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到盛唐詩亦盛

? ? 盛唐,文壇沸騰, 詩人滿眼。最著名的有王昌齡、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他們創作了很多詩篇。現在就來欣賞李白一首七律:"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留。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吟此七律, 漸漸察覺跟古體詩有所差異。

? ? 唐人嫌古體詩自由無法, 欠缺文采風騷。于是在求變中蛻化成七律。律體分五律和七律, 都是共八行。唐詩格律嚴謹, 除了原本的押韻,還要講究平仄修辭。一詩里面規定中間兩聯四行,必須是對偶對仗,對于首尾兩聯則放寬,自由發揮。律體提高了藝術的門檻。但好詩層出不窮,難得的東西才矜貴。野草閑花滿地開,誰人留步望一眼?

? ? 律體之后, 橫出絕句。絕句截取律體一半, 取其四行,分五言與七言絕句。她們依然具備律詩的平仄押韻, 而且也規定含一對聯。例如白居易年輕時的考卷,《賦得古原草送別》五律, 取其上截, 就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取下截, 即“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 凄凄滿別情。"綜合所說, 絕句并無簡單化, 照樣法度森嚴。押韻是所有詩的特征, 對聯卻是唐詩的靈魂。否則不是唐詩了。

? 律體、絕句、樂府統稱近體詩。一旦寫作唐詩, 即已進入其文體范圍, 受到它的約束。詩到唐朝登峰造極, 再進步就走下坡路。無形中成了凝固的景仰藝術。學無可學,殘唐以后的五代十國之詩,可以證明。

? ? ? 熟讀唐詩三百首, 未必就會吟好詩。背唐詩者, 蠶繭自縛。古體與律體相比,可以看出唐詩削除四言,并限定為四行和八行,加入平仄音律和對仗修辭。將詩推向形而上學的絕路。宋詞的出現并非偶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詩詞格律 第一節 詩律 一、先秦至隋唐詩體概說 (一)先秦詩歌 1、《詩經》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是先秦...
    溫柔的堅持_閱讀 3,500評論 1 3
  • 第一味空性 沒有不變的事物 粗顯的無常和精微的無常 細胞每天幾百萬個細胞在更換 念頭也在更新 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全...
    想請不如偶遇閱讀 4,674評論 0 3
  • 最近一周倒是沒什么好記的。認真說來,這周比較關注的內容是《大話西游》將要再次上映完整版。 看到這個消息后,我留言一...
    mylkevin閱讀 400評論 0 0
  • 八字算命,占卜、取名、選房、定婚期,合婚,時運,風水,選號,婚姻,事業,財運,居家風水,擇吉日請加微信176218...
    我是大富翁616閱讀 17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