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產,復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鄭穆公之孫,貴族子國之子,鄭國相國。他仁厚慈愛、輕財重德、愛民重民,執政期間在政治上頗多建樹。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孔子評價子產,子產有四條是符合君子之道的:
一是“行己也恭”。恭謹持己,有善不矜,推賢讓能,自居謙退。
二是“事上也敬”。恭敬地事奉君上,內修國政,外睦諸侯,小心謹慎,始終恭敬、謹慎、不懈怠。
三是“養民也惠”。教養人民有恩惠。子產養民,于民有利之事必為之興,于民有害之事必為之除,件件都為人民留心,而有厚下之深恩。
四是“使民也義”。役使民眾,有規矩,有法度,合乎時宜。
儒家思想,用現在的觀念去看,很多地方都是講領導力,這四條也是領導力。
第一條,自己的修養,要溫良恭儉讓,不要自以為了不起,處處壓人一頭,越是有功勞、有能力、有權勢,越是謙遜。
第二條,對上要恭敬。你也有你的下屬,你要他們對你恭敬,你就要對你的上級恭敬。你沒有上級了,對客戶、對老師要恭敬、謹慎、不懈怠,這樣大家都學會恭敬、謹慎、不懈怠。
第三條,對下要關心,要時時替人著想。有一件對大家好的事情,趕緊去做。有一件對大家有害的事,趕緊去除。
第四條,用人要愛惜,有情有義有節制,不要把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通宵加班,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的幸福是第一位的,把大家的身體都搞垮了,人都逼自殺了,過勞死了,來換得企業經營的領先,那是不義。
子產執政二十三年。他執政期間,鄭國的形勢,用他的話說,是“國小而逼,族大寵多”。國際形勢,鄭國比較弱小,夾在齊、晉、秦、楚等大國之間。各國爭霸,使鄭國兵連禍結,災難深重。這是國小而逼。國內形勢,豪門大族,爭權奪利,相互傾軋,雞犬不寧,這是族大寵多。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子產以此四條君子之道,和經天緯地、安邦定國的才能,讓鄭國大治,并在國際上成為一個受尊敬的國家,他自己也成為千古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