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練習設計需要遵循的原則,學界尚未達成一致意見。
但好的練習要有效、為師生接受,毋庸置疑。
有效與否,需參考實證結果。
接受與否,需調查師生主觀看法。
本研究,通過實證+調查,探討題型設置對寫作練習使用效果的影響。
以便教學時幫助教師選擇不同的寫作練習方式,提高寫作練習效果。
1 對外漢語練習設計回顧
1.1 練習編寫原則
李楊(1999)
周健、唐玲(2004)
劉頌浩(1999)
1.2練習設計的理論
李紹林(2001)學習理論中的泛化generalization 和 分化 discrimination
1.3練習使用方法
王靜(2001)漢字聽寫訓練的具體操作步驟
王瑞烽(2007)小組活動的任務形式及任務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教學中進行小組活動的途徑和方法。
劉頌浩(2009)閱讀課上訓練學習者掌握實詞可以采取5種方法
1.4師生對練習的主觀認識
辛平(2009)調查7種教學方法,師的排序和生的排序,不同。師生對“重寫老師修改過的作文”這一方法的認識差異大,生的評價高于師?!静樵撈恼?,可借鑒模仿寫小論文】
1.5對練習效果的客觀評價
客觀評估,一般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
劉頌浩 汪燕(2003)調查13漢語母語者+17外國高水平學習者,在16個意圖引發“把”字句的問題上的表現情況,結果發現,教材中的“把”字句練習語境,非自然。留學生在何時該用的問題上,與母語者無顯著區別,但其使用質量問題較多。
彭馨(2014)研究30名日本高水平學習者和母語者的縮寫情況,結論1:母語者所寫后的文章,與原文結構全一致。日本學生中,完全一致的只有57%?!静樵撈恼?,借鑒模仿寫小論文】
總的來說,上述5方面,前3方面研究多,主客觀評價研究少。
實證研究:
趙亮(2004)研究客觀題、命題作文、給材料作文中,給材料作文的方式效度更高。
辛平(2009)
馬明霞(2012)研究hsk中命題作文、看圖作文以記縮寫作文3種效度,結果,縮寫作文的效度更低。
孫友梅(2012)個案研究,探討寫作教學中的任務、任務前活動對學生寫作的影響。問卷調查,考察學生對中級漢語寫作任務的態度。研究發現,學生對任務的不同特征有一定的偏好,她們更喜歡分離的、互動的、對話的、有一定激勵機制的任務。任務的實施,對學生的漢語寫作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寫前準備階段,能有效解決寫作內容與表達上的很多問題。【查,借鑒模仿】
彭馨(2014)
2 研究問題
研究量趕不上教學需求。教師教學時,難以抉擇。周健、唐玲(2004)結論與劉頌浩(2009)結論就相反。為此,本文研究問題:
1)題型不同,學習者的作文是否有差異?
2)師生對不同題型的主觀接受情況?二者是否一致?
3 研究方法
3.1 具體題型 ABCDE
3.2 調查對象與語料收集
一個班15個學生,中級。三個月之內,完成5種題型。(研究者為每種題型設計了一道作文題)D 月考形式,其余,課后練習。
收到作文共 63份 AB DE 各13份 C 11份
生 問卷 21份 師 問卷 23份
3.3 語料處理
1)調查問卷
2)作文質量分析
a) 兩位評分員按統一標準(經雅思作文標準改制):連貫與銜接 詞匯豐富度 語法多樣性和準確性
b)文本分析(準確度、復雜度、連貫度和銜接度)各有標準 【較復雜,需仔細讀外文獻,學習】
單向方差分析
4 調查結果
4.1 作文質量
4.1.1 評分員結果 整體看/分組看/互看 spss
4.1.2文本分析結果 整體看/分組看/互看 spss
4.2 師生對不同題型的主觀評價
4.3 小結
本文第一個研究問題,是否有差異?回答:有。
1)只有語言要求的D題型,學生寫的作文,在詞匯復雜度(詞語類型多樣性、高級性)方面的表現最佳,但準確度和連貫度最低。
2)只有題目要求的E題型,作文整體及分項得分都是最高。但文本分析中,詞語類型多樣性最低。
3)語言、題目、內容都有要求的C題型,作文結構比較完整,但銜接度(指稱關系)較差。
4)要求題目和語言的A題型,以及要求題目和內容的B題型,表現居中。
5)題型不同,對語法復雜度沒有影響。
本文第二個研究問題 回答:
師生都認為,語言要求最重要。但推薦作文題型時,老師更多地推薦了對語言、題目、內容都有要求的題型c。但學生沒有明顯偏好。
5 討論
5.1 題型和目的
D題型 是 極端,僅要求語言。 B C 題型是另一個極端,要求寫作能力。
題目的要求不同,訓練目的也不同。學生的注意力會隨著目的不同而改變,練習的效果也會因此有差別。
問題是,與單一目的相比,增加題目的要求(如題型c),會不會帶來更好的效果?
5.2 題型c 和對多目的的兼顧
c題型,三種要求都有,學生作文結構比較完整,但銜接度較差。從評分看,c與其他題型沒有顯著差異。而且,c題型,在詞匯復雜度方面的表現,僅次于題型d,準確度一般。整體評分低于d題型。
也就是說,
語言訓練方面,題型c不及單一目的的題型d
寫作訓練方面,題型c不及單一目的的題型e
這個結論,就解決了前文 唐玲 周健 和 劉頌浩的 爭議。
5.3 題型選擇和使用
6 結束語
本文以學習者在課堂學習中的練習和調查問卷反饋,為語料,從作文質量和師生看法角度,對五種作文練習題型的效果做探討。
結果發現:
單一目的的題型,在該目的上的練習效果比較好,但在其他方面并非如此。
多目的的題型,在每個項目上不如單一目的的題型,但總體訓練尚可。
調查中,師生都認可 語言要求最重要,但推薦題型里卻沒有選擇d題型,
老師更樂意推薦c題型,及三種要求都有,多目的練習。
該結果,加深了我們對五種作文練習方式的認識,以及對練習目的和練習效果關系的理解,有助于教師在選擇練習形式時做出更合理的選擇。
【這篇文章,可以借鑒用來寫 某一本教材里 練習題型的效果 。前提是 該班使用該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