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盧的媽媽學會了微信,成了女兒的微信好友。結果沒有過多久,小盧訴苦說:“微信聊天時,我媽總發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說我發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學聚餐時,我在朋友圈發了美食照,我媽說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學送我一束花,我媽說先找到工作,戀愛可以放放……我總覺得背后有雙眼睛。”后來小盧將她媽媽設為分組可見,媽媽發覺后很委屈。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綜合材料的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有的考生抓住“代溝”,于是,就有了下面這幾處看法:
代溝的成因:
父母?情感關切
兒女?人格獨立
矛盾發生點:
父母?情感(談父母各種行為所背負的對兒女的關切。)
兒女?獨立(反思自身各種躲避抵觸行為底下的人格獨立的意義)
最后,點出“代溝”就這么形成的。
那么,在行文前,就可以提出觀點:代溝。
然后,分析成因:
1,父母行為底下的情感因素。
2,自省自身行為底下的人的天性。
結論?只要人類的母性存在,只要人的天生的自我獨立性存在。代溝永遠存在。什么時候會徹底理解父母并達到矛盾的和解?自己做了父母時必會體驗到這層情感,到那時,便是最好的和解。技術性的難題,可以用技術回避,成長性的難題,無法回避,只能切身體驗,最終達到徹底理解。交付給時間,未嘗不是最好的解決。
1,談父母各種行為所背負的對兒女的關切。
2,反思自身各種躲避抵觸行為底下的人格獨立的意義。
選兩個角度去看問題的優點是:
第1點,看他人。
第2點,省自身。
那么,這就既有對外的觀察,又有對內的省察。比較全面。
強調這一點,即:
前提?只要人類的母性存在;只要人的天生的自我獨立性存在。那么,結論?代溝永遠存在。
說明: 因為兩個“只要”肯定必然成立,所以,結論必然成立。那么,結論作為一個經過推論后的判斷,鐵定正確,這誰也挑不出刺兒。
在這種判斷下,還能談對“代溝”的實時解決,那就屬于比登天還難,和解只能活在理論里。
作文題中所設置的根本無法統一的矛盾,未必非要給出個解決辦法,即便給出,別人也不信。
在這個時候,就抓兩點:
1,論述此矛盾的成因。
2,論述它們必然持存。
任務驅動,未必非要完成任務,即便貌似完成,也是形式上的閉合,沒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會導致千篇一律。分析一組矛盾,開掘二者成因,最后提供一個認識,就是對任務的更深層次的完成。
戳到底的一句話就是,代溝,是情感(母性)與自由(個性)的統一。記住:一談統一未必非要和和美美溫馨無比,如果這么理解“統一”,就連統一的邊都沒摸到。
反過來看,人和人沒有代溝的關系,就是兩旁外人的關系,你的人獨立性欲望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可能發生關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