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維意識看似是虛幻無界的,但實質上對于每個具體的人而言都有著明顯的容量限制。我們本能地對外部傳遞的信息進行篩選吸收但并不能確保轉化為對自身有益的能量。當其中有害的意識能量匯聚總量超過了我們當時精神思維的容耐能力時,其必然會反噬我們并且由意識層面的迷惑痛苦即時傳導到我們的生理層面。更為可怕的是我們面對突然的“情緒、意識超載”很可能形成一定的固化認知繼而阻礙我們的認知突破以及更高承載能力的形成,于是我們可能在很長時間段一直處于人生的低谷乃至一輩子無法走出。
精神意識層面的困擾不像肉體的疲勞那樣可以通過短暫的休整就可以恢復而需要特殊的方式使之撫慰或得到宣泄。
當處于困局或者巨大壓力狀態中時人的意識體類似于一個氣球,外部的壓力和內生的糟糕情緒就如同外部的氣流般擠進氣球內部,氣球會因此不斷膨脹。若不能暫停氣流的持續輸入或者使氣體通過某種途徑轉移,那么氣球終會因為容量有限而很快被撐破。
總體而言人的精神承受能力隨著個體的生活經歷不同而差別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會有差異。于是當生活中的壓力過載時我們就會如同氣球般崩潰掉。因此面對精神環境不斷惡化時我們一定要首先冷靜下來并仔細尋找壓力和糟糕情緒的來源并思索轉移、釋放壓力的方式和途徑。如此我們才可能解決徹關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受普遍又十分重要的問題。
我與妻子相戀十余年了,結婚至今也四載有余,因此必然會遇到如何改善相處方式以便能夠相處得更有質量和幸福感的問題。
共同生活時間長久的兩個人要么能夠因為彼此了解得更多從而構建更多的共識而越來越有話題(夫妻感情和生活處在正向循環態中)要么就會因為共識太少又忽視溝通交流而導致無話可說以至于于感情流散、婚姻無法維續(夫妻感情和生活處于負面情緒中,彼此不愿妥協和主動維護婚姻成果)。
我們也會因彼此工作內容以及時間分配的不同導致交流的減少,加之生活的慣性也會讓我們忽視共識的不斷構建和重建,于是無可避免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中我們會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瑣碎時有爭吵。其實爭吵的背后冷靜思考時很容易發現事由很微小很可笑。但彼此并不愿意主動去解釋和包容,于是負面情緒不斷在各自的心中聚集,矛盾也越來越多,爭吵就更加難免。
我們好在會在工作稍有輕松時愿意靜下來一起如同朋友般聊天交流各自關于工作、生活和見聞的觀點和感受。在此交流過程中會彼此交換之前矛盾點的自我緣由和情感宣泄需求,因此我們會在談話中彼此再次達成共識以及重建新的認知共識。我個人也會在這樣的聊天過程突然之間獲得情緒的轉化從而如釋負重。我們幾乎在每次經歷這樣的溝通后生活會再次維持長時間的和諧和寧靜。
無論是社會組織基本單位的家庭還是更高層級的團隊組織乃至社會本身都是人與人、人與群體活動的綜合。而凡是兩人及其以上數量的協作關系就必須不斷地溝通交流并磨合,否則就必然無法維持。
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向量”(“向量”是一個數學名詞,它不只有大小區分還有明確的方向),多個向量的和值要最大化就必須確保各個“向量”方向上的一致,唯有如此才是絕對值的疊加而不是相減。而要確保方向的一致就必須通過不斷地溝通交流形成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并為之奮斗才能實現。
目標和三觀一致、關系的和諧等都是構建我們舒適生存環境的基礎。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彼此的隔閡和防范會最少,由此才能更好地彼此傾訴并相處得更加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