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就是交換與專業化分工。
原文金句:
衡量一種東西價值的真正標準,是看獲取它所花的時間。
什么叫繁榮?這就是繁榮:你以同等工作量換取的商品或服務數量增加了。
衡量繁榮的真正尺度是時間。如果科尼利厄斯 范德比爾特或者亨利 福特不光讓你能夠更快速地前往想去的地方,還縮短了你為購買車票所付出的工作時間,那也就是說,他們帶給了你大量的自由時間,讓你變得更為富裕了。如果你選擇用這部分的閑暇時間來消費其他人的產品,那么你也就讓對方變得更富裕了;而如果你選擇用這部分時間來為其他人的消費進行生產活動,你就進一步富裕了自己。
所有這一切合作的目的,就是讓“少量的勞動完成大量的工作”。
現代生活的標志性特征和生活水平高的核心定義:消費多樣性,生產簡單化。生產一樣東西,使用很多東西。
所謂窮,就是負擔不起以足夠高的價格賣掉自己的時間來購買自己所需的服務;所謂富,就是不光能夠買到自己需要的服務,還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服務。繁榮,或者發展,正日漸等同于從自給自足過度到相互依存,把家庭從一個辛苦、緩慢地從事多種勞動的單位,變成一個靠專業化的單一生產活動償付便捷、快速、多元化消費的單位。
知識“從來不是以濃縮或綜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以不完整甚至往往是自相矛盾的知識比特的形式,為不同的個體所占有”
我主張,專業知識的積累使得我們每個人得以靠著生產越來越少的東西,消費越來越多的東西。這是人類發展的核心故事。創新改變世界,但那只是因為它幫助勞動分工越來越細化,鼓勵了時間的分工。暫時忘掉戰爭、宗教、饑荒和詩歌吧。這才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主題:交換、專業分工以及它們帶來的創新,最終“創造出了”時間。
本文的核心論點是貿易改變世界,交換和專業分工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繁榮。
我的心得:我們每天都會聽道人們說什么現在的工作越來越細分,人們都在從事機械的工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無趣啊,我們都在被現代社會生活所綁架啊,這些論點都在說現代社會的不好,使人們越來越機械化。而本文告訴我們,從歷史來看,所有時代的生活都是簡單而又無趣的,而他們的業余生活還沒有我們豐富呢,而我們所向往的田園生活可能只是一種假象。文章中舉了很多例子,來說明以前的田園生活是假的。最好的生活是現在的生活,未來只會比現在更好。所以不要討厭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果我們真的不喜歡,那么最好的辦法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