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

遇見

非暴力溝通,即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平和而高效地溝通。主要是表達自己的需要并感知他人的需要,然后提出解決方案并化為行動。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反觀自己的生活,似乎都在進行暴力溝通。現結合現實,剖析如下:

1、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很多矛盾都是因彼此之間顧左右而言他導致的,也就是弄不清楚彼此之間的需要是什么。溝通交流,一定要清晰明了,直接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比如開學時,一位學生總是來遲到。我們之間發生了很大的矛盾。所有該做的交流溝通,都不起作用。

存在的問題是學生覺得自己讀初中以前從未遲到,原因是高中早上上課時間太早了。所以,遲到了不是他的錯。聽到這些話后,我更為憤怒了。然后我們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最后只有請家長來了。

結果一件很簡單的事弄得很復雜,現在看來,只需這樣做:

師:提出自己的需求—你得遵守課堂紀律,不能來遲到。

學生:提出自己的需求——希望老師再給一個讀書的機會。上學遲到是因為高中和初中的學習情況不相同,在此改正以前的壞毛病,努力適應新環境。

針對這個問題,制定好合理的作息表,每天有規律地生活,當然必須杜絕干擾源,如手機、網吧、煙酒等。

因為互不清楚彼此之間的真實需要,需要無法被滿足,矛盾就出來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彼此的真正需要是什么?怎樣去滿足?用心去聆聽,多點耐心,很多悲劇都可以被改變。

2、你在壓制憤怒嗎?

傳統文化認為要壓制憤怒,這是非常危險的。

其實憤怒是一個禮物,它激發我們去了解引起我們這種反應的未被滿足的需要。憤怒是由認為他人有錯引起的,這種想法將滿足需要的能量轉變成意在指責或懲罰他人的力量。

比如老師很憤怒,學生小Q總是遲到的這個問題。

老師憤怒的原因是他認為小Q不遵守課堂紀律,態度不端正。老師沒有實際了解情況便以自己所想給事情下了結論,所以就憤怒了。于是本要滿足需要的能量轉為指責、懲罰的力量。小Q被老師批評后,立即將自己的態度轉為自衛、反控,然后惡性循環,破罐子破摔了。

當你憤怒時,馬上提醒自己:停下來,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謂憤怒,即悲哀地自己未被滿足的需要。那么,怎樣將憤怒轉變為需要呢?你需要靜下心來細細思考。

3、評判性思維

“好為人師”說的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不謙虛,自以為是。其實我們總愛犯這樣的毛病。如此,便帶上了評判性思維。

評判是對需要的異化表達:我評判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有一些值得我說的地方。個人的評判只會使事物變得更加對立、自衛、反控,這是對事物的最糟糕表達。非暴力溝通中沒有評判。

談到這兒總讓人想起茶余飯后人們的評判。這些評判總帶有一定的強制壓力,這些壓力又去影響和制造了更多的悲劇。暴力溝通,害人不淺。

把眼光放長遠,任何東西都有它的發展前景,何必用自己的狹隘見識去填封它呢?事物永遠發展,又有誰能夠阻止呢?包括少談論是非。一顆豐盈的心靈如浩瀚宇宙,是永遠不會停滯不前的,又何必為了三四瑣事束縛自己呢?

“評”字是由言旁加一個平字構成的。如果把言語去掉,它就變成公平和太平了。試試看,不帶評判性思維,說起話來,也許更加美好有魅力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以上列出的幾點只是冰山一角,非暴力溝通,我們在路上!


365極限挑戰營? ? 第054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薦語: 暴力?我們現在離暴力很遠了吧,暴力是戰爭、打架、破口大罵……那么是不是就這些呢? 如果是,咱們遵紀守法的普...
    阿龍仔閱讀 1,111評論 0 8
  • F002+豆豆+“非暴力溝通閱讀訓練營”+第一天+馬上要開課了,心情很澎湃,感恩麗芳老師,感謝助教老師們! F00...
    豆芽地閱讀 2,390評論 6 25
  •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Sting閱讀 2,240評論 1 10
  • 自幼喜歡畫畫,彩鉛畫是我的初戀,我希望有一天我把它畫得和真的一樣。 1、彩鉛||蘋果快熟了 2、彩鉛||小萌鼠--...
    一峪百川閱讀 862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