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癡女阿三(4)
? ? ? ? ? ? ? ? ? ? ? ? ? ? ? ? ? 欣雅
? ? ? 那時候的阿三不知道,山里村莊的貧窮是怎樣一種清苦,亦或在生活條件逐漸變好的情況下,那里老一輩子的人的骨子里,已不能改變原始的生活方式了!
? ? ? 清晨,阿三被一陣嘩啦啦的倒水聲吵醒,小屋里的光線很暗,她從蓋著兩層被子的被窩里伸出胳膊去拉燈線,冰涼的空氣在她渾圓的白肉上纏繞,讓她下意識地迅速抽回胳膊。她喊阿堅來幫她取衣服,隨后便聽見隔壁堂屋里傳來鐵桶碰撞地面的聲音。阿進像哄孩子一樣說她懶,又把取出來的衣服塞進她的被窩里。阿三問他在干什么弄得那么吵,阿堅說水缸里沒水了在挑水。
“去哪里挑?家里不是裝了水龍頭嗎?昨天吃的是山泉?挑水的地方遠嗎?”像發現了寶貝似的,阿三一骨碌地爬起來,凍得瑟瑟發抖也不嫌冷。阿堅坐在床邊斥責她:“你干嘛啊?小心凍著,快點穿衣服。家里水龍頭的水很貴,因為水塔離這里很遠,媽不愿意用。而且冬天上凍的話,會把水管凍裂的。”
“那你等我,我和你一起去,我幫你提水桶!”
“得了吧,就你?”說著,他把阿三要穿的棉鞋從床底下取出來,那棉鞋是她婆婆給阿堅新買的,因不知道她腳的大小,便暫時讓她穿阿堅的鞋子,鞋子雖然有點大,倒也很暖和。
? ? ? ? 阿三跟在挑著晃悠著兩只鐵桶的阿堅后面,看著他趿著棉鞋甩著胳膊的樣子,真真像一個山里漢子的形象。水井是他們當時回來的時候路過的那個水井,阿三記得路過它的時候還探了腦袋看了一下,它不是像自己家鄉的水井那樣四周被水泥板圍起來,它是一口很深的砌有石階下去舀水的大坑。臺階的兩邊是深井的石壁,長滿了綠蘚,中間早已被腳板磨得發亮。阿三不相信那井水是可以做吃水的,雖然阿堅告訴她,它是從地下湶出來的,很甘甜。可那水質頂好了講也只能用來洗洗衣服洗洗臉啥的,因為那水井的水雖然清澈,水面卻是飄著些許鴨毛的,它沒有井蓋可以替它遮擋臟物,而且每天從它旁邊經過的人和家畜隨時都會抖掉一些骯臟的東西進去,可這個村的許多人,都還在喝它的水。
? ? 階梯很陡,阿三要下去舀水,阿堅不讓,怕她落進水里,她長著一副不能干活的樣子,還馬虎的不得了,如果掉進去,怕是救都沒辦法救。阿三怕死,乖乖的站在井邊兒上,看著他將兩只裝滿水的鐵桶晃晃悠悠地提上來,她很難想象這村里那么多獨居的老人,如何天天這般取水。
? ? 水缸的水盛滿后,阿三問她老公早上吃什么她來做。實際上是她不知道吃什么,有什么可吃,除了雜交米、熏臘肉,就只有紅蘿卜和沒長心兒的大白菜。阿堅說,米飯已經煮好了,昨晚的菜還有很多,吃完飯我帶你去趕場。
? ? 趕場的路是沿著上次回家的那條崎嶇山路,再走一段和它差不多路程的公路,那個集會是附近幾個村莊里稱得上最“繁華”而又古老的地方。近百米的長街,也許不能叫街,應該叫做有賣東西的巷子,那百米的巷子里找不到一家有阿三想吃的東西的小吃店,唯一一家“館子”是賣豬腸粉的,是那種還沒有靠近就能聞見豬大腸臭味的地方。別說吃了,阿三都不愿意靠近,可那生意還是紅火的很,不大的面鋪里面擠滿了人,連門旁邊都蹲著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和女人,吃的那個滋溜滋溜香。
? ? ? 阿三看到有賣碟片的店,有賣孩子衣服和老人衣服的服裝店,有剃頭店(那是一家不能稱作理發店的剃頭店)還有一家說書的,完全是一副七八十年代的景象,要說能看出來是現在化的東西的,大概就只有路上那些頭上頂著五顏六色,穿著很非主流的從外地回來的年輕人吧。阿三想吃水果,一條街跑到頭,除了小小的蘋果,就是柚子、板栗、甘蔗,還有很多很多的橘子,這些水果都是山里產的很接地氣,特別迷你。
? ? ? 街上沒有賣牛肉的,沒有賣羊肉的,也沒有賣面食的,阿三想吃的東西啥都沒有,她是白白跑了一趟路還累個半死。她婆婆買回了幾條很大的鰱魚,說回去腌制起來。阿堅扛著一捆甘蔗,跟在回去路上獨自生悶氣的阿三后面,安慰她說,過兩天帶她去大一點的集市,那里會有她想吃的一切東西。他又解釋他們那里不吃牛羊肉的原因,說牛是用來耕地的,羊是養來賣錢的。阿三放慢腳步,扯過老公的手臂,把頭靠在他的身上,不再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