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爸爸要出遠門,爸爸問兒子:“我不在,你會想爸爸嗎?”
? ? ? ? 兒子毫不猶豫地說:“不會!”爸爸瞪大眼睛驚訝的同時,兒子又說了句:“我很勇敢的!”
? ? ? ? 媽媽要出遠門,媽媽問兒子:“我不在,你會想我嗎?”
? ? ? ? 兒子毫不猶豫地說:“會啊!”
? ? ? ? 事后我在想:也許是因為平時爸爸都跟兒子強調“男子漢,要勇敢!”,所以兒子可能認為“想爸爸是不勇敢的,所以不能想”。而我平時都會問他“寶寶會想媽媽嗎?”“媽媽會想你哦”,所以他以我期待的樣子來回應了我。
? ? ? ? ? 孩子其實都在悄悄地滿足我們對他的期待,所以當孩子有這樣反應的時候,我們可以看看我們的什么言行影響到了他。有時候甚至不一定是言行。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媽媽的期待,比如媽媽期待是男孩,結果生了女孩,后來這個女孩性格里有很多像男孩子的。所以說“一念三千”,而這些善念惡念最終都會回向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