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的焦慮星人,我非常能夠理解處于焦慮的狀態中,是多么的無助和糾結,以及痛苦,因為焦慮的時候,可能真的連工作會成為我們的負擔,更別說享受生活了。
但是請你仔細看完我以下的文字,我會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其實,我們不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只要擁有情緒免疫力,你也一樣可以迎難而上。甚至成為多線并行的六邊形戰士。
大三時因為經常性地焦慮,在學校的心理咨詢師做過一段時間的咨詢。老師說了一句話,幾乎點破了我焦慮的原因。
她說:每個人對焦慮的耐受程度不一樣,感覺你對焦慮的耐受是比較低的。
我驚呆了,原來我一直認為困擾我的那些焦慮啊,煩躁啊,不是他們有多可怕,是我對這些東西,這些情緒的耐受太低了。說白了就是情緒免疫力有點差。
這句話時常在我以后的日子里不斷地在我耳邊飄蕩。
有一個最近比較紅的詞叫做厭蠢癥,我好像就是有那個什么“厭情緒癥”。至于這是為什么呢?我在和我媽的相處中找到了答案。
我回想起了每次我和她吵架或者我情緒低落的時候她都會說這么一句話
你哭啥哭。一天天有啥好哭的。
于是,被討厭的情緒被堵住了出口,他只能以焦慮和抑郁的形式出現。
有很長一段時間每次遇到一些小問題和小困難的時候,我都會感到非常的煩躁,那種煩躁讓我無法正面地,積極地看待問題。
因為遇到這種沮喪和煩躁的情緒,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向我媽那樣,選擇堵住她。堵的時間越長,內心積壓的情緒垃圾越多,在焦慮來臨的時候也就會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
甚至有時候還會以身體的疼痛來提醒我。
頭疼,腰疼,背疼。好像哪哪都不舒服。就差告訴我:你快點去關注一下自己的內心吧!那里快著火了!
要命的是,焦慮不僅會降低我對麻煩的事情的免疫力,還會讓我對快樂的事情的感知力也降低,那個感覺就像,重感冒的時候不僅不想工作不想出門社交,就連平時最喜歡吃的蛋糕和水果也提不起興趣。
意識到這一點后,我痛定思痛。決心改變。
第一步所做的就是去撕掉曾經那些我給自己的負面情緒貼的標簽。
“矯情”“做作”“玻璃心”“敏感”
“不夠獨立”“想要的太多”“白日夢”“愛幻想”“脆弱敏感”“天天這么焦慮以后怎么工作”“就知道哭,能不能堅強一點”
天知道在撕掉標簽的時候,我哭了多少次。
但是撕掉標簽的過程也很痛快,因為我終于能看見自己那顆搜柔軟,又善良的心了。原來在那些負面情緒下隱藏的不過是一個渴望被理解和在乎的小女孩的哀求和祈禱,我以前是那么殘忍,親手一次次地扼殺了天真而又可愛的我。
我終于能看到那個滿身是傷,卻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依然在奮力奔跑的自己了。很心疼,我希望以后再也不要讓自己受傷了。
謝謝你,也辛苦了。我希望以后的每一天的你都可以快快樂樂的。所有的這些困難,挫折,絕望的時候,我都會陪著你。
當我開始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當做我的朋友去對待,放棄掉那些殘忍的偏見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在很多時候也相當的可愛。他們并沒有那么可怕,他們也是跳動著的精靈。他們再也傷害不到我了,我很開心,自己擁有了情緒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