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第53天。
早上6點站樁,兩個半小時,輕松舒服,意隨息走,腹式呼吸,雙耳有熱感,后半段有些晃動,主要是橫8字形轉腰,自始至終雙腿完全沒有壓力,不想收功,又多站了半小時。收收后身上有通透之感,好像練透了。正如朱崇明師兄說的,站通了才舒服。
午睡后站樁一個半小時。
今天又有個小收獲,自從前幾天下午體會到站樁的整勁后,這兩天又丟失了這個感覺,一直試圖找回這個勁兒,先是刻意夾住卷起的尾閭,但很快就松下來了,后又想象尾閭是個鉤子,勾在海底會陰處,但也不行,勾不住。今天下午突然靈光一閃,使勁把臀部坐在撐直的大筋上,前提是掖好胯,任憑吸頂提胸,一呼一吸,堅定的坐在大筋上紋絲不動,就這樣穩穩地似坐非坐的站著,放松的非常舒服。
還體會到松腰是由上下兩股勁兒拉開形成的。
感覺肩井曲池有溫熱感,丹田上下溫熱,吸氣時,氣到后腦勺時,頭皮發炸,頭發根兒立起來。
因為坐在委中大筋上,非常放松和舒服,不用再時時調整身形。一個小時了,也不想下樁,結果站了一個半小時,身體覺得站夠了才收功,渾身通透。身體是有智慧的,跟著身體的感覺走沒有錯。還有今天基本沒怎么晃動,中間有兩次短時間的八字形轉腰,都是腿有些難受時出現的。
這些天身體習慣了松腰的感覺,平時站立時,不抱臀松腰就覺得不得勁兒,走路也是這樣,行住坐基本形成自覺了,就是不知道臥是個啥樣兒,是腹式呼吸嗎?
哈哈,行住坐臥不離這個。神奇的樁功是健康的法寶,也是一枚返老還童的金鑰匙。感恩馬老!感恩各位老師!
3月23日,第54天。
早上5點半站樁兩小時,今天一直在觀呼吸,體會到心息相依,當未觀息時,呼吸短淺,只在下丹田進行,觀息后,呼吸深而長,正是息外無心,心外無息,心息相依。息字從字型上看是自己的心。字典解釋,息是呼吸時進出的氣。古人解釋為,自即鼻子,認為氣是從心里通過鼻子呼吸的。
今早晃動的時間長,盡力做到坐在腿后大筋上,觀呼吸。
下午4點半站樁,1小時15分。觀息時發現吸氣時候腿后背發冷,致后腦時發麻,呼氣時雙肘丹田熱乎乎的。
下午很松靜,身體感覺似有似無。
晚上看電視時靠站了一會兒,發現輕輕靠時,氣息很順,看來以前靠的太勁大,太實了。
上午和朋友一起唱卡拉ok時,發現丹田的氣特別足。
3月24日,第55天。
早上5點半站樁兩小時,今天半小時不到就開始晃動,基本沒停,開始觀息,隨氣息在身體內運行,吸氣時后身,雙腿,背,頭發冷,寒毛立起,頭頸毛乍。呼氣時,全身發熱。忽然想到昨日查“息”這個字,古人解釋為,氣是從自己心里通過鼻子呼吸。受此啟發,心只關注鼻息,感受氣出入于鼻子,吸氣綿綿,涼意徐徐滲入,呼氣,絲絲溫和,緩緩瀉出,心不累了,也靜了。哦,怪不得息又引申為歇。就是歇息,原來是歇心哦。沒想到休息這個詞,休字像極了靠門站樁,也可以理解為單站,把人變成樁,人就是樁嘛。原來我們這個樁功就是休息兩個字。身體是個休字,心念是個息字。都是最舒服最自然的狀態,合于道合于自然,天人合一,從而開啟人體生命的密碼。
進一步理解了形與神具,心息相依。形與神俱就是身體和于自然,心息相依,就是把心安住在鼻息之上,心念與鼻息合為一體。
午睡后站樁,身體一直在晃動,基本靜不下來,靠站也不舒服。用觀鼻息的辦法,心也安不下來。
3月25日,第56天。
早上7點站樁一小時,今天腿不穩,有點兒站不住,心,一直在隨鼻息出入,基本還算靜得下來。
早飯后,聽《頂天立地的功夫》第二式的講解,又跟著試了一下,發現這一式的氣好強啊。
下午4點站樁兩小時,按照馬老講的守神,守著下丹田的心神,仿佛當年懷孕時的感覺,欣喜的關照著,留意著,交流著,同時依然心與息隨。下午站得很穩。雖沒有坐高板凳的感覺,但基本做到身安神寧。45分鐘后有一晃動,十分鐘左右,一個半小時,又有一會兒晃動,收功后感到身上發冷,換去汗濕的內衣,護住身體。
3月26日,第57天。
早上4點半就醒了。5:20站樁兩小時,前50分鐘穩穩的站著,觀呼吸,后身體出現小幅度晃動,改為靠站,呼吸還算順暢,最后20分鐘,是做第二式,氣很足,最長呼吸一次40秒,平均30秒以上。
看書及視頻,弄清楚了中丹田的位置,在肚臍以上中脘以下的空間里。
下午3點站樁一小時,比較煩躁,站不踏實,今天氣溫26度,室內溫度達到28度,可能太熱的緣故,又找不到坐高凳的感覺了,從昨天起,右腿內虎眼處又開始疼了。
聽本海老師講課的音頻,強調放松的重要性,晚上8點半站樁半小時,體會放松,問題是后腿大筋也會松下來,腿就打彎兒了,不得不反復糾正,很難完全放松,這個問題不知如何解決。
3月27日,第58天。
早上5:20站樁,2小時10分鐘,主要體會身形的放松。為能穩穩的站,有輕微晃動,后一小時,有轉腰下彎等晃動,靠站一小會兒,仍不能放松。做第二式樁功,前幾下氣還足,做了一會兒,氣不夠用了,看來還是急不得,還是等三個月以后再練第二式吧。腰骶骨處和兩膝酸,骶骨處還有點疼。心比較靜,但形松的不大好,因為總有小晃動,站不太穩,腿后大筋努力撐住,沒有打彎,但這樣一來形就很難松下來。
下午站樁1小時10分鐘,今天比較松靜,后20分鐘有晃動,最后十分鐘練第二式,腿后大筋撐的較好沒有松下來。
本海老師文章中講,虛無之中才能產生真陽,虛無從松靜中來。
馬老書中說,下丹田中丹田千萬不要意守,靠自然形成腹式呼吸。
3月28日,第59天。
上午去明心堂,向馬老匯報站樁體會收獲,問馬老:總無法始終保持撐住大筋松腰的姿勢,馬老說,抱臀不要太使勁,要適度,主要靠大筋的撐力坐上去,并且熟練了就好了。
在明心堂站樁兩個半小時,本海老師一直反復幫我調形。但是我努力翻胯時,背就會向前傾,致使含胸和提胸都受限。姿勢不能完全符合標準,但由于氣血還不太活,也只能先這樣站了。元會老師糾正了我收下頜不夠的問題,馬老還親自為我示范,松腰以后,其肚臍以上和后腰的變化,讓我用雙手摸著他,去感覺肚臍以上會向后縮回一塊。后腰會向外微微隆起。令我深受感動。
兩個半小時站樁,全程沒有晃動,收功后,朱師兄還教了我動功,主要是腿部合進開退的動作,非常感謝她。
本海老師為讓我領會,還說:這回逼著我放大招了!他讓我看其肚臍以上的變化,說就像洗臉時這么窩一下。
3月29日,第60天。
早上5點半站樁,1小時10分鐘,很松很靜,中間有一點小小的晃動,但時間很短,最后用十分鐘試著做了一下第二式,感覺氣很足,吸氣時間達到20秒以上,吸氣雖輕輕細細,但氣息卻很足,覺得兩肋有點脹疼,收功后仍做動功十分鐘左右,結束后感覺腿腳輕快,很是舒服。
下午站樁1小時10分,身形相當穩定,整體松靜,腹式呼吸氣感明顯,吸氣有綿綿不絕之感,小腹脹得非常硬,后腰也脹得發酸,最后十分鐘做第二式,氣上升到心口窩處,胃部有感覺,惡心想吐,就趕緊收了。收功后坐了會兒動功。
3月30日,第61天。
早上6點半站樁兩小時,后腰有點發酸,最后十分鐘做動功。
午睡后站樁一小時,感覺尚可,想若即若離的靠站,但效果不好。
3月31日,第62天。
早上五點站樁兩小時,身形穩定,比較放松,就是后腰一直酸疼,有點煩躁,后改成輕微靠站,稍微好些,最后半小時做第二式和動功。
下午站樁一小時,非常舒服,感覺是一種享受,型很松,亦很靜,雙腳的腳弓,有熱的感覺向上透,兩肩的肩井穴和曲池穴,有熱氣向下透,好像它們之間打通了一樣。
4月1日,第63天。
早上5點半站樁一個半小時,腰酸疼,站不踏實,靠站了一會兒,最后做動功,各一百下。
下午4點半站樁,50分鐘,非常放松,很舒服,雙肩雙肘發熱,深長的腹式呼吸,40分鐘后左右八字形轉胯。
4月2日,第64天。
早上5點半站樁兩小時,依然是腰酸,站不住,靠站也站不住,后來開始晃動,收功后做動功,各50下。
下午4點半站樁一小時,站的舒服,腰也沒疼,雙腳腳背發熱,收功后做動功各50下,雖然才做了50下的動功,但感覺效果明顯,按照書中要求,用中丹田帶動轉胯,胸腹中有很強的感覺,一直在蠕動,動功做完后腿腳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