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論壇、親子論壇、學習論壇、家庭教育論壇和各類中高考論壇等,都可以算作場景的一種。
我的產品針對的是哪些客戶?這些客戶平時活動的場景有哪些?我們的客戶在這些場景中的需求和狀態是怎樣的?我們的產品信息以什么樣的方式切入更好?對客戶保持敬畏!
全日制學校是把我們的用戶圈在一起,我們的客戶是在學校門口接我們的用戶。這個場景中,我們要去思考,我們設計的市場動作主要是針對誰的,是給客戶-家長還是給用戶-學生,他們喜歡什么,我們設計的這個東西是否能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另,大型商超。
建立客戶池,就要有意識地不斷從各類場景中,通過各種方式,把客戶導流到你的客戶池里。在客戶池建立的過程當中,有可能社群之間有一部分客戶是重疊的,沒有關系,因為在這個環節,重點要的是量,通過量取質。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逐漸把自己的客戶池建立起來。隨著各類客戶池里客戶數量的不斷累積,客戶池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你需要持續給客戶池里的客戶傳遞價值,包括品牌價值、產品信息、企業理念和價值觀等。
秋葉與秦陽---《社群營銷:方法、技巧和實踐》
根據不同的場景有針對性地去設計品牌和產品信息的傳遞方式。把不同場景中的客戶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引流到我們自己創設的客戶池中,去建立和擴大我們的客戶池并且維護好它們。
招生難,是客戶上門量的問題?還是成交率的問題?如果客戶上門量很大,但就是留不下,成家率低,那就要從產品本身上去找原因:教師?課程?價值傳遞不夠?體驗不夠?如果成交率不是問題,那就是客戶上門的問題。如果是上門量的問題,那就要分析是客戶池里沒有客戶,還是邀約成功率的問題?上門量有問題的原因,要不就是你找不到要邀約的人,每次活動都是臨時從外面拉,效率當然極低;要不就是你現在客戶池里客戶數量很多,但你邀約不上來或者不邀約。
上門理由-活動,常規的各種體驗課、公開課、試聽課、專家講座、測評等活動依然占據主要地位。
降低入口門檻,解除客戶的風險防御機制,直接觸發客戶的上門動機。
客戶池的建立情況如何。沒有客戶池你就無法把自己的產品跟客戶鏈接起來,你和客戶之間是割裂的;每次邀約,都只能臨時上大街上去抓,效率自然是極低的;活動的頻次夠不夠,有沒有足夠的活動創造和更多客戶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上門理由的設計,或者說活動的策劃,對客戶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然后就是邀約效果:投入的邀約力量,以及他們的邀約能力。
客戶為什么會上門?客戶上門首先意味著客戶內心有需求,客戶想要和我們發生近距離的接觸來確認這種需求是否能夠被滿足;同時,客戶上門的時候內心也有顧慮,客戶需要進一步地了解我們,判斷我們的產品是否真的是他所需要的。
靠著傳單就能成交的時代--用體驗課試聽課征服家長--靠會銷打天下---培訓學校第一次有了顧問--立體價值的成交模式革命。
匹配客戶需求,傳遞課程價值,設計解決方案。
從客戶到現場后的寒暄交流,到對孩子、家庭情況的全面挖掘,再到將客戶需求塑造成痛點引發客戶的心理刺激,從而認可解決方案實現成交。課程顧問所做的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產品,不是基于培訓機構自身的價值所做的實力展示,更多的是在引導客戶的需求,將客戶的需求完美地放大到人生第一緊迫的意義上。真正推動成交正是這種心理需求的極限放大。
帶領客戶順序參訪整個校園,在參訪校園的過程中將學校的歷史、文化、教育理念、教學思想滲透到客戶的大腦里,完成參訪就意味著完成了客戶對培訓機構的整體感知。
立體價值的成交模式更突出的是學校品質的傳遞。
咨詢成交、體驗成交、蓄水成交。
通過和客戶的深入交流,挖掘出客戶的真正需求,站在客戶需求的角度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當你的學校擁有足夠強大的名師資源時,客戶咨詢的過程只需要清洗簡潔地傳遞名師資源名錄以及教學成果就可以 。
真正的咨詢更多依靠的不是講話,而是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