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痛恨騙子們專門向我們父母行騙。騙子們常用的手法是《36年高血壓痛不欲生,吃了這種藥,3個月徹底痊愈》。父母深信不疑,你怎么說都沒用。你恨不得大罵:騙子,有本事沖我來!
但是,你真以為你就聰明嗎?騙子們把文章換了個題目《驚天秘密!4年內從虧損10億到營收1410億,只靠這7招!》,這時很多商業人士和他們的父母一樣,迫不及待地點開了文章。
其實,我們并不比我們的父母對謠言更有免疫力,只是他們更相信健康的謠言,我們更相信致富的謠言。我們都缺乏一樣非常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維。
概念:批判性思維
什么是批判性思維?我舉個例子。
你怎么看這個觀點:“中西方文化非常不同,所以管理也很不一樣。你看美國使用末位淘汰制,日本使用終身雇傭制,都很成功。”
有人可能會覺得:聽上去很有道理,還真是這樣。
可是,真是這樣嗎?日本真在用終身雇傭制嗎?什么時間在用,背景是什么?會不會有什么別的原因導致了終身雇傭制,而不是中西文化的差異呢?
你百度了一下,發現“終身雇傭制”是日本戰后的基本用人制度,那段時間的大背景是,整個日本的勞動力嚴重不足。終身雇傭制,不排除也許有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勞動力供需關系嚴重失衡”情況下,為了防止工人跳槽,而出現的一種經濟學現象。到了2001年左右,這種制度在日本開始衰落。
這就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培養批判性和獨立態度”視為高等教育、培訓和從事研究的使命之一。
美國教育委員會說:大學本科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就是“熟練地和公正地評價證據的質量,檢測錯誤、虛假、篡改、偽裝和偏見的能力”。
運用:訓練批判性思維的四個方法
如果很不巧,你大學時沒接受過“批判性思維”的訓練,那我現在補還來得及嗎?今天,我與你分享四個方法。
第一,發現和質疑基礎假設。
“我家八代祖傳最正宗的川菜,如果到美國開餐廳的話,我有機會擊敗那些不地道的川菜”。
這句話有問題嗎?批判性思維者,會立刻就發現這句話有個隱藏的基礎假設,“人們喜歡正宗的東西”。
啊?難倒人們不喜歡正宗的東西嗎?
我是南京人,從小愛吃“鴨血粉絲湯”。但南京“正宗的”鴨血粉絲湯開到外地,總被“不正宗”打敗。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我和一位餐飲業投資人聊到這個現象,才恍然大悟。
他說:有些你所謂的“不正宗”,是為當地人飲食習慣做的定制和優化。你們認為的“正宗”,有些僅僅是小時候的飲食習慣而已,與“好吃不好吃”無關。
發現,并質疑這些基礎假設,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第二、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
三個人首次訪問蘇格蘭,透過火車窗戶他們看到一只黑色的羊。第一個人驚呼:看,蘇格蘭的羊都是黑的。
看到一只黑色的羊,無法推導出蘇格蘭的羊都是黑色的這個結論。這個邏輯有問題。
第二個人說:不對,你只能說蘇格蘭的羊至少有一只是黑的。
這個論證的“過程”,符合邏輯了。但是作為論據,他們看到了一只黑色的羊,這準確嗎?也未必。他們只看到了羊的一邊。
第三個人說:不對,你們只能說蘇格蘭至少有一只羊的一邊是黑的。
這才是符合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的結論。
第三、關注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
2015年我去非洲,參觀了馬賽人的部落。馬賽是一個一夫多妻制的族群,這里的男人,可以娶上百個老婆。父親死了,除了親媽之外,長子甚至可以繼承父親所有老婆。于是很多人半開玩笑地說:我也要做馬賽人。
但是,這件事有沒有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呢?
我研究了一下發現,馬賽男人有個特殊的“成人禮”儀式:獨自殺死一頭獅子。你可以想象,大部分馬賽男人都被獅子吃了。僥幸活下來的,可用三頭牛換個老婆,無限開支散葉。這就是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
我掂量了掂量自己的能力,覺得:嗯,一夫一妻制挺好的。
第四、尋找其他可能性。
電視訪談一個小孩子:如果飛機要墜毀了,只有一個降落傘,你怎么辦?小孩子說:我背著降落傘跳下去。所有觀眾哄堂大笑。大家都認為那個孩子是個童言無忌的怕死鬼。
小孩子在大家的笑聲中急得哭出來了。他說:我是去找人來救大家。
你一定是對的嗎?真的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嗎?有哪些?可能性有多大?
小結:認識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是“熟練地和公正地評價證據的質量,檢測錯誤,虛假,篡改,偽裝和偏見的能力”。它能幫我們盡可能地獲得最準確的認知,接近真相。
具體怎么做?
第一,發現和質疑基礎假設;
第二、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
第三,關注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
第四、尋找其他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