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兩點半,外面只有鳥叫,伴隨著兩只夜貓在嘶鳴,枕頭邊上依然放著謙謙的搖籃曲,呵呵,也許只有它才能讓我很快入眠。不知從何時養起了這個習慣,半夜醒后就再也睡不著。
想起這周的共讀書籍《霍亂時期的愛情》,思緒萬千,索性起床將之通讀,做了初步的查閱以及淺顯的理解。
001作者簡介
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哥倫比亞著名小說家、電影編劇、新聞記者,史上“最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二十世紀全球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27年出生于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出版《霍亂時期的愛情》,2014年于墨西哥城去世。
002作品簡介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堪稱一部充滿啼哭、嘆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003創作背景
直接起源是作者看到的一則新聞:一對來到40年前的故地,重溫蜜月旅行的老人被貪財的船夫打死。他們是一對秘密情人,40年來一起度假,雙方各有自己幸福而穩定的婚姻。馬爾克斯將其與父母年輕時的愛情故事雜糅在一起,加入了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對拉美文化的認識。
004初讀感悟
1.當他第一眼看到費爾明娜的時候,或許他已經知道他這一生,就要為此糾纏。
2.他回到家中寫了一封長達70頁的信(愛上一個人不需要理由,70頁的書信,那會是多么震撼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揮灑在筆墨之上,那是多么浪漫,狂熱的愛戀完全釋放,愛就是那么不經意)。
他不敢遞給她,因為費爾明娜的姑媽一直守護在她的身旁。
3.慢慢地,由于弗洛倫蒂諾苦苦的追求,她的姑媽被感動,給予了他們交往的機會。
然而,弗洛倫蒂諾卻沒有將他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寫的七十頁的信件交給費爾明娜。
4.費爾明娜壓抑住自己內心激動:“如果沒有我的通知,不要來到這個地方。”
那時的弗羅倫蒂落就如同我一般,不知道自己命運的結局,不停地憂傷哭泣,不知所措。
5.他甚至喝下了母親的一整瓶香水,以緩解相思之痛。
6.最起初母親以為他是得了霍亂,到最后醫生的診斷是他得了相思病,那時候的相思病與霍亂似乎是同樣的癥狀。
7.弗洛倫蒂諾貼近她的身旁,甚至能聽見她的呼吸、聞見她的心跳。在余下的歲月里。他正是靠這種味道辨認她
8.沒有什么是比為愛而死更光榮的事情了。
歌德說,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當愛情遭遇霍亂,當一個人成為了愛情瘋子和愛情的囚徒,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就變得不夠完整,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就變得不夠深刻,愛情使人生豐富,痛苦使愛情得以升華。
攜手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吧。
寫于2017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