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一百本書挺難的。不過,沒有難度做著還有什么意思呢,就算失敗了,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歸為目標太遠大,還沒變學霸。
什么事都講究個效率與公平,在越來越注重公平的今天,讀書卻是越來越講求效率了。所以,學會速讀,速生巧,巧致熟,熟方能解惑。高效的意義也就有了。
首先,我們看看有什么影響讀書效率的習慣應該戒除。
1.出聲讀
對于兒童,大聲閱讀其實是必經的一種閱讀階段。但對于成人,則應該避免讀出聲。
讀出聲的弊端是閱讀速度會受到說話速度的制約。來看一組調查。美國閱讀專家胡佛曾以20名大學生為對象來研究速讀。他發現,這些學生以通常的速度默讀時,平均每秒可讀5.63個字,出聲讀卻只能讀3.55個字;這些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閱讀時,默讀平均每秒可讀8.21個字,聲讀卻只能讀4.58個字。日本速讀專家松尾長造,同樣以大學生為對象來研究。這些學生讀240個無意義的片假名,默讀平均需花67.2秒鐘,而聲讀平均需花80.1秒鐘。這些學生再讀240個有意義而且帶漢字的片假名,默讀平均要花25.1秒鐘,而出聲讀平均需花43秒鐘。
可以發現,人的默讀速度比說話速度幾乎快兩倍。
2.多余的動作
閱讀能力差的人,往往有許多不良的多余動作,這些都是專注力太差的表現。有的人在閱讀時常常玩手指、或是擺弄手中的筆,或是一會看看手機,一會又把書翻來翻去,在頁面上指指點點。這些都是影響閱讀速度的毛病。在閱讀過程中,一切會影響速度,轉移注意力的行為都應該制止,專心在讀書上。
3.回讀
回讀是指讀者在順著一行字閱讀時,由于沒有理解看過的文字的意思或沒有看明白,返回去再看或重讀。由于閱讀材料較難而必須回讀,還情有可原,但閱讀能力差的讀者往往過分依賴回讀以至養成了一種習慣。每讀完一段總要回讀一次,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不反復回讀,這樣的閱讀是無法快起來的。
因此,決不要回讀,即使對某一句或某一段落不甚明了,也應該先把全文看完得到完整的印象后,再復讀不懂的地方。如果在讀書中,由于遇到過多的生字和難詞不得不多次回讀,那么,足以說明這本書對于你來說難度太大,不適合速讀,要么另讀一本,要么耐下以來,反復研讀。
4.逐字閱讀
逐字閱讀的習慣,大概是祖傳的。古人讀書要求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古文要求字字吟誦,句句批注,乃至背誦。古時童蒙教育,也都是借朗讀來誦書識字的。這種現象代代相傳,大多數人自然就養成了逐字閱讀的習慣。
在學習快速閱讀的時候,這種揀豆子的閱讀方式必須改變。事實上,我們一眼能看清的遠不止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當我們看一張熟悉的臉,只需一瞥,就能認出是誰。走進公園,立即就能分辨出花草樹木,亭臺樓閣。就像照相機可以在幾十分之一秒,甚至幾百分之一秒中將景物一絲不漏地攝入鏡頭一樣,人眼完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幾行、十幾行以至整頁的文字映入腦海。
人在閱讀時,眼睛只能處于兩種狀態,即固定狀態和移動狀態。眼睛只有處于固定狀態時才能感知文章內容。人眼一天所固定的次數可達10萬次。我們在看書時,眼睛每小時停留在書本上的時間約為57分鐘。因此,提高閱讀速度的實質,就是要提高眼睛在停頓的單位時間里接收的信息量和減少眼停的次數。
僅僅去除這些舊習慣不夠,我們還應養成一些有利于速讀的好習慣,才能有效地提高閱讀速度。下面的內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1.預讀
拿到書后,快速地把全書翻一遍,粗略地了解一下全書的大意,包括字數、頁數,目錄及各章標題。重新評估自己在本書主題上原有的知識和對作者的認識,熟悉全書的重要人物、領域、常用術語及專業程度。
預讀正文時可采用重點速讀的辦法。每一章節先看它的開始兩段,接下來看每段的第一句話,最后看末尾兩大段。預讀對于應付大篇幅文字,以及又長又深奧的材料很有幫助。雖然不能給你每一個細節,不過能節省你的時間,可以使你比一般人少80%的時間,而獲得將近一半的信息,使你能發現那些你不想看或者不必看的部分和內容。
2.抓住關鍵字詞
掌握關鍵字詞能了解整體大意,這也是速讀的訣竅。所謂關鍵字詞就是對表達文章大意起決定作用的字詞。如在日語的文章中,有許多關鍵字就是漢字,只要讀漢字,就可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在漢語中,重要的名詞或動詞往往是關鍵的字詞。看到一兩個字詞,有時整句話的含意就能猜出個大概。
關鍵的句子也體現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和思想。你首先應該閱讀文章的開頭兩段,以了解全文的大意、背景以及作者的文體風格和語氣,這有助于獲得文章的整體。在下面的段落,你便只讀關鍵句子,爭取抓住段落大意,然后用眼睛粗略地掃視全段,挑出一兩個重要的詞、詞組或數字。
3.注意提示語
讀書的思路和行駛在高速公路一樣,在一些重要處或有變化的路段旁,必然會出現一定的標記,以指示讀者前進的路線,提醒讀者思考,何時直駛,何處有急轉彎,好讓你事先有所準備,及時迅速地調整自己的方向,以適應文章思路的發展變化,這樣的“路標”,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詞。因此,要保證你迅速而又穩妥地到達閱讀的終點,就必須抓住作者的思路來進行閱讀,留意文章中的路標,這樣,你才能讀得既快又好。
哪些詞是文章思路的路標呢?一般來說是些連詞,偶爾也有一些詞組,它們在文章中并不顯眼,以致于人們經常碰到而往往忽略了它們。
常見的有“同”“與”“和”“同樣”“更是如此”等,其中“和”用得最多。
還必須記住提醒我們改變方向的一些詞。如,“但是”“可是”“然而”“雖然”“盡管”“否則”“相反”“無論”“無論如何”等,其中“但是”最常用,它所給予的提醒必須十分留心。以上這些詞都具有否定前面陳述的功效,告訴你前方引入一個與你讀過的內容相反的意思。“反而”“縱然是”“難道”等詞,也必定要留意,往往是相反的說明。
“最后”“總而言之”等,是概括性用法,很可能是整段文章的結論,或標出大意,指示重點句段。
經過反復實踐,你就會懂得,留意文中的路標,是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力的一種好辦法。
4.不懂的先跳過去
速讀就是要一切以速度為先,不能因理解程度而影響你的閱讀速度。要堅持快速,不管你對每個句子的意思理解得怎樣,都應大膽地讓自己讀下去。這是一種逼迫式的閱讀,就是要使自己能適應一種全新的閱讀節奏。當你適合了這種節奏之后,你的理解能力也會隨之有所增強。
當你的能力可以駕馭閱讀的速度,一年讀一百本書其實也并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