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重拾文字,訴諸筆端,我便一半寫生活一半寫教育。班級里那些感動你的、觸動你的甚至觸怒你的,都可以記錄下來,一邊寫一邊思考,慢慢地,連情緒都可以平穩下來,因為你在寫的過程中,放慢了腳步,可以去思考一下這件事為什么發生,又該如何解決?在提升思考力的過程中,你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其實,不少班主任有記錄自己的教育日常(教育思考、教育行為、教育反思)的習慣,這種記錄即教育日志。教育日志的撰寫是提升班主任教育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一種方法。全國知名班主任王立華老師曾撰文提出:“教育日志是班主任在定期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記錄的有價值的事件、細節、體會進行深入反思、批判,提高實踐水平的一種研究方法。”
于我而言,從感性到理性,從單純地記錄到高質量的反饋,這便是我班級日志寫作方向的改變。越寫越通透,許多以前放不下忘不了的事情,都逐漸消散,一些自以為解決不了的事情,也可以解決得游刃有余。
教育日志助力教師成長
從李鎮西老師的《教育的一百種可能》中,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以及教育的無數種可能。以前,總覺得,你盡力就好,教育的改變就該立刻發生,當改變不了的時候,便痛苦糾結灰心喪氣,想要放棄,甚至質疑教育的作用。
但是,在寫教育日志的過程中,不僅我的寫作能力獲得了提升、情緒逐漸平穩,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逐漸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