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她從來沒有想過為辛苦奔波,勞碌在外的他專門寫一篇文章。
因為她很難很難想象,也真的真的不敢去想,如果有一天沒有他,生活該如何繼續。
在她的眼中,他既聰明博學,又樂觀激進。
年輕時候的他,為了參加自學高考,不顧在工廠三班倒的辛苦,一邊看著機器運作,一邊抽空復習做題,周末晨起去公園,只為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看書。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在20世紀80年代的自學高考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大專文憑。
不查一下,你永遠不會知道80年代的高考錄取率有多低。在一組教育部的統計數據中,80年代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2.22%~3.7%之間,招生人數最高大概為57萬人,注意,這是本專科加起來的數字。而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中,本專科加起來的招生將近700萬。
這還是在他全職上班兼職學習的情況下完成的,而與他同齡的發小,中學同學,大多因為高考太難而放棄了學習的機會,只有他堅持了下來,而命運也給了他不小的回報。
那是1992年的冬天,他被公司委以重任。初出茅廬的他負責了公司所有人的赴俄羅斯的簽證、會議日程、出行計劃等整體安排,那時候他的身上揣著好幾千盧布,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謀求更好的發展。但是他沒有,因為她出生了,他要為她拼搏奮斗,讓她過上好日子。
又過了幾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走上了創業之路。她見他的時間從傍晚拖到了深夜,他的身影也是匆匆忙忙,來不及多看她幾眼就走出了家門。似乎那時候,他們的對話逐漸變少,一家三口聚在一起的日子也能數的出來。
然而,當時的他太激進冒險,不顧朋友的勸阻和反對,沒有想清楚商業模式,執意要開公司。顯然,好面子的他不太適合在爾虞我詐,刀槍劍影的商海中生存。他失敗了,隨之而去的是假惺惺的狐朋狗友,迎面而來的是真真的債臺高筑。創業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卻成功地看清了世態炎涼,人性善惡。
那時候的她還在上中學,印象中只知道他的身體不太好,走到哪兒都要帶著幾瓶藥。記得有一次他倆坐公交回家,他的心頭突然絞痛不已,面部肌肉幾乎都扭曲在一起,她趕忙掏出藥瓶喂了藥,攙扶著回了家,幸好那次有驚無險。從那以后,他開始逐漸注意自己的身體,抽煙喝酒的量也減少了一些,為了她,也為了自己。
雖然創業的計劃暫時擱淺,但是生活還在繼續。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識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他不是英雄,但卻有英雄主義的情懷。在她和她娘的鼓勵支持下,他走出了陰霾,重新開始,這對于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的確不太容易。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冒險激進,而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后來她上了大學,去了外地,每當寒暑假回家看他的時候,發現他腦袋頂上的頭發又少了許多,尤其是中間的頭發少之又少,形成了一個“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局勢。
再過了一兩年,她留學回來,他的頭上發色稀疏,連理發店的老板都說一年來剪個三次頭就行了。他也因此得了個昵稱--“禿禿”。當然,這個名字是她的專利。
她很喜歡叫他禿禿,不僅因為發音朗朗上口,而且也很符合他的特點,只是他有時候會不情愿地嘟囔兩句“沒大沒小”。不過,話里話外透露的寵溺任誰都聽得出來。
現在的他有三兩閑錢喝喝酒,有三五好友下下棋,日子過的逍遙自在。看著他現在的身體安康,她也就放心了。昨天是他的節日,她給他發了紅包,慶祝一下。其實,他哪里過過什么父親節啊,還不是趕趕時髦,湊湊熱鬧罷了。
而她,卻覺得應該為父親做點什么。
此前,她似乎從未特地為他寫文。因為她不愿細細回想,更不敢想象,當他逐漸淡出她的人生時,她的日子會變成哪般模樣。
也許到那時:
每日的床頭前,就不會坐著那個人,靜靜的看著她,舍不得叫她早起;
早點攤的長隊里也不會多一個人想著買點什么,只為回家后可以讓她吃上熱乎乎的飯;
廚房的爐灶前,也不會有人不顧夏日的炎熱,做著香噴噴的紅燒肉,盯著蒸蒸熱氣的汽鍋雞,大火爆炒著包羊肉,只為讓他的心尖兒多吃點,茶余飯后又可以嘲笑她多長了兩斤肉;
鏡子前,也不會有人一邊低頭玩手機,一邊夸贊她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臥室門口,也不會有人嚴厲警告她,手機有輻射,晚上關燈以后不許玩手機;
客廳里,也不會有人在她和她娘吵架斗嘴時,充當和事佬,幫忙勸架。事后還不忘開導她,要她多體諒更年期婦女。
因此,她不敢寫他,她怕控制不住情緒的閥門,任其宣泄。一波波回憶涌上心頭,一篇篇往事在腦海中翻過,一汪汪眼淚不爭氣的在眼眶里打轉。
這時的她,雙手不再碼字,因為淚水已模糊了雙眼,浸濕了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