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_賣座電影_20150919

版本號:Android v4.0.9

一、戰略層(產品目標of公司,用戶需求of用戶)

-產品定位:電影購票平臺

-滿足需求:購買電影票

-商業模式:賣票傭金,生活服務生態完善(賣座網)

-核心競爭力:團購企業的地推能力

-市場地位:豌豆莢45萬人安裝,應用寶347萬人下載,百度258萬下載,360 91萬下載

二、范圍層(包含哪些功能)

-購買前:看預告,看電影各種信息

-購買:選座購票,購買兌換券(團購產品特色)

-購買后:發表影評

三、結構層(整體交互和信息結構)

-經典的4各底部tab結構,不足的地方在于“活動”幾乎用的都是網頁,而加載性能和視覺表現差。

-同樣是團購公司的子產品,賣座的成熟度比貓眼差很遠。賣座目前還僅僅停留在購票上,對于用戶運營、社區運營還沒有看到好的體現,也沒有商品售賣。例如貓眼的“用戶成就體系”和“社區”足以看出它不僅僅滿足于提供一個購票入口,還要圈住用戶做更多的事情。

四、框架層(界面交互和信息設計)

-(看)“推薦”其實挺沒用的,核心需求是查看影片信息或者購票,直接給出列表即可。何況,推薦也基本上是推的電影,跟列表實現的功能基本一致。

-(看)電影詳情,排布不太方便,預告片而劇照放在了右上角,是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不容易發現,放在頁面上把圖片展示出來會更適合。劇情簡介點擊后會進入全屏模式,顯示一大段文字,也是一個比較干擾的設計,其實直接在頁面展示就可以了。

-(買)購買流程比較長,由于缺少快捷入口。我可以讓購買流程砍掉兩步:在首頁加上購買按鈕,把影院列表和場次選擇放在同一個頁面。

-(評)首先電影詳情界面,沒有把好的評論用機制浮現出來,顯示的是質量參差不齊的評論,我想購買決策中看評論應該是蠻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容忽視。其次是評論機制,只用了“喜歡”和“不喜歡”兩個選項,二元對立并不是一個人性化的設計,不符合主流的世界觀,尤其是中國人的。分享到社交網絡也做得很簡陋,分享到朋友圈只是加了一張無法選擇的劇照而已。在評論方面,做得最好的無疑是格瓦拉。

五、表現層

-視覺設計水平不穩定,首頁的看上去蠻新潮的,但深入進入某些頁面就像是掉了一個檔次,如上圖的評論界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