此時要是去跟人空談什么情懷,未免顯得可笑又華而不實。
在華為期間,我就很少聽人談及情懷。
我的領導曾多次說:大家來華為,包括我自己,就是來賺錢的。加班是辛苦,但是有錢賺啊。其他的,一概都是扯淡。
這話聽來糙,但我現在覺得,的確是真理。
對中高層核心員工,或許還可以談談愿景、戰略、職業規劃,但對大多數基層員工,這太遠太飄了。
有能力給錢,甚至能給超出他們預期的錢,這才是一家公司最能體現情懷的地方。
2、老板不作為,是對員工最大的犯罪
頭一年業務量小,多數員工比較閑。除了外接的工作,也有內部的活,例如運營公司自媒體,宣傳推廣我的小說。
內部的活,不直接產生盈利,我和老楊也就不做任何考核。有時候他們忘了做,我們也只是溫和提醒一聲。
這樣造成的情況就是,因為我負責絕大部分內容輸出,倒變成了公司最忙的人。每天來得最早,晚上也只有我加班,員工們17點半就都按時下班了。
我偶爾會跟老楊吐槽,說咱們公司真奇葩。你見過哪家創業公司是員工每天悠哉,只有老板加班碼字到吐血的?
但這能怪員工么?
不,還是怪我們自己。
作為內容創作者,我的創作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但作為老板,我明顯沒有任何作為。
管理的失度及制度的松散,就是我的不作為。
員工多數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有尚未畢業的實習生。他們從沒真正走上過社會,自然沒有什么成熟的工作觀。
我們最初無意的熏陶和錯誤的引導,讓有追求的人——比如前面那個員工選擇離開,而更多的則開始習以為常。他們會覺得,哦,原來“工作”就是這樣子,還挺輕松的。
后來當我意識到問題,跟老楊說,這樣子不行,還是要定績效考核。但已經晚了。
推出績效體系的當月,就有三名員工提出離職。離職后,他們立即刪除了我和老楊的微信。
其中一名員工時不時發朋友圈罵前老板(我和老楊),說要求如何變態,如何對她苛刻。
一個比較認可我們的在職員工截了圖,發給老楊。
老楊很郁悶:她在時,咱倆對她都不錯啊,怎么睜眼說瞎話?白眼狼?。?/p>
我說,人家華為養的是狼,我們卻養出白眼狼,難道還不該好好反省么?
幾個月后,據“線人”說,這名前員工已陸續換了好幾份工作,每次時間都不長,每次也都無一例外在朋友圈罵老板。大意都是,工作沒法弄,老板很變態。
聽到這消息,我一點兒不覺得幸災樂禍,反而覺得很難過。
這名員工當初是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進入公司的,是一張白紙。她變成現在這樣,我和老楊的不作為,或許真的是原罪。
痛定思痛,我們對公司業務做出重大調整,收縮重心,裁掉非核心向的員工。
猶記得當時我對那些被辭退的員工,首先說的是抱歉。
我說,原本想創造一個寬松舒適的環境,卻給了你們一個完全不該有的錯覺。我們的放任、疏忽和不作為,沒讓你們鍛煉出良好的核心競爭力,這很不利于你們的將來。真正的工作不該是這樣子的。我們真的很抱歉。
我說這番話時,既想到那名習慣在朋友圈罵老板的前員工,更想到了我曾在華為的歲月。
當年,嚴苛的考核制度,總是鞭策我竭盡全力往前跑——沒有人想被打C。
華為掌門人任正非說,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
就我目前接觸的數百名離職華為人來說,提到華為,他們最高頻的一個詞,是感謝。
狼性文化,深刻塑造了前華為人堅韌拼搏、永不言敗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令他們能在新領域披荊斬棘,無往不利。
所以,這些涅槃重生的鳳凰的感謝,發自肺腑。
相比而言,我們的不作為,才是對員工最大的犯罪。
我不知道那些被我和老楊辭退的員工,如今都怎么樣了,但愿,他們最終都收獲了各自的成長。
3、杜絕借口,才是最職業化的體現
我剛離開華為時寫過一篇文,里面有我個人對狼性文化的理解。
所謂狼性,是極度敏銳的嗅覺,強烈的目標導向,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狠辣,達不成時毫不容情的問責。
在華為期間,身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麗江古城4G網絡建設。
當時,麗江網絡屬別的廠家。因為古城是核心景區,物業極難協調,站址根本談不下來,建設工作寸步難行。
按照工作界面劃分,站址物業協調應是運營商負責,工作開展不了,廠家也沒有辦法。
華為獲知了這信息,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擴大市場份額極好的突破點。
我們辦事處代表第一時間召集相關部門最高負責人開緊急大會,下達了死命令:必須攻下麗江古城的4G網絡建設及運維。
順利達成,所有人升職加大幅漲薪,同時向中國區申請各類獎項、獎金。完不成,所有人下課。
各中高層領了軍令狀,也都玩了命。不管風吹日曬,不計工作界面,天天蹲守古城,與各方勢力斗智斗勇,大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魄。
全民皆兵的陣仗,令頑固的古城物業人員驚呆了,一見華為的人都掉頭跑。畢竟,從沒見過這么能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的,還團伙作戰圍追堵截,簡直太可怕了。
最終結果,當然是順利打進去了。
憑借這個里程碑式的項目,我們辦事處徹底在中國區火了一把,代表也兌現了承諾,每個參與者都按照貢獻程度給了相應的重賞。
華為的狼性,在這個項目上,當真體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員工都太慣于為自己找借口了。
公眾號漲粉慢——是內容不夠吸引人啊,做地推和找大號推廣又費錢。
文章閱讀量持續下滑——審美疲勞吧,畢竟誰寫的東西也不會讓所有人喜歡。
錯過本可以拿下的合作機會——我們是小公司,別人看不上很正常啊。
……
都是為自己的懶惰與不肯死磕找借口。
而我和老楊對員工不合時宜的一再寬容,也是借口不斷滋生的溫床。
放到現在,我會直接對實習的公眾號運營小編下達任務:一個月為限,新號無投入開通流量主。做到轉正,否則離開。請給我結果。
銷售則更加簡單,一個月內如果連你月薪的訂單都簽不來,那請另謀高就吧。
所謂狼性,其實核心無非八個字:目標導向,杜絕借口。
這,才叫做職業化。
以上,算是我創業以來,小小的心路與反思。
盈利是公司最核心甚至初期唯一的目的。人情與關懷可以有,但永遠不該凌駕于此目的之上。
身為老板真正要做的,首先是最大程度確保公司存活,其次篩選出合適的同路人,給予充足的物質與精神獎勵,進而激發他們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益。
想起很多年前,我尚是初入社會的職場新人時,我的人力總監River先生在談到員工管理,曾說過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他說,Be tough,in a soft way。
直譯過來就是:保持嚴苛,用一種柔軟的方式。
這是一直過于柔軟的我,需要再次認真學習領會的。
正如直到今天,我才真正理解、并從心底認同了華為狼性文化的可貴之處。@全球科技之家
7、(跳一下思維的怪圈)孩子 :我為什么要學習?
爸爸 :你自己動腦子想想???
孩子 :如果不學習,就會忘記爸爸媽媽,那多可怕啊,我要學習,不能把爸爸媽媽忘了。
爸爸 :你學會自己動腦子,真棒!
孩子 :我為什么老是忘記數字“6”和“9”?我只會掰著手指頭,才會記起來。這個辦法是不是有點傻啊?
爸爸 :只要能記住數字,就是好的,不用管什么方法。以后只要多重復就能迅速記住了,爸爸相信你能記住。
以上對話送給所有目前并不是牛孩學霸的家長朋友們,不需要焦慮的跟其他別人家的娃去比,讓剛入學或者開竅晚的孩子保持最寶貴的善良純真的心,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態度,只要堅持,就一定能最終取得逐漸進步的成績。而眼前一時的分數排名,并不能代表誰就比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