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給女兒買房子的時候,說兒子閨女一個樣,手心手背都是肉,需要平等對待,現在輪到需要人照顧了,卻只靠兒子兒媳了呢?因為婆婆生病住院,我去看了她一趟就走了,沒有在醫院服侍她,結果老公就指責我不孝,不應該這么對他媽。我想說的是,我給她請了護工,還提前墊付了5000塊錢的醫藥費,感覺這么做也可以了吧?總比她女兒好,去都沒有去好吧?
我今年42歲,是一名超市理貨員。老公比我大一歲,在工廠當操作工人。兒子上初中,女兒上小學三年級。當初我和老公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我是獨生女,老公還有一個妹妹。當初認識他的時候,其實我爸媽是不同意這門婚事,我爸媽一直希望我能找個獨生子,這樣以后雙方父母可以輪流看孩子不辛苦。
不過朋友說,老公家里條件不錯,以后小姑子結婚嫁出去了,家里的房產都是我們的了。其實話雖這么說,我家條件也不差,我感覺差不多就行了,我只是看好了老公這個人。只要他對我好,其他的我都不在乎。沒想到最后,我感覺自己更像是嫁了一個倆兄弟。
當初結婚的時候,我爸媽給了20萬陪嫁,婆婆家買房。開始老公說買個大點房子三居室的,一步到位。結果塊直到快舉辦婚禮了,我才發現,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變卦了。我們的婚房根本不是三居室,而是七十來平的二居室。
我問老公,怎么回事?為什么不提前和我商量一下?我老公當時說,這算作我們的過渡房,以后再換新的。話雖這么說,沒想到等我們孩子大了,準備要二胎房子不夠住的時候,我們發現房價一路高歌上揚,我們想換一套90平的小戶型三居室都需要多拿上百萬的錢來時,我真是對老公恨透了。
而當我們結婚的五年后,小姑子結婚時,婆婆說要陪嫁她一套房子的時候,真驚掉了我的下巴。我問老公說,房子不應該是婆家準備的嗎?為什么咱媽卻要給她買一套作為陪嫁呢?
結果老公說,在我們家,兒子女兒都一樣,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媽從小就從不偏疼我和我妹,所以結婚的時候,當然也需要平等對待。另外,她覺得如果陪嫁20萬的嫁妝過去,估計買車或者買家具就花沒了,不如房子還能升值。
我一聽,即使心里很不平衡,但是也沒有辦法了。后來,女兒出生后,房子不夠住了,我們在位置稍微偏遠的位置看好了一個三居室的房子,就置換了一下。雖然有我爸媽的幫助,但是我們還是背上了七八十萬的房貸。于是,為了還貸,還有支付兒子的課外輔導費用,滿月后,我就找了一份工作上班了。當初有兒子的時候,我全職了幾年,年齡大了,不好找工作了,就去超市做了一名理貨員,一個月工資3000塊左右。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已經比較滿足了。雖然加上老公8000+的工資,除去去每個月5000+的房貸,生活還是有壓力的。
小姑子結婚后,接連生了二胎,兩個孩子相差一歲多。最近為了孩子她辭職了,全職在家看孩子。婆婆住院的那個醫院,離小姑子家要近一些,原本以為小姑子會幫忙給送個飯什么的,沒想到我打電話給她的時候,她一句話就把責任推得干干凈凈的,她說,嫂子,最近我婆婆身體不好,沒法幫我帶孩子,我只能自己看了,所以咱媽還是交給你了。
我說,我也要上班的,最近超市搞活動,事情比較多,領導再三重申,不允許請假,我也沒有辦法了。
結果小姑子頓了頓說,那咱們請一個護工好了。這樣雙方都不耽誤。如果你上班沒有時間,我一會兒給找一個吧。
我一聽好啊,說,好吧。感覺目前只能這樣做了。
婆婆在醫院住了五天,都是護工在照顧。結果老公一把她接回家,她就開始怨氣沖天地埋怨我們不去看她,不像臨床的王阿姨,兒媳女兒都來看她。還說畢竟護工是外人,照顧起來不如自家人貼心如此等等。他兒子聽媽一說,就開始埋怨起我來,說,你為什么不請假照顧一下還請護工?費用這幾天就上千塊了,你不是說整天需要節儉嗎,怎么現在還想著請護工呢?
我說,沒事,咱們和孩子小姑家一平攤就沒有多少了。當時我和她商量了一下,她說她也沒時間過來,是她提出請護工的。后來就給找了一位。
老公和婆婆聽我這么一說,不再說話了。
后來,或許婆婆意識到了什么,把我墊付的醫藥費和護工費全給了我。我推說不要,但是她最后還是給了。
(網友故事)
@鳳姐姐啊
看完網友的故事,不得不說,網友遇到了一位比較開明的婆婆。她以前或許是真的是一碗水端平的,對兒子女兒都一樣。但是,后來估計卻發現,這一碗水確實不那么容易端平。畢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用到兒媳的地方還是多一些的。女兒嫁出去了還是別人家的人,雖然自己能端平,但不見得別人和她的想法是一樣的。
當最后婆婆把兒媳婦墊付的醫藥費和護工費都還給兒媳婦的時候,說明她自己也醒悟了。兒媳婦以前說的也有道理。當初如果真給他們買了大房子,就不至于現在這么狼狽了。到了用錢的時候,全家卻還要背負幾千塊錢的房貸壓力。
不過,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清楚的。不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嗎?
婆婆還是比較能拎得清的人,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