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大電影》是一部由尼爾森·申執導,諾曼·阿爾登 / 杰克·安琪 / Michael Bell主演的一部動畫/動作/ 冒險 /家庭/科幻類型的電影,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這部電影就是個橋梁的作用,它連接了動畫片的第二季和第三季。覺得開頭交代得有些含糊,汽車人怎麼從第二季末的防守狀態,一下子在地球和賽伯坦都占有優勢呢?看完全部美版的四季《變形金剛》,合算霸天虎們一個都沒死,太不公平了!期盼今年的《變形金剛》,看看會怎麼樣吧。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二):美國精神
感覺這片子里汽車人就沒好運過,幾乎都是被打,而且被打的很慘,但是他們幾乎無一例外的都非常樂觀。自己的根據地全都被毀了還駕駛飛船飛到別出去進行新的戰斗,結果又被打的丟盔棄甲。但是他們仍然勇往直前不是嗎,我想也許這就是美國的一種精神,樂觀勇敢,不在乎失去什么……最后總有峰回路轉的大獲全勝。從領袖的更替似乎也能說明這一點。一般中國總比較注意傳宗接代,傳內不傳外,可是這片子里擎天柱指定的候選人雖然長得很像領袖,但是卻沒有能力領導大家,反而超級跑車熱破富有冒險精神最終打開了能量模塊,我想,這可能就是美國精神的投射吧……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三):劃時代的經典——才有今天的變形金剛
這部動畫片可是劃時代的,徹底的決定了變形金剛TV第三季的風格走向,和促成了迄今為止變形金剛系列成為經典。從此,第三季開始后,故事便不再是單純的汽車人和霸天虎的斗爭了,而是更加其妙的去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文化背景,開始無所不有,包羅萬象,無論地球還是賽博特恩,汽車人還是霸天虎,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員而已。
影片從一開始就擺脫了前劇集中的風格,戰斗不再是兒戲,變得尤為慘烈。大批的變形金剛開始死去。新人也開始登場。影片使用了大量的快節奏歌曲做為各種場面的背景音樂,使影片動感十足,節奏鮮明。這部影片是變形金剛迷不可或缺的一部影片。
我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沒有中文版的字幕。畫質也很差,我沒有清晰版。
我的英文很差,4級60分,完全聽不懂。于是從網上下載了英文劇本,在家里悶了整整兩天,用金山詞霸一個詞一個詞的啃,對照著小畫面的電影內容,把劇本翻譯了過來。
這部電影前前后后看了十多遍,剛翻譯好那陣子,從頭到尾的臺詞都能流利地背下來。(現在忘得差不多了……)
翻譯好的中文劇本,不敢獨享,立刻發到了網上。一下子我就出名了。
有人說國內目前的字幕都是基于我的翻譯制作的,不過我不肯定也不打算搞清楚。畢竟當初的目的就是造福所有聽英文有困難的同胞,所以只要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部電影,我就會很高興。
我不想說電影有多么多么精彩,我只知道自己是一個懶人,爸爸的棍棒都無法讓我翻譯一個哪怕超過100字的英文短文,但我翻譯了一個長達22頁的Word文檔。(之后我也沒有翻譯過任何一部英文作品。)動力何來,各位心中自然明白。:-)
在卓越上買的大電影。聽到"TRANSFORMER--"的熟悉音樂的時候,心不由的小小的動了一下。
小時候變形金剛都是在周六晚上八點青島電視臺的“小樂園”里播出的,山泉姐姐長的很可愛呀,不知道現在山泉姐姐去哪里了?糾結ING……
這個故事里,擎天柱哥哥實在是太偉大了,為了汽車人的未來,犧牲了自己,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太偉大了!(看上去像小學生的作文o(∩_∩)o...)
看變形金剛,想起小時候。暑假的時候每到下午4點,大家就把正在打的夠級一扔,馬上跑回家守在電視前,新疆臺的《射雕英雄傳》開始了。暈,走題了~~
呵呵,與射雕類似,在對待變形金剛上,小盆友們也是驚人一致。回家快點寫作業,寫完了乖乖準備好看電視~~TRANSFORMER~~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六):電影院里的一場集體回憶——汽車人,變形!
真人版的《變形金剛》里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外,他們的性格和外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反派霸天虎那幫家伙,美國人貌似很喜歡把反派人物的外表給“丑化”,以此來凸顯他們的邪惡。
擎天柱算得上是很多人少年時期的偶像吧,也是《變形金剛》里頭人氣最旺的角色。他成熟、穩重、睿智,總能將一切化險為夷,重要時刻出現更是迎來了一陣歡呼聲。想必,跟他混一定很有前途吧!不過,這位大人在真人版里貌似有些羅嗦。
影片中最讓我興奮的要數那些戰斗機了。坐在電影院里總是忍俊不禁的,小小聲的叫著“哇噻,酷斃了!”“好帥啊!”“太精彩了!”其實我是個喜歡船、飛機勝過汽車的人。但是那些變形和戰斗場面,還是讓我大大的震撼了一把,以至于心情久久不能平覆,念念不忘!從電影院里出來,站在十字路口,看著那些來來回回的汽車,我便開始浮想聯翩。
去電影院看《變形金剛》的大小孩們都是去尋找記憶的吧,與影片本身沒多大關系。所以,就算電影的情節很一般,我們也可以盡情的忽略它。只管享受這份久違的視覺大餐。
:如果有一天有人把《圣斗士星矢》給搬上銀幕了,那將又是一場記憶的掠奪。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七):遲到的故事
其實看到這部關鍵的承前啟后的電影版的時候,我已經把變形金剛動畫看到了頭領戰士,算起來似乎是第三代了。
那個時候的確很不習慣二代的那些設定,或者最讓我莫名其妙的應該是擎天柱的消失,然后又突然在某集里作為僵尸復活了,還有一次拯救了世界,不,應該說是宇宙,然后卻死了。很奇怪。
知道很多年之后,看了這部片子,才明白了,擎天柱是如何死亡,補天士是如何接替,威震天是如何變成了驚破天。
即使是在很多年之后再看這部老片,卻仍然讓人驚喜,情節的轉折,士氣低落后的重大危機,宇宙大帝的登場,現在看來,仍然可以感受到當時給予觀者的震撼感覺。然后也巧妙的為后面的劇情設下了伏筆,比如六面怪的登場,于變形金剛的關系。
還有那個著名的領導模塊。即使是現在看來,劇情仍然足夠扣人心弦,劇情曲折,設下的秘密和伏筆,自然的吸引人看下去。只是有些部分,太為后面作鋪墊,就有點顧此失彼,使情節不夠流暢。不過能到這樣的程度,也算是成功了。
而其中的擎天柱之死和補天士的繼承,更是經典,算起來,看過的人應該是被深深的影響了。
而就算是現在看來,片中的音樂也是曲曲動聽,無論是開頭的主題曲,還是后來地球戰斗的曲目,還是后面的大結局曲目,都讓人印象深刻。
說句體外話,記得剛看二代時,我還一直在奇怪為什么不是通天曉是汽車人的首領,因為他看上去最像擎天柱的接班人。也是好多年后,看了這部電影,才明白了原委。知道了其中的曲折。
遲到了那么久,而我們終究不再迷戀那些童年的迷戀了。不是嗎?當我把珍藏多年的撒克巨人賣掉之后,有些東西就注定被忘記了,留下點回憶就足夠。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八):汽車人,變形!
柯柏文VS擎天柱; 麥加登VS威震天; 一場近三個小時的電影看得我激動不已卻又略帶疑惑。我是身邊這群老油條中唯一一個看粵語版長大的小朋友,除了記憶消退后的輕微老年癡呆,加上版本不同名稱相異,大家熱火朝天討論不已的時候,我仿佛是在講述另一個故事。中文版的名字讓我應接不暇,片子放到最后還是搞不清擎天柱是好還是壞。所幸汽車人的大特征都還在,當柯柏文“咻”的一下寶劍出鞘,我激動得熱淚盈眶:啊。。。。。。。。這才是我最熟悉的柯柏文!!!
看完《變形金剛》,覺得馬路上跑的小車大車都是那么親切,隨便一輛破爛的士也因為紅紅的顏色讓我仿若見到了慈祥爸爸般的柯柏文,或者叫,擎天柱。
看完《變形金剛》,坐在朋友臨時和車廠交換的老車上,仿佛汽車有了生命隨時撒手奔跑,好激動,好想緊緊抓住老公的手,問:如果50年后回想今天,你會后悔沒有和我一起坐上這輛車么??
看完《變形金剛》,覺得全城的汽車隨時準備變形。
看完《變形金剛》,整座城市開始集體回憶童年。
最愛那段音樂緩緩升起,博派戰將一一從天而降。一陣電光火石的流星雨,短暫的安靜,汽車人伴著背景音樂的強音起身邁步。那一刻,我死死掐著他的手:天啊。。。。。。。我仿佛看到童年時的映畫戲在我面前活生生地復活。汽車人的一小步,地球人的一大步。柯柏文的胸懷比太平洋的滔滔波浪還要寬廣,連我自己都為人類的無知貪婪而感到羞愧。戰斗的最艱辛,人類與汽車人并肩作戰,因為我們導演了電影,所以戰斗的結局一定是最怯懦的人類用極其輕松的方式一舉殲滅了貌似打不死的惡徒。曾經戰斗的大英雄,舍身取義,毀壞立方體,斷絕了回家的路,把地球人民的安危作為自己的安危,啊。。。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偉大的白求恩精神!星際共產主義精神啊!!太激動啦,太激動啦!!!!
小的時候,變形金剛似乎是很多男孩的最大夢想。還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爸爸給買的第一個變形金剛,挖地虎成員-清掃機。不過小時候雖然98集變形金剛動畫片幾乎都完整的看過,卻一直覺得缺少了部分情節,擎天柱,鐵皮,救護車等人為什么在第三季開始的時候就已經交代“陣亡”,他們是怎么死的?驚破天是怎么被改造的?原來一切的答案都在這部1986年美日聯合制作的Transform the Movie。
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不錯的劇情,精美的制作。這部作品其實是孩之寶為了推出新的玩具而制作的“廣告片”為了讓熱破、啰嗦、彈簧、通天曉、狂飆、瘟疫等玩具熱銷。讓老角色紛紛犧牲。一反之前動畫劇集中面向兒童的風格,這部電影中的戰爭十分殘忍,60多集都打不死的角色,開場不到十分鐘就紛紛犧牲,特別難以接受的是警車,救護車都屬于汽車人中的管理層人物,居然就被清掃機那樣的小角色干掉了……至于千斤頂,充電器,居然都不交代,僅僅給一個尸體的鏡頭……另外延續著動畫片一貫的錯誤風格,偏重也有很多情節硬傷,比如機器恐龍中的嚎叫始終就沒有登場,改造的時候就兩個狂飆,后來就剩下了一個,一大票動畫片中的角色都根本沒有出現。比如橫炮、滑翔機、戰戟、宇宙飛碟、紅色警報、吊車、滑車、變速箱、天火、飛行太保、機器衛兵、大力金剛、開路先鋒、魯莽、藍霹靂、煙霧、輪胎……這些人都哪里去了??另外最后的孩之寶的初衷沒有實現,老角色的紛紛死亡讓觀眾都很不滿,新的角色塑造并不是特別成功……費力設計的未來車型又很不討好。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還是成功塑造了熱破這樣一個典型的美國式熱血青年成長成為大人物的故事,只不過后來隨著第三季劇情的發展,熱破,或者叫做補天士,還是完全不能成為像擎天柱那樣合格的領袖,所以最后一集,在憎恨病毒的威脅下,擎天柱復活,結束了戰爭。
最后要堅持bs一下國內電影的發行部門,當2007年麥克耳背的變形金剛真人電影上映后,很多網站,影院的介紹,都用這部動畫片的劇情來介紹2007版真人電影,卻對1986年幻想的2005年不做任何修改。
《變形金剛大電影》觀后感(十):懷舊是一部印鈔機
昨天趕在周末特惠場去看了傳聞已久的《變形金剛》,原價六十的票,半價后三十,還可以接受,現在覺得大陸的競爭力越來越差了,深圳看個電影八十塊錢,已經基本和香港持平了,但工資差別,福利差別有多大呢?
回到電影的基本面來說,情節設定與人物上與我們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差不多。
但由2D向3D,CG轉型就讓我感覺到很不舒服,而且機器人沒什么區別,打斗的時候并不能輕易分辨出哪個是汽車人,哪個是霸天虎。
原來是想向導演學習下取景的,因為幾層樓高的汽車人和地球人要經常出現在一個鏡頭中,很可能就是人的全身和機器人的腳在一起,但實際情況來看,感覺還不錯。
變形金剛們的臉部設計太差啦。一點親和力都沒有,而且原來2D動畫的時候人可以分得很清楚,主要靠顏色與大小,而電影中就是一片亂戰。
來說說人物吧,大黃蜂其實在原著中就是一個與人類關系好而經常搶鏡的汽車人,實際上戰斗力指數非常低,基本完全的是講笑話活躍氣氛的角色,經常連對方的偵察兵聲波都打不過。而在電影中臉型設計得很難看。
在原著中,我最喜歡的第一代機器人就要算紅蜘蛛了,紅蜘蛛太帥了。其實一直是比較喜歡霸天虎的,起碼外形與功能設計上比較酷。特別是聲波,旗下機器狗激光鳥,探聽了汽車人多少的秘密。而且我也總覺得飛機要比汽車強一些的。
故事發生在美國,那的公路條件當然好,要是在中國可就慘了,如果汽車人在下午五點半要執行任務,你就會發現鐵皮堵在三環上,爵士的那條路是單向行駛的,而老大擎天柱則由于十一點之前重型卡車無法在城市主要干道通行,被雙規啦。
這次很多厲害的主都沒來,比如霸天虎中七輛建筑工地用車變形的大力神。在后期,我最喜歡的則是機器恐龍。
一則戰力高,二則與地球人更親,三是性格可愛,屬有勇無謀型。
不管怎么樣,懷舊真的是一個好的消費由頭,現在的電影也是從忍者神龜到變形金剛。昨天在電視上看到的懷舊動畫片則是我一直喜歡的。
史上最年輕的特級廚師,另外再說一句,變形金剛動畫版的和中華小當家的音樂都很好聽啊,可是為什么電影沒采用呢?是版權問題還是?
本人為一點號作者小樊講電影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