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未央區西航二校? 葉凡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翁、鋤、蓮”3個生字。
2、有感情的背誦詞。
3、能抓住重點詞理解詞義。
4、抓住題眼“喜”在感知、體驗、表達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體會作者對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教學重點:
1、能抓住重點詞理解詞義。
2、抓住題眼“喜”在感知、體驗、表達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體會作者對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教學難點:
抓住題眼“喜”在感知、體驗、表達中,體會詞的意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體會作者對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的贊美和向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講辛棄疾的故事,看辛棄疾的圖像,簡單介紹詞的創作背景。
一、直接導入,了解詞的特點。
1、板書:村居,出示整首詞,發現這首詞和我們以前學習的詩有什么不同?
2、補充完整詞題,齊讀題目。注意詞牌名和詞題中的停頓。
3、題目就是一篇作品的眼睛,讀懂題目,你就讀懂作品的一半內容。“村居”是什么意思?(鄉村生活)
二、初讀正音,掃清閱讀障礙。
1、愛國詩人辛棄疾筆下的鄉村生活是什么樣的?自由讀詞,把每個字讀準確,讀響亮。
2、你覺得哪些字詞的讀音難度,要提醒大家。
3、交流預設:
翁媼
(1)“翁”是什么意思?(老爺爺)指導寫“翁”。學生在學習表上寫一個。
(2)“媼”會是誰?看看插圖。邊板書媼,邊講一個女字旁,指年老的女性。我們該怎樣稱呼她?
(3)翁媼就是老年夫妻,再讀讀這個詞。
剝
(1)在這里讀什么?借助字典中的字義選擇讀音。
(2)舉例練習(剝花生、剝香蕉、剝桔子、剝蓮蓬等)
蓮蓬
(1)這個詞中的“蓬”可以讀輕聲,也可以讀二聲,讀什么好呢?
(2)教師示范,學生選。
(3)詞一般情況是一、三、四行押韻,師范讀,講解為了押韻讀二聲。
亡賴
(1)“亡”通“無”,讀wú。
(2)齊讀。
4、齊讀詞,讓我們完整地讀讀這首描寫山村生活的詞,讀出韻味來。
三、讀出節奏,感受詞的韻律。
1、師生合作讀詞。
2、根據合作,劃出節奏。
3、按照節奏再讀詞。
四、讀懂詩意,想象詞的畫面。
1、自己再讀詞,對這首詞你還有什么不懂的?
2、預設交流:
吳音
(1)作者寫這首詞時在江西上饒地區,春秋時期為吳國屬地,當地方言就是吳音。現在江蘇、上海等地還在使用吳儂細語。
(2)示范“你好”,體會柔美。
相媚好
(1)板書“媚”,女孩子彎彎的眉毛對你笑,跟你多親切?
(2)他們正在用吳地的方言親切地干什么?
無賴
(1)是水滸里高俅一樣的無賴嗎?
(2)讀最后一句,最喜小兒什么?(活潑、可愛、頑皮)
3、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4、再讀詞,邊讀邊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
五、感悟詞眼,體會詞人感受。
1、同學們在一遍一遍地讀中有沒有讀出作者看到這幅畫面后的心情呢?他就在詞里面,請靜靜地用心讀一讀,找出表示詞人心情的那個字。(喜)
2、這是詞人情感的流露,辛棄疾到底看到了什么這么喜歡?這么欣喜?
3、交流預設。
小兒無賴
(1)哪個詞最能體現小兒的頑皮?(臥)還能換成什么字?(趴、側、躺、爬等)
(2)作者透過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孩?
(3)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他此時的狀態?
(4)看著這個小無賴,辛棄疾不禁會想些什么?(自己的童年、小伙伴的童年、所有人都能過上這自由自在的生活。)
兩兒勤勞
(1)喜歡大二什么?
(2)鋤豆的意思是什么?省略倒裝。
(3)指導寫“鋤”,穿插避讓。
(4)大二種田辛苦,引出《憫農》。在農村有收成,一家人就能吃飽飯,辛棄疾說過:“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
(5)二兒不能種田,編雞籠賺點小錢,干力所能及的活。板書
夫妻恩愛
(1) 除了幾個兒子,還有沒有讓詞人心生喜歡的?
(2) 走進詞中,女生就是老婆婆,男生就是老公公,把你和老伴兒的對話寫下來。
(3) 這里的醉僅僅是酒醉嗎?是沉醉,沉醉于生活和美、和諧、和睦。
(4) 齊讀。
環境優美
(1)什么樣的風景?(茅屋、小溪、青青草)
(2)此刻的家鄉,此刻的外界能看到什么?能聽到什么?
(3)引讀:在哪里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還看不到
(4)更看不到溫暖、寧靜、和諧。
(5)用讀還原詞人對山村生活喜愛的心情。
六、對比拓展,升華審美情懷。
1、辛棄疾以愛國詩人著稱,此時他為什么不贊美戰場的廝殺,而贊美寧靜和諧的鄉村生活呢?
2、征戰沙場時,他一腔熱血,寫下《破陣子》
3、歸隱田園時,他用詞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的那份情,對美好生活的贊美有期望。寫下來(清平樂 村居)掩書、起立、深情誦讀。
七、布置作業
1、運用文包詩的形式把這首詞改寫成一篇短文。
2、繼續搜集背誦辛棄疾的詞。《清平樂 村居》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