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豆丁:
這是爸爸給你寫來的第170封信。
爸爸,我們來拔河
前幾天,豆丁有點發熱。在家休息。
爸爸和媽媽下了晚自習,回到家。
豆丁就撲上來跟爸爸說,爸爸我們來玩拔河游戲吧。
當時爸爸正在接著電話,就跟豆丁說,爸爸先把這個電話打完,再跟豆丁玩好不好。
隨即爸爸就走到了臥室繼續打電話。
豆丁窮追不舍,跟到臥室。
“爸爸,你什么時候好啊”。豆丁在邊上輕輕地說。
或許電話那頭的朋友,聽到了豆丁的聲音,說下次再說吧。
看到爸爸放下電話,豆丁再次提議,爸爸我們來玩拔河游戲吧。
好啊,豆丁你說怎么玩吧。
爸爸,你拿著繩子的這頭,我拿這頭,然后開始拔。
聽了豆丁的介紹,爸爸明白了。
一二三開始,豆丁裝出力氣很大的樣子,爸爸也是仿佛大力士附身一般。
我們朝著反方向拔啊拔,但是始終繩子始終沒有被拔向任何一方。倒是我們大聲的呼喊聲,引來媽媽的注意。
還有就是鞋子在地板上,發出滋滋啦啦的聲響。
這段時間,豆丁對于利用身邊物品進行小游戲,很感興趣。似乎什么都可以拿來玩。
關于豆丁對于游戲的喜歡,爸爸也在盡力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用成人的標準看待。
不要一看這個游戲好簡單好幼稚,就說這樣的也叫游戲嗎?
其實對于豆丁來說,游戲再簡單,之所以好玩,在于游戲給予了豆丁一種掌控感。
第二,讓豆丁制定游戲規則。
爸爸都是讓豆丁自己說,怎么玩?自己定制的規則,豆丁才會更好的遵守。這段時間爸爸發現,豆丁對于游戲也好對于一些活動也好,只想贏,如果輸了就難以接受。
那如果游戲規則是豆丁制定的,輸了可能會更好的接受。關于輸贏的事情,今天晚上睡前,爸爸還跟豆丁聊了一會,我們就聊一些幼兒園的活動,可能這一次你是第一名,下一次你可能就是第二、第三了,告訴豆丁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然后,跟豆丁說,爸爸、媽媽在做游戲的時候,也會輸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輸的。
第三,當然是蹲下身去參與。
關于尊下身子參與,爸爸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保持正念。
以往,陪豆丁玩,總是還想著做其他事情,豆丁又想玩,最后什么事情都弄不好。
索性,玩得時候就好好玩,把手頭上的事情放一放。
爸爸,樹葉干了之后就會變成木頭的樣子
今天晚上,豆丁學舞蹈,回來的路上,車子駛入小區,突然一陣風來,滿地的落葉邊邊起舞。
媽媽在后座落下車窗,驚嘆,怎么一下子落葉滿地了呢?
爸爸也不禁在想,這眼前的景色是何時形成的。滿地枯黃的落葉,一層一層堆積著,人踩在上面,有明顯的沙沙聲。由此,不禁期待冬天厚厚的積雪,人踩在上面,一深一淺,發出卡茲卡茲的聲響。
前段時間,也與媽媽說起,等到豆丁再大一點,過年在北方住一段時間,看看真正的大雪。想起多年前,爸爸媽媽回山西,外公冒著大雪開著車,來華山腳下接我們,一路上,大雪飛揚,窗外銀裝素裹,公路上沒有被雪覆蓋的車轍,是我們回家的路。
豆丁下車之后,經過門前的那條斜坡,斜坡已經滿是落葉。
“爸爸,你聽是什么聲音。”原來豆丁正在踩著樹葉,只是伴隨著晚風,樹葉沙沙之聲,有點微弱,但是也還能聽見。
“爸爸,你知道嗎,樹葉干了之后,就是木頭的樣子了。”
“木頭的樣子,是什么樣子啊。”
“就是黃色、棕色啊。”
爸爸一想,好像也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