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母親都不喜歡養寵物,但這并不等于我們不愛小動物,這么多年來,母親的小院里關顧過很多小貓小狗之類的小動物。對于它們的到來和離開,并沒有引起我心靈多大的微顫,更談不上有什么想念了;但前幾年,在小院里寄居過的一只流浪貓,卻不知為什么,常常觸發我靈魂深處柔軟的一角,時不時的引起我的牽念。
那只貓從何而來,為什么要離開舊主,又為何要執拗的停留在我母親的小院,我未曾想過,也沒有興趣去知道。我只記得,一個冬日凜冽肅殺的清晨,我開門去要去學校上班的時候,發現門口母親安放布腳料的紙箱里蜷伏著一只貓。它的長相丑陋得讓人感到惡心,全身很多地方毛已經脫落,露出很多結痂的傷痕,僅存的一些白色的毛,應該是好長好長時間沒有洗過,已經烏澀并結成塊狀,全身散發著一種臭雞蛋般難聞的惡臭。我拿起一把掃帚,想把它驅趕走,可無論我怎么驅趕,它都直挺挺著身子裝死,賴著不走,看我打得很重,才撒嬌般得變換一下身子,還時不時向我拋一下媚眼。我平生再也沒有見過,這樣惡心,這樣無恥,這樣猥瑣的動物,決心非把它趕走不可。正在這個時候,母親出來了,看我這樣暴戾憤然,她溫柔的看著這只貓,好像眼里充滿無限的悲憫,平靜輕柔的對我說道:“來者皆是客嘛,既然來了,我們就讓它先呆一會吧,況且天這么寒冷,你先去學校好了,這里讓我來處理。”
等我中午放學回來的時候,這只貓已經被母親洗得干干凈凈了,正慵懶地躺在院墻一角,洋洋自在的享受著冬日午間暖陽的愛撫,白色絲絨般稀疏的毛,在陽光下顯得分外的清亮迷人,原來還是一只挺美麗的花貓呀。它看我過來,沒有絲毫被我早上驅趕挨打的恐懼,也沒有起身逃跑,只是懶懶的撒嬌般扭動了一下其婀娜的姿身,并又向我拋了一下媚眼,奇怪的是,我非但沒有感到其猥瑣惡心,反而覺得它有一種莫名的優雅和高貴。傍晚時分,我和母親又趕它走,可它就是裝死賴著不走,母親是不喜歡養寵物的,晚上怕它會被凍壞,就在院角處給它搭了一個臨時的小窩。自是,它好像看穿我們心思似的,就再也沒有流浪遠方的意味。貓的世界對我們來說還是個神秘的未知領域,但我知道,它和我們人類一樣,永遠充滿著被人溫暖的欲望。這只貓看母親對其還是不錯,就一天天的愈發嬌媚起來,只要看母親坐在小院里,抽線剪布,剝豆洗菜時,它便慵懶溫柔臥在母親的腳邊,漸漸的居然不滿足于自己的安樂小窩,乘母親不備,鬼頭鬼腦,就悄悄的遛到我家里,先偷偷的窩在沙發下,后來,看母親也沒有驅趕它的意思,就干脆跳到沙發上,慵懶的躺著,趴在墊子上做南柯美夢。母親以拂塵撣它出屋,它就又直挺挺著身子裝死,這一次大概是觸發了母親的忍耐底線,要知道母親是不養寵物的,母親再也不吃它這一套,拿起撣子狠狠的抽它幾下,貓亦通人性的,它看母親真動怒了,就知趣的出去了。不過不久它又故伎重演,母親依舊不依不饒,這樣久而久之,貓一見母親拂塵揚起,趕緊縮頭縮腦做可憐狀,然后鼠竄而出,又慵懶的在院角自己的安樂窩中慵懶的享受陽光的愛撫。
? 接下來的一兩年年,最讓母親煩惱的是,這只花貓在母親的善待下,越來越漂亮了,不經意間,花貓已出落得毛色油亮,體態豐盈,有如青春少女般的娜婀多姿。其美色常常引來很多“黑貓警長”們的覬覦,有事無事跑來憐香惜玉。有段時間小院里熱鬧非凡,尤其在春天,貓們情竇漸開之時,小院里半夜三更常常會傳來凄厲的求偶聲,驚動四座芳鄰,夜不能寐,怨聲載道。很有趣的是,這只貓突然間得到這么多的追求者,一時間變得高貴高傲起來了,儼然以“女王”自居,高興時與之打情罵俏,不高興時就冷若冰霜。真是女人是貓,貓如女人,不說女人,貓我是有點了解的,集賣萌與性感于一身,它很警覺,很敏感,很善變,平時總是一副柔弱、乖巧的樣子,依偎在對方身上喵喵的叫,讓人看著就心生愛憐;但如果誰真得觸犯了它,它就會從原本溫柔的肉掌內露出鋒利的爪子,把對方抓得皮開肉綻。不知那些“黑貓警長”在溫柔鄉時,突然又享受其“溫柔一爪”時,個中是什么滋味。然而,更讓母親煩惱的是,它年年懷孕生孩,而且一次都有四五只。對于一個個小生命的降臨,母親往往手足無措,只得四處奔波,求三姑,拜四婆,為這些小生命尋找到一個溫暖的家后,才松了口氣。還有讓母親痛苦的是,每次看到一只只小貓咪被人領走時,這只貓那種孤獨無助絕望的眼神,不禁讓人徒嘆人生無常,這又常常讓母親心痛了好長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平復。唉,誰能體會到它在母子分離時的無奈和劇痛呢?家的溫暖對于一個弱小的生命而言,為什么總是那么的易碎而不可挽回,每每此時,我也不敢觸碰它那滿懷著憂郁傷感絕望的眼神,往往在此時悄悄離開了院子。
這只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慵懶。它一天平均至少要睡十五六個小時,而且總是擅長找一個最舒服的地方,隨時蜷起來打個盹。夏天,貓會找到一個通風的陰涼之地;冬天,貓會悄悄潛到家里,在母親的取暖器邊靜靜的躺著;如果是在戶外,就會懶洋洋地躺在金色陽光的地盤里,隨著陽光的移動而無意識地挪動身體,酣然入夢,外面的世界仿佛與它無關。有時我悄悄走到它旁邊看著它,過了一會兒,它就把身體蜷得更緊一些,發出嘟噥聲,大約就是類似第歐根尼的不滿:“走開,別擋住我的陽光!”貓只有十幾年的壽命,可從來不為自己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睡夢中而焦慮。不像人類,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花,恨不得發明出能夠替代睡覺的靈丹妙藥來。貓也永遠不會失眠,它們無限接納并享受這一嗜睡的天賦,從不妄自菲薄。時間嘛,就是用來浪費在睡覺上的,這就是貓的理念,并絲毫不掩飾它們在對待時間上的貴族態度,就算天塌下來,它也不會成為工作和忙碌的奴隸。現在想來,貓最是懂得生活,享受人生的動物了,它永遠遵從“活在當下”的原則,沒有太多記憶的負擔,也沒有太多期望的負擔,它總能隨遇而安,找到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慵懶的生活著。
? ? 活著有時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慵懶是人生的一種奢侈品。這只貓,大概在小院里慵懶的生活兩年多以后,在一個夏日非常焦躁的午后,它突然不見了,母親和我一直等到那天日暮,亦不見其蹤影,我想想它可能是跟哪只“黑貓警長”情愛私奔,做愛情大逃亡去了,過幾天應該就會回來。可是兩天過去了,又一個星期過去了,它始終沒有回來,為此母親很是傷感,天天叨念,那段時日,只要外面有聲貓叫,母親就會放下手頭的針活,出去看看,每次出去,總是失望而歸。就這樣,這只貓輕輕的走了,正如它當初輕輕的來,永遠消失在我們的生命里。有人說,它大概給鎮里的打貓打狗隊抓走了,給處置掉了。但我寧可相信,它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向暮年,不肯死在家里,自動離家,去一個無人知道的遠方,結束自己的余生。因為據說,貓能預知自己的生死,會在感覺自己快死的時候離開主人,去到一個沒人的地方死去。我覺得這點貓性,頗可贊美,卻有高士之風,慵懶一生,死得浪漫??傊@只貓似乎的確已不在“貓間”了!
? 慵懶是一種人生態度,其是一種“不在乎”,一種拿得起放得下,不汲汲于富貴,也不戚戚于貧賤的生活心態。讓眾人為名利熙熙,我自是信步悠然。一只慵懶的貓,比一只每天捉鼠勤快的貓,更幸福;一個慵懶的女子比起一個精干的女子來,也更高貴,更吸引人,更能讓人心生憐愛。慵懶不是懶惰,是一種舒展的生活狀態,一種閑適人生。人生,不必太壓抑,生活在節奏如此快的城市里,有人愿意每天爭分奪秒,有人卻愿意放下繁忙的工作,喝杯下午茶;有人行色匆匆,有人卻愿意花半天時間仰頭欣賞下頭頂的天空,發發呆。周末,拖一襲長長絲柔的睡衣,半握一卷淡淡墨香的閑書,端一杯氤氳著淡香的綠茶,把自己柔若無骨地懶在那扇可以望見一抹微藍天空的窗前,雙眼迷離,神情慵懶,云走云寫意,風來葉婀娜,看不見太陽,只看見光線曖昧的走過樓角……這一刻,時鐘失去意義,讓精神徹底慵懶在一種華麗的頹廢中,日子本就該這樣,沒有什么是必須的,也沒有什么是不必須的。
? ? ? 只是淺笑安然,不問花開幾許。慵懶如此,亦是甚好!
是為記,公元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