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地獄的道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鋪就?!边@句話用在讀書上,也可如熨過般妥貼。在如今這個秒針追著分針,分針恨不得騎著時針的年頭。任何有點緊迫感和上進心的人,就算沒見過凌晨四點鐘的手機時鐘,也肯定知道學習有多重要。
無論你是聽大咖上課,還是參加學習社群,或者只是買本關于學習的書自己琢磨。你都會發(fā)現(xiàn)一點,就是每個人都在強調一件事——輸入,而其中最主要形式就是閱讀,多讀多讀再多讀。
但并不是人人就從小喜歡閱讀的,或者別說喜歡了,很多人甚至視讀書為一種痛苦??赡軓拇髮W畢業(yè)開始,人們就放下了書本,最多偶爾翻翻幾本暢銷小說。但他們也知道,也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也在嘗試改變。但事實不受意識左右,問題不會因為你大喊幾聲我能行就煙消云散。就比如“讀書太慢”這件事,就讓很多人頭疼不已。
讀書太慢是壞事么?很可能是的,畢竟逝者如斯,如今這個信息時代,一年的變化抵得上過去十年的發(fā)展。而你要想跟上隊伍,不想做個局外人,那再慢慢悠悠,一本書每天看上幾頁,顯然不合時宜。就像《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紅皇后所說:“如果你想保持原地不動,你就得跑得很快,如果你想要突破現(xiàn)況,那就要比以前快上一倍。”更何況讀書這件事,往往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出現(xiàn)明顯效果,如果你還只是沒事翻翻就以為自己看書了,那可能還不如多睡一會來的受益更高。
但如果不是你自己想慢,或者故意偷懶。你確實想讀快一點,卻力有未逮,強行快讀又只是讓鉛字在自己眼前排隊踢正步。
那怎么辦?那是不是就沒救了?反正讀那么慢就干脆做點別的事好了兒?
你當然知道答案。
但你可能并沒意識到一點:讀得慢可能不是一件壞事。
相反,你或許還該慶幸自己讀得慢了一點。
一、你只是以為自己讀得慢
抑郁癥這種心理疾病,這兩天曝光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開始了解抑郁不是簡單的“想不開”。但知道“閱讀障礙”的人,卻少之又少。
簡單來說,有閱讀障礙的人,需要花很長時間來閱讀,還可能搞錯字詞的排列順序,比如把“大象看著象大”。這并不是說他們智力上有缺陷,或者是自身不努力,反而有很多名人也罹患閱讀障礙,像是思科CEO約翰·錢伯斯與英國巨富理查德·布蘭森。
激發(fā)一個人的恐懼,最容易的方式莫過于讓他去做他自以為無法完成的事,比如讓結巴上臺演講。你可能覺得自己讀得很慢,看一章節(jié)要花上一兩個小時。但那些有閱讀障礙的人,不僅讀得慢,還很容易忘記某個詞的意思。他們讀一個章節(jié)可能需要一整天,其中還要花上一半時間來翻字典。
但我們普通人讀得慢,并不是因為腦功能上有缺陷,多半只是兩個原因:
1.不熟練
你首先要知道,你并不孤獨。
讀書不是烙在基因里的天賦,是一項需要長期訓練與學習才能獲得的技能。就像傳奇高爾夫球手泰格·伍茲一樣,他知道自己要打高爾夫球后,就開始練習,因為經(jīng)常練習,他就打得越來越好。如此良性循環(huán),終成就一代大師。
市面上有大量的閱讀方法可以借鑒參考,只要別像伍迪·艾倫調侃的那樣,是那種“可以讓你20分鐘內讀完《戰(zhàn)爭與和平》,但只知道它是說俄國?!钡乃^速讀課就行。
甚至你只需要做到,能把一本看上去很難的書讀完,最好讀上個兩三遍,就已經(jīng)值回本錢了。
2.放棄了
的確,認識到自己讀書慢,對于想進步的你我來說,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不管你是有意識的訓練自己閱讀,還只是一門心思硬讀下去,都會經(jīng)歷大大小小的障礙。很多人都因為沒有意識到學習曲線的存在,最終選擇了半途而廢。
任何一門值得學習的技能,如果畫成曲線圖,都絕不是一條穩(wěn)步上升的直線,而會如山嶺般縱橫曲折。你開始讀些好讀的暢銷書,會覺得讀書這件事可能并不困難。但你不可能永遠只讀些入門書籍,如果想有所進展,總得啃下那些大部頭。這時,原本緩步向上的臺階卻在你眼前變?yōu)榻^壁,甚至還會落入斷崖之下。這時你會怎么辦?止步不前,留在舒適區(qū)里,恐怕是個更容易的選擇。
但其實你明白,如果沒有這座山橫著,那背后的風景恐怕也不值得你去追尋。你不僅要清楚認識到這個過程并不平坦,同時也要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無論是每天騰出雷打不動的固定時間,還是用APP或者表格來輔助也好,用習慣驅動你的身體,比靠壓榨有限的意志力要靠譜百倍。
二、讀得慢也許是一份饋贈
弱點,劣勢,缺憾,這些詞語只要看到就會引起心理上的不適。而傳統(tǒng)觀點一直在給我們灌輸,讓我們認為劣勢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它是沙灘上的碎玻璃,是你鞋子里的小石子,只會讓你感到難堪和痛苦。但有些時候,這個觀點并不成立,有些困難值得經(jīng)歷。
耶魯大學有位教授曾經(jīng)對美國9所高校的學生進行過一種稱為“認知反射”的測試。這種測試中包含一些看似簡單,但實則復雜的問題,需要測試者有很強的理解和邏輯判斷能力。這些學校中還包括聲名赫赫的麻省理工學院。但測試的結果卻不能令人滿意,麻省理工的正確率也就七成不到,而有的學校甚至不足兩成。但另有幾位心理學家對這個測試做了點小手腳,他們故意用一種很難看清的字體打印測試題。結果學生的成績卻大幅提升了。
為什么?因為這些字體太難認清,所以學生們發(fā)現(xiàn)自己得認真讀題了。
這時,讀得慢反而轉化為了一種優(yōu)勢。如果你無法快速流暢地讀完書本的某一章節(jié),但那么強迫自己匆匆略讀,也就等于自動放棄了理解過程,就算再讀上兩三遍,能留在大腦皮層里的多半也只有幾個零散的知識點。你甚至很難想起作者對于一個重要概念的詮釋,更別提他是如何論證他的觀點,如何搭建一個有力的邏輯結構,更別提使用批判性的思維方法來與作者對話。
連理解都做不到,又如何醞釀自己的觀點?
但如果你沒有因為讀得慢而放棄,反而沉下心來,逐字逐句接受它。那這個“讀起來好費勁”的問題,反而可能是你的機會。讀的慢會倒逼你花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去思考,去想那些深層次的東西。你要挖得更深,調用那些懶惰的腦細胞,只要你克服了沮喪與失落這些障礙,你會因為想得更加深入而獲益。
鮑吉·班杰明,19歲就從美國密西根大學畢業(yè),在四千名畢業(yè)生中名列第一,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最年輕的學生,但這位常青藤名校的高材生,其閱讀水平只有小學生程度。他曾半開玩笑的說:“我考慮了很久才選擇念耶魯,因為我只記得住4個字母的字,而YALE(耶魯)只有4個字母?!庇杏浾咴钢皇仔≡娨?,班杰明結結巴巴念著,事實上即使他念完,他也完全掌握不住內容重點及詞句中所要傳達的訊息。但他并沒有放棄,他花上別人三四倍的功夫,苦心鉆研,最終考入了需要大量閱讀的法學專業(yè)。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些人天生就是成功人士,他們命中注定要獲得成就,所以沒有任何東西攔得住他們,不論是閱讀障礙,還是肢體的殘疾,還是天災人禍。但其實還有另一種可能,他們能走上這條路,也許有部分要歸功于困擾他們的缺陷,正是因為他們要反復和缺陷作斗爭,他們才能習得一些常人所難以獲得的東西。
三、珍惜你的“慢讀時光”
其實小女孩的左臂完好無損,她的右臂才是需要康復訓練的。但為何卻要反其道而行之?
人的大腦其實有很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但前提是,你得控制它。如果不把小女孩的左臂固定起來,那么大腦就會優(yōu)先使用完好的左臂去拿東西。但現(xiàn)在左臂沒法動,所以大腦就不得不另辟蹊徑,它必須去修復原本受損的部分,或者另選大腦里的一塊重新開發(fā)。這樣一來,小女孩的右手也就很快能得以恢復。
讀得慢是一種值得經(jīng)歷的困難,它與所謂“天生就擅長,所以越練越強”有著相反的邏輯。因為你別無選擇,只要你沒有半途而廢,那這種缺陷就能倒逼出你的學習潛力。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逆轉》中曾寫到:“大部分人的學習都是資本學習,而還有一種與之相對的,困難的學習方式,叫做補償學習?!?/p>
“資本學習”顧名思義,就是你找到天生所具優(yōu)勢,對癥下藥。比如你嗓音優(yōu)美,那你走上音樂之路就會輕松許多。這種學習方式相對容易且顯而易見,但適用面并不大。大部分的才能就像海平面下的冰山,如果你不深入水中,就無法一窺其形貌,更別說深入開發(fā)。
但“補償學習”就不太一樣,它需要我們正視自身的局限。那些真正可以提升我們心智能力,在某一方面給我們很大提升的書,終究不會那么好讀。甚至可以說書籍的含金量和好讀程度是成反比。只有克服讀書慢的沮喪感,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理解書中內容,而不是講究閱讀速度上,我們才能真正吸收消化。但如果你中途放棄,或者學了些不知所謂的快速閱讀方法,那你恐怕很難從閱讀中獲得多少幫助。
因為那些必須學,難學的東西一定比那些輕易就能學到的東西更有威力。因為那些逐字逐句,專注理解獲得的知識,一定比那些走馬觀花瞥見的碎片訊息更有價值。
美國高盛集團總裁加里·科恩曾從沒有想過他能獲得今天的成就。他的母親曾說她這一生最快樂的日子就是看到他高中畢業(yè)。但科恩卻在辭掉了銷售窗框的工作后,來到了華爾街,想找一份工作。他在商品交易所門口守株待兔,遇上了一家大經(jīng)紀公司的員工,他們同坐一輛的士??贫髋φf服了那人,說自己可以負責期權項目。但科恩完全不懂什么是期權。他只得去讀麥克米倫的《期權投資策略》。但讀書對于科恩來說很痛苦,他坦言自己看22頁書需要花上六個小時。他只得把自己埋首于書里,一字一句去看,不停地復述句子,直到搞懂他的意思。但如此依賴,等到科恩要工作的時候,他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贫鞑慌率?,因為他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你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現(xiàn)在你可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讀書慢本身并不是問題,如果你能理解這種局限背后蘊藏的可能,而不因此退縮,它便能從肉中之刺,化為手中之杖,成為你我學習之路上無法替代的助力。
《哥多林后書》中有一句話,很適合作為本文的收尾。
“因為基督,我在弱點、羞辱、艱苦、迫害和困境中感到快樂。因為當我懦弱的時候,就是我強大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