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預測未來取得成功?試試這7個原則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是一本教我們如何抓住閃現的遠見力,區分哪些是可靠的先見之明,哪些只是預感,并由此預測未來的趨勢。想做

本書的第一作者是丹尼爾·伯勒斯,是一位未來學家,也是科技領域的咨詢專家,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成功預測了多個科技領域的趨勢。他曾在1984年就預測到2000年我們將確定人類基因排序,當GPS還只應用于軍事時就預測GPS將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還曾提前預知2008年將會發生經濟危機……丹尼爾能成功預測未來趨勢的秘訣不是通靈,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資訊追蹤和正確的理念,在《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中,丹尼爾將自己的經驗付諸筆端,教我們如何預測未來。

1. 從確定性開始,以不變應萬變

20世紀初,美國汽車行業的前景一片光明,汽車展現了美國人最精湛的創意發明,可以說,汽車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那時買入汽車公司的股票基本都會賺的盆滿缽滿,但誰能想到,幾十年來,2000多家汽車企業如今存活下來的只有三家。1953年,美國通用汽車的口號是“通用走到哪,美國跟著走到哪”,通用汽車帶來的巨大利潤無可比擬。幾十年來,通用一直是全球汽車制造業最大的企業,那時沒人能想到如今的通用汽車虧損幾十億美元,2009年破產重組,將悍馬業務賣給了一家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通用汽車成為史上最大的失敗案例。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未來瞬息萬變,我們怎么可能預見到未來股票走勢如何,怎么可能預見一個如此繁榮的產業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呢?如今的科技界,各種新興技術層出不窮,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共享經濟……你是否認為,現在比過去更加充滿了不確定性,無從知道我們將面臨什么?

但作者認為并非如此,越關注不確定性、不為人知的事物,就越無法采取有效行動。實際上未來可以預測,只要更多地關注確定性,我們對未來的了解遠高出自己的想象。那么如何預知未來的變化呢?

世事變化皆有規律,我們可以通過兩種顯著的變化來找出確定性。第一種是周期性變化。物極必反,政治、經濟、社會以及人類生活的各種表現,都是有周期性變化規律的。比如四季更替、作物生長、動物遷徙、潮漲潮落等。再比如大約每11年就會發生一次經濟危機,股市指數高漲之后必定下落,聰明的投資人會在股市狂漲時逐漸清倉,在股市低迷時買進重挫的股票。第二種是線性變化,即非周期性的,只往單一方向發展。比如人的年齡只增不減,全球人口增長、電腦運算速度加快等等。很大程度上,遠見力就是要認識線性變化,認識到什么才是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由線性變化,作者認為預測未來就是建立在趨勢的基礎上,趨勢分為硬趨勢和軟趨勢。硬趨勢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基于可測量和可感知的事實得出的推測;軟趨勢則是可能會發生的推測。人口激增一定會帶來幼兒園、中學、大學的短缺,也一定會帶來醫療需求的增加。日益注重環保的觀念,一定會推動省油車的發展。通用汽車在2004年的時候把生產中心轉移到了SUV車型,當時SUV人氣很高,但假如通用能夠識別省油車的硬趨勢,大刀闊斧改變旗下車種,便不至于落得破產重組的地步。

毋庸置疑,世界變遷更勝以往,但在變化的激流中,一定有許多不變的水流,比如人口增長和科技進步,這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知道如何尋找確定性,這讓我們能夠預測未來,甚至能積極地塑造未來

?2. 洞察先機,在危機發生前消滅

請反思一下,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是不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處理危機?突然間衛生間的水管爆炸了,上司突然把辭職員工的爛攤子交給了你,老師說你的作業不合格要重寫,于是打亂了你已經安排好的計劃……若改變來自外部,我們只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無奈火冒出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不得已只好疲于應付。然而,生活不只是處理危機,更應該把握契機。俗話說:“有危機才有轉機。”但這句話已經過時了,因為等到危機出現,通常為時已晚,怎么還會有轉機。變化的浪潮速度太快,只有預先看到危機,才會有轉機。先發制人,把腦筋轉換成處處是機會”的模式,預先看到問題,防患于未然。換言之,從內在開始改變,而不再等待外在改變后才反應,唯一的途徑就是洞察先機。

對此,作者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如何趕上變化,而是應該放慢腳步,停下來思考。先發制人的方法分為三個步驟:停,看,聽。首先,停下手中的工作,固定撥出時間自我訓練。其次,看未來,思考“什么是我將要遇到的問題?”“什么問題是公司面臨的問題?”不要等待這些問題發生,要發揮創意先行解決。最后,傾聽直覺告訴你未來的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方案,這種直覺是建立在前兩步的基礎上,經過你的思考這種直覺才會越來越強烈。不要焦躁地說你現在已經很忙了,沒時間停下來思考,正因為如此,你的人生才總是如此迷茫和盲目。正是為了加快速度,我們才要放慢腳步。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分析了科技轉型的八大路徑,分別是去物質化、虛擬化、移動化、產品智能化、網絡化、互動化、全球化、匯聚化。可以看到,如今取得成功的種種商業模式、技術創新都離不開這八個路徑。因此我們在評估商品是否有發展前景時,就需要分析該商品是否符合這八大路徑。

三個強大的硬趨勢推動了這波科技海嘯。第一是運算處理能力,根據摩爾定律,電腦運算能力每十八個月就會加倍,使得手機具備了電腦的各種功能,汽車也突然有了自我診斷和維修能力。第二是帶寬的增加。光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帶寬,使得網站更加成熟,圖片、視頻的加載速度更快。第三是存儲容量。十年前我們還使用的是十幾兆的軟盤存儲,但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幾百TB容量的硬盤存儲。存儲容量的增加使得存儲媒介的大小和形狀更加靈活,數據檢索速度大大提高。

科技轉變的速度是一定會加快的,科技巨浪會席卷一切,每一類產業都會受到沖擊,唯有洞察未來的人能夠幸免。

?3. 技術驅動變革的黃金法則

想像一下,周一的早晨,刺耳的鬧鈴聲響起,你仍然很困,連睜開眼睛的力氣都沒有,還想再睡一會兒,可是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于是你只好掙扎著起床,匆匆忙忙洗漱,然后在路上買一個煎餅當作早餐。工作日的早晨你是這樣度過的嗎?但是在技術變革時代,也許這一切將不復存在。周日的晚上,智能手表會根據上班時間和你的體力情況設置最佳睡眠長度,然后在合適的時間提醒你上床睡覺。智能手表連接著智能家居,通過監測你的睡眠周期,在你淺睡眠的時候改變臥室內的光線和香薰氣味,讓你在舒適中醒來。

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是未來發展的硬趨勢,技術的變革會將會推動工業生產、能源、農業和醫療保健向著智能化前進,進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變革不可避免,對于企業來說,想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觀察客戶將面臨的未來,去發現他們將會遇到怎樣的問題,在問題發生之前就解決。如果你不這樣做,別人就會做,你就會湮沒在科技的巨浪中。我們需要的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改變,而是徹底的變革。

科技驅動型的變革,需要兼容并包的思維。變革不代表舊的東西完全消失,成功的關鍵是以創造性的方式整合新技術和已有的技術,讓擁有老技術的組織煥發新的光彩。Kindle、電子書已經普及,但很多人仍然想要紙質書;衣服都可以在網上買到,但人們還是需要去實體店試穿衣服或是單純地享受逛街的樂趣……科技越是發展,世界將變得更加人性化,我們就越需要高頻接觸,未來是不會變得完全自動化的,能繁榮長青的企業,就是不斷創新途徑,整合新老資源,這是遠見力帶來的關鍵啟示。

4. 跨過你面臨的問題,這并非真正的問題

禮來(Eli Lilly)制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醫藥公司,它曾為我們帶來了胰島素、青霉素和紅霉素,正是這家偉大的公司卻曾一度面臨破產。2000年8月,公司獨有的抗抑郁藥物百憂解的關鍵專利就要到期,禮來公司的股價在一天之內下跌了近三分之一,蒸發了超過360億美元的資產。公司亟需新藥物來拯救,但是研究員們仍無法解決新藥的藥物分子問題,而解決這些分子問題還需再雇傭1000多名新員工,禮來公司坦言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聘請新員工。但是公司面對的真正問題是缺錢嗎?實際并不是,它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這些藥物分子問題。于是他們創建了一個在線科學論壇,公布這些分子問題并懸賞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人。通過互聯網,這些難題都被解決,公司研發出了新藥物,挽救了整個公司。2006年,它被評為美國前500加管理最好的公司。

禮來公司是如何解決資金問題的?沒有解決,他們跳過了資金問題,轉而解決真正的藥物分子問題。讓我們仔細想想,你眼前的問題真的是你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嗎?不要急著下判斷,讓我們退后一步,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這是一個問題?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剝離,直到發現真正的問題。

雖然我們已經通過先進技術創建了一個豐饒的世界,但是稀缺思維仍有著揮之不去的影響。教育已經不再像中世紀一樣只是貴族的特權了,互聯網使得知識的獲取變得越來越容易,我們已經進入了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輕輕點擊搜索引擎,就有滿屏的信息撲面而來。因此知識壟斷已經行不通了,知識共享才能讓你更博學。知識經濟的大潮已經來臨,人們更愿意為了獲取知識付費,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將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這便是豐饒經濟。

豐饒經濟模式的第二個表現形式是成長型思維。稀缺思維下的企業常常通過激烈的競爭、兼并和收購來從其他企業獲取新客戶,但成長型思維的企業則想辦法為客戶提供豐富的成長機會。比如先把產品免費提供給用戶,當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之后,再對這一龐大的用戶群體收取服務費,以此來提高價值。

所以,當你面對生活的難題束手無策時,不妨先跳過它,通常情況下,一旦你忘掉這些自以為是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將浮出水面。

5.反其道而行,從相反的方向入手

逆向思維這一策略往往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法。最初咖啡是一種餐館里隨餐提供的廉價音量,點一杯咖啡只要25美分。但星巴克改變了這一切,它將咖啡變成主角,而三明治和甜點則成了配角,一杯咖啡賣三、四美元。如今,星巴克代表著一種高品質的生活,而不是廉價。戴爾看到PC行業對零售商的過度依賴,于是反其道而行,讓用戶自己在官網上訂制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筆記本電腦。

觸發遠見力的一個有效的方法是,看看人們關注的方向,然后向相反的方向尋找,關注沒有人關注的領域,能使你最先發現商機。

傳統的思維模式是想要脫穎而出,就要競爭個你死我活,一山不能容二虎。但《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則認為,我們更應該合作。分享錢和物質資源可能會讓你變得更窮,但是分享知識,卻增加了你的共享資源,對于企業來說,則是形成了規模效應。作者丹尼爾講述了一個他的朋友安德魯的故事。安德魯大學畢業后在一家軟件公司的內部銷售團隊工作,安德魯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超越其他幾位新人,成為銷售冠軍。但作者卻告訴他,也許他應該試試合作的方式,把自己跟客戶溝通的有效方法和其他人分享,并提議大家一起幫助業績落后或是遇到困境的同事。大家紛紛同意這個提議,通過這個方法,他們團隊的銷售業績很好,其他同事也資源將安德魯視為團隊的核心。

企業常常著眼于與同行競爭,甚至會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來擊敗競爭者,他們只看到了自己的競爭者,卻忘記競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多數公司都會使用客戶忠誠計劃,比如飛滿20000公里可獲得一次免費飛行,或是滿九杯咖啡送一杯。但是這些計劃大多數收效甚微,因為幾乎所有推出客戶忠誠計劃的公司都采用這種模式,很多公司可能只是因為同行使用了這個方法,于是自己也要使用。而星巴克則不同,它鼓勵用戶在APP里預存費用來購買咖啡,然后在APP里下單。星巴克客戶忠誠計劃的賬戶中約有12億美元的預存款。這樣星巴克得以收集大量的老顧客信息,包括他們在一天中的什么時間在哪家店喝了什么,甚至可能包括他們選擇某種飲品時是晴天還是下雨。之后,公司再用這些信息為會員提供個性化的優惠。相當于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龐大的用戶數據和用戶喜好調查。

當競爭對手都朝著一個方向看的時候,試試向著競爭的反方向看去,企業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經濟利益,而經濟利益的來源是客戶愿意為之付費。最優的客戶忠誠計劃是高度個性化的,星巴克正是將目光放在客戶而不是競爭對手身上,通過改善用戶體驗,在競爭中獲得了成功。

反其道而行需要我們打破思維定勢,不要總是關注大多數人都在關注的問題。巴菲特曾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這是一個反其道而行的例子,這一原則開辟了潛在的機會,發現了被忽視的資源和可能性。

6. 重新定義和再創造

人人都有自尊心,有時候為了保護自尊心,人們抗拒變化,墨守成規。因為改變意味著否定自我,承認自己的方向錯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的世界變化太快,如果不能適應變化,就必將落后于別人。墨守成規是我們向前發展的最大障礙。當智能相機已經初露端倪的時候,柯達仍然固執地認為傳統的相機不會衰落,拒絕研發新科技。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完全錯誤的,技術的進步使相機的像素更高,淘汰了傳統相機;數字化存儲使得我們不再需要相紙,拍出來的照片都儲存在電腦里。以傳統相機和相紙為支柱的柯達就此隕落。從眼下看,使用舊有的技術當然更便宜,但基于硬趨勢和確定性看未來,保留過時的遺留系統,將比改革成全新的技術更加耗費成本。回顧歷史,該不該守住過時技術的問題,以前我們還可以忽略,或是推遲一段時間,但在新環境下,技術和工具以驚人的速度更新迭代,一旦拒絕改變,就會迅速被時代淘汰。

回想你所在的領域,什么是未來的硬趨勢?如果這一趨勢是無法避免的,如何才能應對?答案是重新定義和改造你自己。當你覺察到未來的趨勢,那么就在事情發生之前,去改造自己,來適應這一趨勢。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呢?《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發掘你的核心優勢,并且與他人區別開來。請回想自己已經走過的人生,什么事情是你能夠做得很好的?比如你的文字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引起共鳴,或是你的演講總是能夠調動觀眾情緒,又或者你有豐富的幽默細胞……找到你的核心優勢,圍繞此優勢發揮你的才華,你就能找到讓自己不斷精進的事業。

反其道而行之的原則已經告訴我們要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領域,再創造意味著我們要勇于與眾不同,才能脫穎而出。作者有一個朋友莉蓮和丈夫是房產經紀人,他們能達到一年5億美元的年度總銷售額,即一年賣出200套房子。莉蓮成為明星代理的秘訣就是與眾不同。她是全美國第一個為每位客戶設立獨立網頁的房地產經紀人,她還購買了一輛可以和客戶面對面交流的英國出租車,以便在路上和客戶交流。成交后莉蓮會為客戶提供免費搬家服務,幫助客戶的孩子評估學校系統,給客戶提供家政服務、醫療建議等。她做到了與眾不同,并且出類拔萃。

遠見力并不總是推翻現有的技術,挑戰技術的極限。兼容并包原則告訴我們要整合現有的技術,因此重新定義和再創造也意味著用新的方法去使用已有的技術。微軟的WORD是我們最常使用的文件編輯工具,不知道你是否會在制作自己的簡歷時,寫上一句“熟練使用微軟辦公軟件”。但你真的會熟練使用嗎?當你的老板扔給你一份100多頁的文件,要你在幾個小時后的會議上討論,而你沒有時間去閱讀它,你該怎么辦?你可能不知道的是,Word擁有自動編寫摘要功能,只要幾秒鐘,就可以制作剪短的總結,讓你不至于在會議上無話可說。事實上,Word擁有4000種功能,我們也許并不需要一種新的技術,我們只要去重新認識既有的工具。重點不在工具,而在于如何使用工具。

時代的變化如此迅速,我們已經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了,等待的心態只會讓你錯過一個又一個機會。我們要運用遠見力,看到未來,從現在開始重塑自己。

7. 總結:迎接變革,主導未來

《理解未來的7個法則》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在迅速變化的時代改造自我,迎接挑戰。但即使掌握了作者教給我們的7個原則,也無法避免失敗。展望未來和成功生活的一部分是擁抱失敗,失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和最被低估的資源。成功人士具有的共同品質是看淡失敗,重視教訓。一般人常常不能正視自己的失敗,他們常常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忽視失敗的教訓,于是一次次地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另一種表現是無法走出失敗的陰影,經歷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恢復的周期太長。失敗的最大問題不在失敗本身,而是我們常常以慢動作體驗失敗,導致我們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正確的心態是正視失敗,沒有人從來沒失敗過,失敗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們能夠從中總結出經驗,并迅速地重振旗鼓,失敗就能從負面轉向正面。

戴爾電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公司成立之初,戴爾建立了最頂尖的生產線,研發出一款非常高端的筆記本電腦,自認為能在市場上有重大突破,沒想到這款電腦推出后,市場接受度卻奇差,戴爾因此虧損了約1.7億美元。意識到不受消費者青睞,戴爾很快就放棄了零售戰略,重新專注于以客戶為導向的客戶設計模式。戴爾顛覆傳統觀念,領先對手,2000年,銷售額一天就增長5000萬美元。

變革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失敗無可避免,重要的是承認失敗和重振旗鼓的速度有多快。

你是否想過,十年或是二十年后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小時候我們常常被問到長大想做什么,我們也經常會在課堂上走神,去設想未來的場景。但成年以后,我們一直悶著頭向前,被繁忙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我們很少有時間去設想自己的未來,我們完全被眼前的生活湮沒了。而遠見力需要我們積極塑造自己的未來,我們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未來愿景,將自己投射到未來,從未來再回頭看你現在的位置,這就是未來愿景。

當你設想了自己想要的未來的時候,為了實現這一愿景我們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我們會不斷向著那一愿景努力。《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寫道“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不同的愿景創造出不同的現實,我們對未來的愿景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改變你的看法,就能主導你的未來,最終讓我們實現夢想。

縱觀全書,作者教我們從確定性中尋找別人還未發現的先機,整合新老資源迎接變革,當出現問題時嘗試跨過它,去尋找真正的問題;找到真正的問題后試著從相反的方向入手解決問題。方法都教給你了,如何運用它們就看你想要改變的決心有多大,不要再說自己忙,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時代在變,你不變就會被變革的浪潮拍死在沙灘上,你準備好擁抱未來了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23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0評論 3 420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56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75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3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8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1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1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1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2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8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94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7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