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飛落麥浪進農家
正是豐收時節,一望無際的金黃的麥浪,沐浴在通紅的夕陽余暉下。
“這是哪里呀?”苗苗從麥浪中站起來。
“我們這兒是大唐西京天成縣呀。唉?你是誰家的姑娘?”正在地里干活的大娘指著苗苗問。
不一會兒,干活兒的人們都圍了過來,“你們看,她穿的是什么衣服?”,“她背的是什么?”……人們七嘴八舌,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穿著打扮的小姑娘。
“我是濱海市第一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學生,你們都是誰呀?”苗苗怯怯地問。
“濱海市?濱海市是哪兒?”人們不明白。
“黃大娘,你家不正好沒有小孩兒嗎?這個小姑娘,你就領走吧。”有人對那位大娘說。
“那敢情好。”大娘拉著苗苗的手,“閨女,跟娘回家去,你一定餓了吧?”
苗苗實在弄不清這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干什么的,但從心里感到拉著她的大娘和藹可親,也就自然地跟著大娘走了。可是虹虹呢?虹虹去哪了?坐滑梯的時候,虹虹就在自己前邊一點兒啊。
苗苗邊走邊四處觀瞧,可是沒有一點虹虹的蹤跡。她哪里知道,虹虹此時正躺在唐朝小翠姐姐的床上,還沒有醒來呢。
大娘的家在一個小村子里,依山傍水,十余戶人家,錯落有致,此時正夕陽西下,炊煙裊裊。
“婆婆,我回來了,您看我帶誰來了。”一個老婆婆,白發蒼蒼,但精神矍鑠,正一手拉著風箱,一手添著柴禾,灶上的鍋里熱氣騰騰,煮著什么。
“秀兒,呦,多漂亮的小姑娘,這是誰呀?”老婆婆一臉笑意,
“娘,這是苗苗,老天爺可憐咱娘倆,送苗苗來和咱們一起過。”
“好好好,來,讓奶奶看看。”
苗苗知道這是黃大娘的婆婆,可不知道是否還有別的人,于是很有禮貌地問道:“奶奶、娘,咱們家沒有別人了嗎?”
黃大娘眼圈一紅,“你爹前年得病死了,你哥哥小山被抓壯丁了,現在只有我們娘倆相依為命。”
自此,苗苗每天和黃大娘一起下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兒。清晨天剛朦朦亮,村子里家家戶戶養的大公雞的叫喚聲此起彼伏。每到這時,苗苗就隨著大人們起床,匆匆洗把臉,扛著一把木鐮緊跟在黃大娘的身后去地里。黃大娘家種的地是租地主吳善仁的,地里距家約有兩里遠,路過一片小樹林。苗苗記得自己那天就是落在靠近小樹林一側的麥地里的。
秋天的田野可真是美啊!遠遠望去,紅彤彤的朝陽在地平線上剛剛探出頭,片片晨霧彌漫在金黃色的稻谷麥穗之間,空氣中漂浮著一股柔柔的清香直透人們的心底,幾只趕早尋食的小麻雀嘰嘰喳喳地往來穿飛。苗苗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美麗的早晨,她打心眼兒里喜歡上這種生活和每天都這樣生活著的小村里的人們。
“娘,讓我來割這壟麥子吧。”短短幾天,苗苗已經學會了割麥子、挖紅薯、刨花生等簡單農活兒。“好,注意別碰著手啊。”黃大娘放下一捆剛割下的麥子,抬起頭囑咐到。大娘怕苗苗割破手,特意讓村里的王木匠給苗苗做了一把木鐮。“唉,知道了。”苗苗邊答應邊彎下腰,左手捋齊一把麥桿,右手揮動木鐮,在麥稈的根部向內側一割,然后把割下的麥子整齊地碼放在壟旁,待一壟割完后,再打捆背走。苗苗知道,把麥子背到打麥場后,還要用工具把麥粒和麥穗分離,麥粒曬干后放到磨上去磨,最后出來面粉才能做各種各樣的食物,從割麥子到做成飯吃要有好多道程序呢。打剩下的麥稈又叫秫秸,是燒火和喂豬的好材料。苗苗想,原來課本中唐詩里寫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真的呵。可是在濱海、在學校、在家里,老師同學、爸爸媽媽怎么從來沒有告訴過自己這些知識啊?要是早知道這樣,那次說什么也不會把吃剩的小半個饅頭給扔了呀!
苗苗伸手擦了擦額頭上正在滴落的汗珠:“娘,這壟割完了,您也歇會兒吧!”,“好,我打完捆兒就歇。”,黃大娘直了直腰:“苗苗,等打完麥子賣些錢,娘就送你去私塾。”,苗苗抱起一捆麥子放到黃大娘身邊的麥捆堆里:“謝謝娘,我可想去上學了。”娘每天實在是太辛苦了,苗苗雖然剛來了短短幾天,可娘一個人家里家外的忙她全都看在眼里,苗苗覺得自己應該幫娘多做些事,好讓她少受點累,所以一直沒有提出想去上學的想法。
“黃家的,今年是個好年景,你去年欠的租子該補上了吧?”。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打破了苗苗的沉思。
“東家,能不能再緩一緩,我想送閨女去讀書。”,黃大娘轉身答道。
“不行,要是都象你這樣,豈不是讓我吳善仁去喝西北風,再說了,你家窮得都揭不開鍋了,一個女娃兒,還讀什么書?”苗苗看到一臉橫肉的吳善仁說這話的時候兩眼冒火,八字胡和幾粒大麻子一顫一顫的,不由得嚇得“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黃大娘連忙拉過苗苗摟在懷里:“孩子,別哭,不怕,不怕。”一邊又向吳善仁哀求道:“老爺,看在我那死去的當家的份上,您就行行好吧,我明年一定還上”。
“說不行就不行,鬼知道明年什么年景,來人,先給我把這些麥子拉走!”吳善仁發著狠的叫喚著。
當吳善仁和家丁們拉著大娘和苗苗割好的麥子揚長而去后,黃大娘的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她一把抱起苗苗:“孩子,娘對不起你呀……”“不,娘,苗苗不去私塾了,我自己學。”苗苗攙著娘,扛起木鐮往村子的方向慢慢走去。“學到本領,我一定要找吳善仁這個大壞蛋算帳。”,苗苗暗暗下著決心。
一棵棵小樹披上了落日的余暉,隨著清風搖擺著枝葉,象是聽到了苗苗的誓言,輕輕地點頭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