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本質很簡單,就是持續提供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用戶需求、自身追求價值并勇于不守舊功。今天晨讀《簡單思考》( [日] 森川亮)一書,作者以出任LINE株式會社CEO期間的經歷為主,提出商業背后一些普識規律,今天我想對照作者提出的商業本質,結合個人成長來談一下我的看法,與大家共同學習探討。
用戶需求
企業制造生產一款產品,目的是要滿足客戶的需要,自己從中賺取差額利潤。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形成了一種偏離目的的現象,那就是企業由滿足用戶需求轉而走向與競爭對手相互攀比盲目趕超的歧途,這真是舍本逐末,挖根取果。
商業的根本就是用戶需求,為用戶設身處地考慮,讓用戶對產品滿意,是企業生產管理者最終目的。決不能有想要壟斷市場,打擊所有競爭對手,從而擴大用戶需求量,提升企業利潤的想法。相互競爭無可厚非,想要壟斷大錯特錯。因為客戶不會因為你的壟斷而購買你的產品,用戶是靠自身體驗與接受度來購買產品。因此,在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精細打磨自己的產品,以客戶為先,提供客戶需要的東西,要打動客戶,就要從打動自己開始。
個人成長也與之有相通的道理,在工作中,我們最根本任務是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爭當復合型人才,深入打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決不能靠人脈、財富和欺騙等手段來打擊與之有競爭力的對手,這樣做即浪費寶貴時間,又不利于自身修養。凡事有好有壞福禍相依,不能因為別人運用不當的手段,獲取一定回報,就跟風去學從而誤入歧途。要追本求源,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從自身做起,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大眾的事情,只要自己心胸開闊,目光高遠,不斷積累,就能獲得有益的回報。
追求價值
在商業社會,很多人覺得需要追求差異化,才能從中分一杯羹。但是,如果忘了差異化的本質是要為客戶提供價值,結果可能根本沒有人買賬。在琳瑯滿目的臨界商鋪,大大小小的餐館參差不齊,大家都想用特色來吸引食客過來買單。為此,有的餐館以為只要飯店有特色,賓客絡繹不絕,就可高枕無憂,躺著數錢,不會深入的研究飯菜質量,衛生條件,服務態度。時間久了,大家的興趣點轉到它處,特色也就沒有競爭力可言。為此,只有緊盯對用戶來說最重要的價值,把產品做到極致,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于個人成長來說,多方面涉獵各個學科,多了解琴棋書畫的精髓固然是好的。可是,要學會精力分配,抓住重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頭來樣樣行樣樣松。
每個人所處的時空都是不同,如果你是在校的學生,你的重點就是學習,從學習各科的知識中,找到興趣點,與生活聯通點,自身潛力引爆點。加強身體鍛煉與邏輯思考相互協調,學習累了用運動鍛煉來緩解,閑的無聊用深入思考來擰緊思維發條,現在努力就是為未來儲蓄生活必需的人財物。
如果你已參加工作,那么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培養涵養工作的能力,就像培育一顆小樹苗,投入時間精力照顧它,用心靈來與它交流,潤物是細無聲息的,但是回報確是實實在在的。熱愛工作才能熱愛生活,工作是人生風雨中的停靠港也是起航港,無論遇到什么壓力與挫折,都要盡全力提高自己適應工作的能力,只有能夠自如駕馭工作這頭大象,你就會感受到登高望遠,左右搖擺帶給你的樂趣。
不守舊功
在商業中,不守舊功意味著要從過去的成功中跳脫出來,為未來潛在的機遇做好準備。在現今風起云涌的商業大潮中,新技術,新思想,新理念層出不窮,只有勇于舍棄過去的成功,才有可能獲得持續不斷地成長。戴爾、柯達、諾基亞的例子還歷歷在目,無論你是商業航母,還是金融寡頭,在如今,不進則退,慢進也退,想要一勞永逸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開工沒有回頭箭,唯有持續前進,不斷進步,方可勇立潮頭,不至于淹沒。
回到個人成長來看,我們面對每天鋪天蓋地的信息,輿論媒體的狂轟亂炸,想要回到安安靜靜,按部就班,一本秘籍走遍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過去已去,未來已來,從以往的成績中跳脫出來,走出舒適區,不斷自我迭代,跟上時代這艘航船,我們才能勇于攀登,獲得回報。
舊觀念很難一朝轉變,這就要求我們逐步培養一種創新突破的習慣,從當下開始,你就是全新的自己,多去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多去參加前沿研討會議,多去抵達知識邊界,多向牛人大咖請教問題,多與自己心靈溝通對話,多用行動來代替說和想,時不我待,當你回憶過往美好愜意時刻時,別人正在向夢想狂奔。就說到這里吧,我要趕緊去狂奔了,你是想愜意還是狂奔,由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