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Typography”在維基百科上被譯作「字體排印」,或「文字設計」。但不論是文字工作者,或是其他辦公室白領,向外界展示的信息中,通常同時包含了文字和圖片,或者影像(靜態下也是圖片),所以我使用「排版」這個更加接地氣的詞,我對它的理解是「信息的擺放」。關于排版的原則,它涉及到人們的認知習慣、心理模型、審美偏好等,也關乎信息的傳遞效率,掌握有效的排版原則,對于每個人都有幫助(如果你是設計從業者的話,那就更需要掌握了)。
1.全部左對齊
首先強調的是,盡量只使用一種對齊方式,不論你是在制作 PPT,或是在文字軟件中排布信息。現代人已經習慣了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閱讀信息,全部向左對齊了信息,除了有整潔的美感外,讓人的眼睛更容易找到文字邊界,使視線的移動更流暢,閱讀的效率也就提高了(你可以回想一下,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小學老師教我們的「首行要空兩個字」的排版)。
2.只使用一種字體。
字體是一門學問。如果你沒有足夠細致的研究和足夠自信的審美把幾種不同的字體和諧地搭配在你的文檔或是PPT里,那么我建議你還是選擇一種字體就好。正文用宋體,或是蘋方、微軟雅黑、思源黑體,標題通過加粗和加大字號來突出與正文的對比,甚至更換字色,就能滿足大部分的日常工作生活所需了。
3.跳過一級字重。
「字重」是指字體筆畫的粗細。如果正文使用的是 Regular 的字重,那么標題你就不應該選擇只加粗一個等級的 Medium,而是跳過它選擇 Bold,或者 Heavy。制造對比是做出好的設計的關鍵。僅僅加粗一個等級,區分度很小,讀者有時候并不能用肉眼看到差異,甚至會認為是設計者的失誤。如果要制造對比,那么就讓區別大一點。
4.讓字號翻倍。
「字號」是指字體的大小。關于標題和正文的字號差別究竟應該多大才是合適的呢,至少應該翻倍。比如正文如果使用了12磅的字號,那么標題就設置為24磅大小。在某些字號比較小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選擇3倍或4倍的字號產生對比。
5.對齊到一條主軸線。
這條原則是指,頁面上呈現的所有元素都不應該是隨意擺放的(如果純粹是裝飾性作用的那就例外),每一個元素都應該和其他元素存在某種聯系。第一條原則提到了要對齊到一個方向,那就是盡量左對齊(標題可以居中對齊),這是縱向的對齊。如果是水平方向,這條線可以是圖片的邊界或者文字的基線。
6.設置恰當的間距。
它是指頁面上的間距設置應該要重復使用,這樣讀者能發現內容的層級和聯系。比如段與段的間距要保持一致,不同段落內標題與正文的間距也要統一(得小于段與段的間距,否則的話這個標題應該屬于上個段落還是下個段落呢)。這樣的設置完成后,在頁面上呈現的效果像是將信息進行了分組歸類。沒錯,存在關聯的信息就應該靠得更近。就好像電梯里,如果你發現兩個人站得比較近,Ta倆一定有關系...(:
7.保持留白。
這條原則講的是,不要想著把頁面的邊邊角角利用起來(除非你是刻意為之,將某個字圖案遮擋住一部分從而達到某種視覺效果)。留白很重要、很必要。簡潔干凈的信息布置,能讓讀者更快捕捉到重點。
8.其他一些細節。
中英文之間一定要有一個空格(我們可以把它叫做,逼格);英文語境下,逗號后面永遠要有一個空格,而不是緊跟著下一個詞;避免讓單個字落到下一行,那樣使得段落形狀不美觀,可以選擇調整字句將表述精簡或延長;同樣,也不要讓單個字落到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