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發展,由此形成了一門紅學,還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分支。歷史政治文化因素結合在一起,讓這部小說在國內炙手可熱。相比國內的熱鬧場景,較之三國西游,紅樓夢在日本略顯冷清。
作為一個在日本留學的紅迷,初來乍到便被日本二次元的文化緊緊包圍,加上繁忙的學業,枕邊的紅樓在異國的土地被我束之高閣。直到昨天,聽了一個關于紅樓翻案小說的講座。一場聽下來,又喚起了我對紅樓的些許回憶。
翻案小說不同于原著直譯,據《日本國語大辭典》的解釋, “借用本國的古典小說或外國的小說、戲曲的大致情節、內容,對人情、風俗、地名進行改編”。它是日本小說中特有的一種創作手法。它基于原著,充分發揮創作的特色,在不改變主要情節的前提下,加入日本本土元素,置換成日本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習慣,對原作進行改寫的創作。
在日本有很多其他中國古典小說的翻案,三國水滸西游都有各種各樣的版本,這些原著經過日本人的腦洞輸出了不一樣的情節,花樣繁多令國人瞠目。比如現代版的《西游記》把唐僧改頭換面成一個女性形象,而三國更扯,把劉備塑造成女性,并傾心于關羽。如果吳承恩和羅貫中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在我看來這樣的情節固然迎合的市場,有益于文化的傳播。但對原著來說可謂是傷筋動骨,核心精神卻蕩然無存。
我所了解的紅樓夢的日本翻案小說的版本,以當代女性視角解讀紅樓中各冊十二釵,外加對個體當時所處環境內心的旁白,同時也有漫畫版。我對于日本動漫完全不懂,僅僅看過日本的動畫片而已,對此欣賞能力。紅樓夢讀過幾遍,還算對紅樓夢有些許的了解。
古典小說紅樓夢的翻案在日本受到了良好的市場效果,這對于紅樓夢在日本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更有助于原著進一步的推動發展。這種功勞不可否認。但是對情節的大幅度的改變和女性形象的打亂包裝對于我來說有點無法接受,只是一家之言。
首先是這種獨特的視角是好的,但是它更多的加入了成功學生存斗爭的觀點。當然,大觀園的眾女兒生活在其中會有各種各樣未來的生存問題,而曹雪芹則把這些隱去,用詩情畫意勾勒出一幅美麗的世外桃源,在這其中吟詩作畫,可以說是一種超然于現實的作品。而我所認為的紅樓夢的核心就是這種詩文辭藻上的美學價值。在這本翻案小說中我們無法感受到其中的美學價值。
其次,全書貫穿了紅樓夢的整個情節,但是根據已有紅學的研究成果,這本書還不能擺脫高鶚續書的陰影。紅樓夢中寶黛釵愛情的核心爭論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我認為在這本書悲劇美學的價值基礎下,寶黛的木石前盟是貫穿整部書的核心,金玉良緣則是整個大悲劇下的其中一個陰影。我不贊成書中將眾女兒的世俗化,更不茍同當代視角下的這種違背曹雪芹原著原著思想的女性形象。
或許不應苛責這樣一本紅樓夢傳播的通俗讀物,至少在文化傳播上它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希望以后有更完美的更吻合的紅樓夢原著的翻案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