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

我們就是得學會接受生活里大小事的不完美,才能夠真正擁有完美的人生。

這本書讀完的感受,和覺得借鑒的地方,是打破很多信念的框架。我們不是超人,吉田之所以能帶著四個孩子讀完哈佛 ,善于借用外力之外,留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是她內心不和自己糾結。

這本書是寫的是吉田哈佛留學過程的流水故事,特別記錄了這個過程中讓她沒時間而焦頭爛額的事。看似很平實發生在生活中的事,但吉田從中總結出很多人生道理。寫出這些道理,能體會到吉田的心態,她不完美,但她對遇到的事的處理方法特別值得借鑒。

[借用外力]

如果沒有借用外力,很難想象帶幾個孩子,還有上班,準備留學......

吉田在借用外力這件事的描述上,讓我學會的是,自己忙不過來時,首先我們得在心里承認我們忙不過來,從而心安理得尋找外力的幫助。而這個轉念的心理是很難學習的,特別是生活在種種習俗和框架中的人而言。

[早晨專注的時間]

吉田在準備留學的日子,由于白天上班,下班有小孩和家務要忙到睡覺前,唯一能讓她自由支配的時間就是早晨六點小孩醒來前的時間。于是她每天早上三點到六點,保證三個小時準備留學學習時間。

早晨時間的可貴,我也是嘗過甜頭的。單身的那段自己一個人住單間的日子,每天我都能六點左右醒來,還住在公司旁邊,早晨基本是有兩個小時屬于自己的完整時間,我幾乎都是用來看書充實自己。想想也是非常美好的一段專注的時光。現在雖然早晨時間沒有那么充分,還是一直在心里告訴自己要好好利用早晨的時間。

[不要想太多,想開始做]

行動和想法孰先孰后,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的困題。我很認同吉田的[先動手做]。很多事不能想太多,也沒法想太多。反而行動能帶來沒有行動前想不到的東西。以往人生經驗中,最讓人能運用這個道支持考的念頭,就跑考研自習室坐兩天,然后念頭消失或者被另外一個不支持考的念頭打回來。現在回頭想想,那段時間是非常消耗精神和能量的,每天在糾結中活著,在糾結中浪費了很多美好的光陰。

書中吉田還提到了[情緒],通過書里的描述,能看得出來吉田是為非常懂得運用情緒力量的人。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更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緒。就是情商高。這點我想是吉田能做常人不能做的事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相信,帶著幾個孩子讀書,想想就夠累的了。

讀了這本書,學到了啥?

好好照顧自己,特別是情緒,少糾結。

扔掉生活周圍種種的框架,別太活在別人眼里,多活給自己看。

生活中有個目標,為之奮斗,為之努力,為之專注,也是蠻幸福的一件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