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問踢踢,遇見喜歡的人,卻不知道怎么聊下去,究竟怎么破?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這種尷尬,踢踢懂你。所以今天請來了聊天專家、踢踢的好朋友大將軍郭。在你花式把天聊死的道路上,她大概能拉你一把。希望對你們有幫助。首發微信公眾號“我們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前幾天,我被一個帖子吸引了,主題大概是“求指導怎么才能跟對方聊下去”。
女主貼了幾張聊天截圖,大意是對方要去聽某明星演唱會,但主要是陪同學去,位置不好,自己也不是鐵粉,有點不情不愿。
接下來女主就開啟了勸說模式,先表示去現場聽氣氛好,對方表示并不在乎氣氛,女主又說既然去都去了,就開心點吧,對方回應開心不起來,女主甩了兩個表情包,之后對方就不再回復了。
女主本來是想撩他,結果變成了一場尬聊。畫面看起來十度十分尷尬,雖然兩個人都盡力了,但確實沒辦法再繼續說下去了。這種場景,我很熟悉,明明都在很用心的說話,但結果還是遭遇了一場尬聊。還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尬聊不但浪費時間,沒達到溝通目的,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但回頭看看,尬聊不是無跡可尋,有些溝通態度和溝通方式注定了無法繼續下去的結局。
看看以下幾條,你是不是也中槍了?
1
你選錯了聊天對象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想聊天沒毛病,選錯了人聊才真尷尬。如果對方對你沒興趣或者當時很忙碌,聊天是很難順利進行下去的。
簡單來說,喜歡你的人,會更有興趣也更積極的去維系溝通,這跟技巧無關,跟他對待你的態度有關。假設你跟不喜歡也沒興趣的人聊天,你能熱情的起來?你又能有多用心?
2
界限不清
即便對方喜歡你,也對你有興趣,但是喜歡和興趣并不能支撐你們天南地北地暢聊,總有些話題是不適合觸及的。
跟你的同事吐槽老板不合適,跟你并不熟識的朋友談隱私不合適,跟你婆婆講你老公的糗事也不合適…你們的關系決定了你們的界限,界限又決定了你們聊天的范圍。
我遭遇過一次界限不清的對話,我好哥們的老婆找我痛訴他又邋遢又不顧家,這讓我好尷尬啊,家務事我管不了,吐槽的還是我哥們,你讓我幫誰說話合適?
所以,要想不尬聊,選擇一個合適的、界限范圍的話題,別讓對方為難。
3
話題只圍繞自己
有些對話聊不下去,還因為這個話題根本無法激起對方的共感。當你滔滔不絕講自己的事情,當你每次都會把話題引導到自己身上時,我幫對方問一句,“這事兒跟我有關系嗎?”
這不是冷漠,而是要明白溝通也要秉持“你來我往”原則。
今天你遇到煩心事了,可以聊聊,明天你又遇到了……后天你又又遇到了……總不能所有的聊天都讓你一個人當主角啊,你又沒花錢雇別人聽。
所以,適度讓出聊天的焦點,講完你的事,也關心關心對方身上發生了什么事,給對方一點傾訴的機會,才能讓對話流淌下去。
4
鎖定一個話題不放
聊天不是辯論賽,一定要死磕一個話題,不能跑題。這個話題不適合,就應該隨時換。
就像開頭我舉的例子,看演唱會這事真是三兩句就能結束的話題,但是兩個人聊天記錄截了四屏,還在聊演唱會,說來說去也還是那幾個意思。
哪怕你講講之前看過的演唱會也行啊,哪怕你從演唱會聊聊其他明星八卦也好啊。明明已經察覺了聊不下去的端倪,卻還要堅持聊完,真是心疼他們這么堅強。
所以,感到某個話題沒有激起共鳴或者對方并不熱絡的時候,就應該話鋒一轉了,四海八荒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隨手拽一件一起其樂融融不好嗎?
5
總是說相反觀點
每天工作燒腦就已經很累了,時不時被領導教訓一番已經很辛苦了,聊天不就是緩解壓力傾訴傾訴嗎,又不是真的進行智力大比拼,真的沒必要處處都不同意別人的想法,更沒必要老阿姨附體大講特講你的不同觀點。
每個人都有想得到認同的愿望,如果你的聊天目的就是反駁對方,弘揚自己的觀點,我勸你還是沉默吧。
一是因為對方未必是想聽到自己錯了,更不想聽你有多么正確,聊天本就是一種分享,不是做對錯判斷題;
二是因為人家真的就錯了嗎?就算錯了有邀請你來糾正嗎?
別總是反駁對方觀點,讓對方換個思考角度是沒有錯,但不能太執著。
前面我提到的那個帖子里,女主多方論證“看演唱會是好的,應該開心”卻并沒有收到良好效果,就是個反例。既然對方聽不下去,你就算寫本書來闡述也是說服不了他的,還不如講個感同身受的經歷,會讓對方覺得被理解。
6
濫用表情包和“哈哈哈”
表情包和“哈哈哈”一度被我認為是緩解尬聊的利器,但是用多了過猶不及。
甩出表情包之后,可能會遭遇空氣跌至冰點。對方除了也甩出一個表情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回應方式,如果你再“配合”一下,接下來就只剩斗圖這一件事可做了。
表情包和“哈哈哈”雖然看起來是回復了對方的消息,但是卻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回應,因為這不是一個可以讓你們縱深延續或者橫向擴展的引子,更像是聊天結束的標志。
這就相當于當面聊天的時候對方說了一句話,而你或是皺眉或是大笑,之后卻再無表示,氣氛怎么會不尷尬?對方又該如何回應?
建議在表情包和“哈哈哈”之后,再用文字回復,給對方一個繼續話題的理由,除非你真的想結束這場對話。
其實,尬聊的情況還有不少,比如太愛曬,比如愛抱怨,都會引起對方不適,時間長了,就不只是尬聊,而是沒人愿意跟你聊。
不要以為總有一個人有一段時間是專門為你準備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培養和維系。而這種培養和維系不僅講究技巧,更重要的是態度,不論聊天的目的是什么,都請記得把對方放在心上。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