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可可放學時遇到一個很久沒出現的挑戰。他由于放學后還有一節樂高積木課需要上,但是他在課室玩積木不肯走,我問他還需要玩幾分鐘他說兩分鐘,等兩分鐘鬧鈴響了還不肯走最后在課室扔掉手上的積木并哭鬧
由于今天公司還有事忙,他上樂高課時間也快到,為了趕時間我也著急起來了,于是在我安撫無果后,就只好強行抱離,讓他在車上平復心情!我把他送上車后并告訴他:“媽媽知道你今天課后玩積木時間太短就要離開你很不舍得(走之前王老師告訴我因為他在玩玩具前發生了點事被班主任暫停冷靜了,才玩積木一小會就要走就不愿意了),你可以在這里盡情地傷心,哭一下。等你傷心完我們再談一下”然后他真的哭得很盡情,還拿腳踢駕駛位的后邊
直到到達目的地大概8分鐘車程!我下車張來雙臂并對他說:“我需要一個擁抱”他不理我,我繼續:“我需要一個擁抱,等你準備好就來抱抱媽媽吧!”我帶他小同學先下車,他看到雖然還哭但也跟著下車,我張來手臂跟他說:“我需要一個擁抱”這次他愿意擁抱我了。我問他:“剛剛玩不了積木真系讓你感到很難過,你能告訴媽媽是什么原因覃老師需要你暫停冷靜呢?”答:“不知道”我再問:“老師只讓你一個冷靜么?”答:“不是,我 *楊還有*儒,我們沒有玩具玩”聽到是三小子一起被老師積極暫停我就知道肯定是三小只一起“搗亂”了但具體什么原因我因為趕時間沒問清楚老師。于是再引導:“喔,(把同學名復述一次)你們三個一起被老師暫停冷靜,證明你們三個現在是好朋友,都一起行動了。”可可:“是的,我們是朋友一起玩”我:“竟然你不知道什么原因,媽媽可以猜猜嗎?如果你覺得是就告訴我”可可表示愿意,我說:“是因為你們在課室跑來跑去?”可:“不是”我:“是因為你們三個搶玩具?”可:“不是”我:“是因為你們大聲說話?”可:“我們大叫了”我真相了,呵呵!然后我問他:“你們大叫是為了引起老師關注還是想證明你們聲音比老師大?(權利之爭)”可可都點頭說“是的”我引導他:“為了下次可以玩長點玩具,你覺得應該怎么做?”他不理我,跟*淵一起跑開了!看他心情還沒徹底平復,我放棄跟他下一步的溝通。于是帶他們去上樂高,他說他很想用積木做臺車,我建議他自己跟TT老師說,因為課程是老師安排的,媽媽沒辦法做決定!于是他也挺歡喜地跑去找TT老師提出他想砌車的想法!不過我不知道他們最后是怎么溝通,課后去接他看到他的作品是魚傘哇,哈哈
到家后其實我還在惦記著這個問題,我先跟老師了解清楚情況——[今天下午玩玩具前,可可和同組小朋友在吵鬧沒有及時聽到老師的指令,后來老師引導告知要安靜下來才能玩玩具。]我就一直琢磨著怎么跟他交流,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怎么做。于是在我們玩完親子游戲,繪本結束后他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我跟他聊天說起為了下次能快點玩到玩具他應該怎么做。他答:“打覃老師”我內心抓狂,太暴了,但沒否定他并繼續問:“還有其他辦法么?”他:“找王老師給我玩”內心獨白你欺軟怕硬,仍舊沒否定他再問:“還有嗎?”他:“不和*楊大聲說話了”我內牛滿面啊終于說到一個真正的好主意了。立馬鼓勵他說:“這個辦法真的太棒了,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你下次愿意試試在老師說話時保持安靜么?”答:“好吧”不過談好后我還是沒忍住說教,跟他說:“生氣的時候打人這個行為不好,我們可以把生氣存起來回來扔沙包!……”
我也不知道今晚跟可可最后的交流是否有效果,不過我得反省一下今天確實是自己不夠淡定,趕著時間走,最近也沒跟班主任做好溝通這一點。得好好改進!多跟老師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引導!!用下圖作為今天的結尾,可可跟我講海底故事,明天有時間把他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