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是要細分壟斷》讀書筆記2-與眾不同是最好的經濟回報

第四章與眾不同是最好的經濟回報-傅盛

一、與眾不同的戰略是從0到1的基石

1、戰略比執行力更重要

互聯網的管理或者說互聯網的突圍,來自找到目標、設定好路徑,再把資源聚集。但問題是:怎么才會有目標呢?目標該怎么確定?如何去找路徑?

獵豹上市以后,股價表現一直不太好,每次發布財報后估價都會下跌。其實獵豹的增長率都是120%~130%,但美國的投資人會質疑:我們的海外用戶量是不是假的?就算獵豹有那么多用戶量,我們能否建立起足夠高的壁壘?中國的公司能不能做到海外的商業化?為什么獵豹能做到?這些質疑就給獵豹的前景打了很大的折扣。

獵豹面臨這么多質疑,我為什么還要選擇堅持這樣的道路呢?

有種說法叫“現象即規律”,當某個現象發生的時候,它背后一定存在某種規律。

創業者擁有建設性的心態很重要,如果某人做強了、某件事做成了,它就代表著某種規律。

創業者從最開始就應該知道,自己想做一家什么樣的公司以及怎么做。公司的好壞就等于戰略層與執行,或者戰略層與組織能力,就是創始人制定一個好的戰略后組織、執行得怎么樣。創業者要把戰略方向和執行力擺在同一個維度上思考。當公司擴大到幾萬人的時候,如果組織脫節,再好的戰略也是實施不下去的。創業者一定要具備這種矛盾的能力,既能看大局,又能沉下去,這兩者的結合很重要。

創業者要在一個開放性的環境下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且還要有執行力,但是這兩者的重要度一定不一樣。絕大多數創業者都是執行力超強,這樣就會在執行上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創業者如何在具備執行力之后,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更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常常想,美國公司真的是靠執行力取勝的嗎?其實美國公司跟中國、韓國、日本的公司比,在每一個環節的執行上都會弱一些。因特爾當年發明了內存芯片,但是當日本公司進入內存領域的時候,它發現自己競爭不過日本公司,只好放棄這個領域,選擇CPU作為新方向。在這個新方向上,因特爾變成了全球最偉大的公司之一。所以美國公司最牛的地方是,它能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建立一個從0到1的基石。當然,它們在執行上并沒有很差,執行力差就沒有機會了,但它們用更好的方向彌補了執行上的不足。

2、沒有高增長的戰略要快速放棄

尋找業務藍海的核心,就是找到不同點。

即使你找到不一樣的點,也很難保證第一次嘗試就能成功。創業者會碰到一個困局:努力地做了創新的事情,但是沒有成功。創業者應該根據什么判斷,自己是應該停下來,換一個新的登陸陣地再進攻,還是繼續做下去,等一段時間呢?

如果現實告訴你手頭的項目或產品已經無法增長用戶或銷售額了,不管是你自身的原因,還是方向的原因,一定要把它放棄。考量是否放棄的時間不能太短,6到12個月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你還要堅持原來的方向,要么改變原來的方法,因為它有問題;要么在團隊的配備上找到最關鍵的人。互聯網時代,機會是最大的成本。創業者要快速調整,大方向可以不改變,但是做法一定要變。

3、找到更高的維度,降維打擊

我是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獵豹才開始走海外這條路的。我們把戰略想清楚了,執行力又比競爭對手更強,那我們自然有機會取勝。但前提是,創業者一定要花很多時間去想這個戰略。

在創業過程中,花時間去思考整個方向和商業模式的重要度,遠遠大于執行。

把一個東西想清楚就是一個新維度,就能站在比別人更高的維度上,執行的時候又比別人更兇狠,這兩者加在一起,你就基本上贏了。

小米在開打之前就打了一場閉門的戰爭,每個維度的思考都做得夠深入、夠扎實,市場容量、打法、切入點等,它都想清楚了。小米剛出來的時候,所有的手機廠商都笑了,笑一個沒做過手機的人怎么能贏。但雷軍在更高的維度上想清楚了,一旦進入手機市場就是居高臨下的打擊,這種打擊是其他競爭對手無法承受的。

創業者經常有一種錯覺:我在創業,我很努力,團隊里都是經驗豐富、特別牛的人,我們是最好的團隊。這些感覺全是錯的,你們絕對不是最好的團隊,你們絕對不是最有經驗的人。如果在某個領域有一家大公司要跟你競爭,它絕對能招到比你更好的人。凝聚力、號召力和夢想只能團結一小部分人,而大公司用它大筆的資源能夠找到更多更強的人。

360執行力也夠強,我們更新一個版本,360一兩周之內就出一個新的版本。而且360能找到最好的設計人員,所以它每次出的版本還更漂亮。360還可以調動宣傳資源,對目標用戶說自己是最先做的。這個時候我發現,在大公司全力以赴的領域里,我們是不可能跟它拼的。因此,創業者一定要丟掉自己的執行力比大公司更好的幻想,才能正確看待你的戰略。

小米手機怎么會贏,或者說基本上會贏呢?雷軍在做小米手機之前就想清楚了。對傳統手機廠商來說,渠道銷量占總銷量的80%、90%,手機廠商不可能把自己的渠道摧毀掉。即使傳統手機廠商的渠道必須加價50%才賣你的產品,手機商城也得答應。如果不加這50%渠道就崩盤了,一年幾十億的銷售額,你會讓渠道崩盤嗎?不可能,唯一能摧毀渠道的只有互聯網公司。

4、差異性是小公司取勝的唯一機會

360的搜索模式叫流量模式,它是通過導航和瀏覽器帶過來的大量流量完成的搜索,使得360的PC瀏覽器、PC導航必須持續增加使用量才可以保證它的PC搜索,所以360必須持續投入PC瀏覽器和PC導航。而360的PC導航用戶又是安全衛士帶來的,它的安全衛士又受到QQ管家和我們金山的連續沖擊,它在安全衛士上還得持續投入

移動客戶端、國際市場之外,我選擇的第三個差異化就是清理。大家都在做安全軟件,沒有本質的差異化,我就想,不如在安全軟件旁邊再開一條線,叫清理。當大部分團隊都撲在安全軟件、搜索、瀏覽器上的時候,360就算要在海外市場做清理,也只能抽出邊緣團隊了。可是我能從珠海把二三十位骨干從PC團隊直接調到北京來,立刻投入海外移動泛安全也就是清理領域上,由這二三十人做骨架,迅速形成100人的規模。我們當時把PC端的盈利全部用來支持海外市場,這個時候一年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預算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是有壓力的,這幾個點就保證了我們在這個戰場的勝利。

我看過一篇寫今夜特價酒店的文章,看完后就明白它的打法了——今夜特價酒店就是酒店里的奧特萊斯。然后就覺得這家公司要完蛋了,怎么能在公司規模這么小的時候就把整個戰略思想講得那么清楚呢?大公司直接找一群產品經理按照這個思路做就行了,后來攜程就是這么干的嘛!一個大公司的戰略動員能力是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的。我們不要只看到別的創業公司在大公司面前崛起了,你要仔細想想是因為大公司太笨,還是它沒有這種執行力來打你,或是因為這是它邊緣的旁支業務。

創業者在思考戰略時,一定要把執行這一環不虛無地細想,要把自己團隊的能力、自己在什么位置、要制定怎樣的方式都想清楚,用普通部隊也能打勝仗才是你的價值。

我問過百度創業早期引進的幾個人才,他們覺得自己的素質能力只是中等水平。我也問過馬化騰同樣的問題,騰訊創始時的那些元老也覺得自己只是中等。如果時光流轉回15年前,你拿到兩份offer,一份是摩托羅拉中國或IBM中國的,一份是騰訊公司的,你會去哪家公司?騰訊當年也是競爭不過跨國大公司的。但你要能夠看到:在最初只有三到五個創始合作人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干將級的;可當你的團隊擴大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平均素質就不一定這么強大了。所以,優秀的戰略要能保證你在開戰之后就已經有七分勝算了。

5、海報也是戰略的一部分

CEO和創始人的核心職責是一樣的——戰略創新。其實CEO和創始人最核心的目標就是不斷找到那個核心的點、核心的方向,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次創業。

為什么要不斷創新、再度創新呢?如果創業是一個階段,等你的公司擴張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你要不斷地轉型。獵豹上市的時候我就在想,獵豹這家公司80%~90%的資本來自用戶認可我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只花了18個月的時間制作打磨。原來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創造這樣大的成績啊!這其實不是因為我多牛,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會不會再過兩年,我又面臨相同的事情:公司80%~90%的資本來自我這兩年內的某個重大決定。我不斷思考這個問題,甚至陷入深深的恐慌,看著一波一波的浪濤潮起潮落,后來我就不斷地去找這樣的戰略。

找到方向,再用合適的執行力去把它做出來,我覺得這是創業者、CEO或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能力。把二者結合起來,執行力其實也是戰略的一部分,要把關鍵性的執行點作為戰略考慮進去。

小米的一張海報做那么久,雷軍說如果這張海報要通達幾千萬用戶,那么這張海報就是戰略的一部分。戰略是從方向到執行這樣直切下去的,CEO花時間在這張海報上,就是為了確保這個戰略執行下去。

你有沒有能力做到穿透性?如果沒有能力做到這個穿透性,那這件事你就不能做,因為你做了就不是好戰略,好戰略一定是能做下去的。

6、靠社會化營銷沖出大公司圍堵

所謂的社會勢能都是事后看到的,我早年做獵豹時在國際市場上有什么勢能呢?所謂的勢能應該是,俯沖的時候找到一個開闊地,就是所謂的藍海,而你的對手還不怎么強,你可以迅速地建起一個比較強的陣地。

獵豹在國內最艱難的時候,公關上完全競爭不過360。我對公司公關部說:“不要在正面市場(雜志、報紙)打仗了。”我們把精力花在新媒體和視頻上,不斷在微博上制造話題,還拍了很多視頻。我們拍過一個叫《回家》的微電影,實現了500多萬次點擊,還上過一次新聞。后來,我們就不停制作能在網絡上傳播的小視頻。總之,抓住社會熱點話題,不斷地做營銷,總有機會搭上一班車。這個成本并不高,獵豹當時就沒有什么公關預算。獵豹瀏覽器發布的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很酷的視頻,那個視頻自傳播就有100萬次。

獵豹搶票軟件這件事兒是我們公關部主動發起的,做了很多社會化營銷推廣。后來還咬咬牙投了一次分眾廣告,把廣告投放到鐵道部家屬院的電梯里,后來就被鐵道部約談了。約談的那天晚上我們很緊張,后來想了想,這件事情很值得曝光。一曝光,話題就熱起來了,大家都在討論搶票軟件到底合不合法,這就把關于一個公司的話題變成了社會化話題。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是創業者要不停地在這個點上想辦法,去制造這個點。

為什么小米手機一開始的時候一直不打廣告,如果小米依賴廣告帶來用戶,就很容易變成一場依賴錢的游戲。創業者要像做產品一樣去想這個問題,如果你認為引爆點很重要,就應該花足夠多的時間,總會找到引爆點。也許你會覺得這個點沒什么,但是創業就是要從一個一個點成長上去的。

我畫了一個大三角,產品、PR和渠道,這個三角很重要,這個時代你的核心任務就是在短時間內引爆人群,建立認知,然后讓競爭對手來不及復制。

7、用目標簡化管理

曾經有一位群英會的學員問過我:“一個CEO管理的半徑是有限的,公司員工數量在50人以下、50~100人或100~500人的不同情況下,他的管理方式會有很大的變化。從管理十幾、二十幾個人,到管理幾千人,這個過程中您的變化是什么?”

我最多帶過70人的團隊,后來金山和可牛一合并就是500人,里面有巨大的文化沖突,有些沖突我完全想象不到。因為我以前沒有在大公司工作過,對大公司的復雜度是沒有預期的。

業務帶管理,核心還是把業務做好,積小勝為大勝,業務做好以后就有機會去把大家統一起來,至少給大家信心。為什么長征的時候四渡赤水很重要,仔細想想四渡赤水就是來回跑嘛,但是每一次都在打小勝仗就有可能讓大家認可你。

而且互聯網時代的管理理論應該是被重構的,羅振宇說是自由人的聯合,現在信息傳遞太簡單、太快了,你不需要以前的非常強的層級化管理去完成管理的目標。

喬布斯也認為自己管理不了很大的公司,但他做蘋果的時候就找到一種方法,核心就是要把公司的業務變得盡量簡單。我覺得用目標去簡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有一天花了很多時間在不同的產品上的時候,你就要反思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要做,如果把公司變成一個極簡的構架的時候,就降低了管理的難度。如果整個公司就做一件事呢?它是不是就不太需要管理了?我們為什么要去做一個很依賴管理的公司呢?

我跟騰訊做交流的時候,覺得騰訊就是越做越薄,這是它很了不起的地方。它在300億美元時的復雜程度遠遠超過市值2000億美元的時候,它是在自己的核心點上越做越透,把所有東西都往外開放,用投資的方式完成了企業新構架的組建。

大家做業務的時候,要把目標不斷地簡化,整個戰略方向變簡單,以此簡化管理,這是第一個要點。

當公司大了、人多了以后,我有一些方法可以供大家借鑒。我一直擔心文化被稀釋,公司的目標不清楚。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方面。我們現在每一兩周就會有周例會,每一個人都可以VPN接入參加,很多時候是我們在分享做產品的理念之類的東西,這樣就使整個公司的目標更清楚。

直到今天我們都沒什么構架,幾乎沒有什么薪酬等級,沒有一個很完善的組織構架圖,因為它老變。盡管規章制度做得不好,但事實上一測試,大家對戰略的理解,對公司目標的理解,對公司的信心都是非常高的。缺點就是到了基層員工那里,有些東西傳遞不好。

總之就是要通過互聯網的思路讓整個公司變得更扁平、更公開,不要擔心太多的所謂保密問題,讓大家都有參與感。用互聯網的思路管理公司,讓用戶幫助你管理,這也是小米極力推崇的粉絲文化。今天獵豹的某個產品到底受不受重視,也不是傅盛說了算,如果你在GooglePlay上評分到不了4.5分以上,如果你的4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到不了多少個點,公司就不給你資源做推廣,不給你更多的上線機會。就像一個小閉環一樣,它不跟公司內部直接發生聯系,它直接就面對用戶了。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極大地簡化管理。

今天我們公司有差不多2000人了,我沒有覺得我在管理上遇到了多大的瓶頸,我以前也覺得300人、500人會管不過來,其實你靠業務模式的不斷簡化是可以完成大團隊的管理的。當然慣常的方法還可以用一些。

二、火車頭戰略三步曲

火車頭戰略三步曲第一步:預測定戰略第一步是尋找方向,也叫預測,第二步是找到關鍵的破局點,第三步就是allin,把資源圍繞著它展開。

預測就是找到大風口,做快樂的豬。雷軍是我的人生榜樣,我問過很多同事一個問題:“我說你們想過沒有,今天的雷軍45歲左右,是45歲的雷軍體能好、智商高,還是30歲的雷軍體能好、智商高?”從人類歷史和人類基因學的角度來說,答案肯定是30歲。可為什么30歲的時候他做金山,做得非常痛苦,上市以后市值才三四億美元;如今花四年時間做了個小米就估值400多億美元?是因為當年的金山沒有執行力嗎?不,金山執行力超強。金山在那個時代進入了很多領域,包括多媒體播放、殺毒、詞典、游戲、辦公等,每個業務守到今天都是幾十億或百億美元的價值。但是金山當時只值5億美元,到今天也才值40億美元,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雷軍在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才使得他有這樣巨大的轉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點,是他在40歲之后講的一句話:“以前是人定勝天,總覺得自己超強,過分依賴執行力,其實預測也就是找到大風口是最重要的,預測是對我們整個教育方法論的顛覆,這意味著努力未必成功。”

我去美國時就覺得很不公平:他們工作那么悠閑,為什么全世界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美國人做出來的?我們每天都這么努力,還這么苦,為什么還被人家說抄襲?美國人和我們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和我們整個人生觀都不一樣。我們信奉書山有路勤為徑,99%的汗水加1%的靈感,但我們的思維體系中沒有預測這一點。第一次看到“未來學家”四個字的時候我十分驚訝,怎么還有這樣的專家呀!后來發現未來學家跟化學家也沒有什么區別,一個背元素周期表,一個專門想未來會發生什么。

你不一定能夠預測得多成功,但是你要多花時間去想一想。我第一次見羅輯思維羅胖的時候,他告訴我預測就是要每隔三年、五年做一個推斷。這句話我當時不是很理解,現在慢慢想清楚了,就是想想未來三年、五年行業是怎樣一個格局,用這個思路反過來再想今天你要干什么。

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我思考了很多,我覺得阿里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人不是馬云而是孫正義。孫正義掙的錢比馬云還多,一夜成為日本首富,但他其實不怎么干活兒,無非是在當年做了一個預測:電子商務很厲害,馬云很不錯,中國市場很大,這三點合在一起,給馬云錢就行了。孫正義就是一個乘著時光機器的人,他的時光機器就是美國,他看到美國雅虎,就在日本搞了個日本雅虎,他看到美國eBay,就在中國投資了阿里巴巴。可見預測有多重要。

那么,創業者要怎么預測呢?第一是穿過未來看現在。你站到一個更高的地方,找到一條正確的路的時候,怎么走它都是正確的。路選錯了,就算全力以赴、累得要死都不行。

第二是現象即規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很不一樣的時候,一定不要覺得這也沒什么了不起,那也沒什么了不起。滴滴打車發展得這么快,你心理上會想憑什么,但是要馬上按住這種想法,去承認滴滴很牛,去思考為什么滴滴能做到?O2O為什么成長這么快?這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在這里面我能找到什么樣的機會?等等。

第三是偵察兵模式,也就是試錯。派出些偵察兵,用資源換機會。在早期的時候你的資源不夠多,怎么辦?對早期創業者,最核心的資源就是時間資源,就是快速試錯,加快迭代的周期。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它本質上就是不斷打怪。創業就是一個不斷打怪的過程,如果你一年才發布產品,別人出手早已經升了很多級了,你一出招就被別人砍死了,連一點機會都沒有。等你的公司達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你就要派偵察兵,在一些方向上做一些小組化的嘗試。嘗試的第一個要求是快,第二是簡單,第三是自己不要花太多的時間,最后直接看結果。

Clean Master這個產品就是小團隊發現的,最初只有四個人的小團隊在做海外市場,后來發現開始增長了,我就決定加大投入。所以做預測要放出些偵察兵。

預測的準則我覺得就是要創造新市場,一定不要在過去的市場上糾纏。我做毒霸的時候,覺得PC是個好機會,它確實把公司救活了,是一條穩妥之路。但如果讓我重來,我絕對不做PC,我會從市場上融筆錢,直接殺進移動市場。獵豹為什么最后選擇進入國際市場,是因為我們進移動進晚了。我們當時在做PC,PC是當時最大的收入來源,所以在原來的市場上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我提早兩年做國際市場,一定會更強,而且避免了一場持續兩年以上時間、把整個精銳全部投進去的戰爭。

當你在某個價值關系網里花了很多時間后,你就會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越來越多的資源和人力都投入其中。例如,趨勢科技把好多優秀的個人產品研發人員都往企業市場輸送,為什么呢?因為它在個人市場不知道怎么做,而企業市場是它唯一的盈利來源,為了加強這個來源,就不停地派人過去。

從大的方向上來說,公司在過去的市場投入越來越多,然后就變成了一家傳統企業。所以,不要在過去的市場糾纏。

金山當年也是這樣的,為什么金山市值只有幾億美金?因為它不斷地進入一個過去的市場,跟過去的巨頭做斗爭,這場戰役短則兩三年,長則五到十年,精力和資源都會不斷地投入進去,但又很難打到底,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叫泥潭戰爭,一旦進入泥潭,你就變得極其痛苦。

創業一定要追求做垂直市場的第一,這個第一的意義是遠遠大于大家想象的。我到金山以后知道有個詞叫千年老二,就是每個領域都挺強,但是沒有在任何領域拿過第一。

獵豹在上市的過程中受到非常多的質疑:你在中國行得通,在國外行得通嗎?在PC端行得通,在移動端行得通嗎?你怎么證明你可以做好?其實我沒有辦法證明,我只好寫了幾頁PPT證明一下,但我心里想得很清楚:我在海外可以做第一,不管怎么樣,我就是能做海外第一。你說中國公司全球化會不會有機會?中國公司全球化能不能成浪潮?這個浪潮是不是能把我吹起來?如果能成浪潮,我就在第一的位置上等著大家。在市場上做第一才會被人記住,否則你就迅速被忘記了。我們在中國的PC端繼續做一做,收入也不錯,但是這家公司就變得沒有未來。你真正變成第一以后,就可以開始從第一往下切,切出很多機會。

我可以分享獵豹內部的幾個數據:2014年1月向海外推出安全大師CM Security,推出一年后,下載量達到1億,推出18個月后,月度活躍用戶超過1億。這就有了第一個第一,我們還可以創造第二個第一。2014年下半年,我們又向海外發布了一個云備份的產品叫CM Backup,沒有強力去推廣已經有7000萬的注冊用戶,上傳的數據也很多,從用戶量來講,我們很有機會快速成為海外第一大個人云存儲的提供商你有了一個第一,就可以創造更多個第一。我把這稱為“火車頭理論”,全力打造好火車頭,當火車頭足夠快,你可以掛很多跑得一樣快的車廂。如果沒有這個火車頭,車廂再豪華也是沒用的。

第二步:破局點

當你找到了方向后,你要怎么切進去很重要。“切”這個字很好,不是排山倒海進去,排山倒海是進不去的,或者說你沒有排山倒海的資源進去。所以預測完了之后就要尋找破局點,就是在這個方向上找到那一個點,那個點非常關鍵。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就是微信紅包。騰訊以前有3000萬的支付用戶,就是打不動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后來出了一個微信紅包,現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日均訪問量已經差不太多了,在2015年除夕那天晚上的峰值已經超過了阿里巴巴雙十一的峰值。后來,支付寶為了對抗微信紅包,動用了多少資源,花了多少錢,找了多少合作伙伴,依然阻擋不住這個極簡破局點再次的沖擊。微信紅包打錢的那個界面幾乎就沒怎么改過,它就是極簡的方式,非常好用。這個破局點有多重要呢?這個破局點跟預測一樣重要,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說,這個點就是你的生死存亡之點。找不到這樣的點,你就不可能切進去。但是破局點一定要配合大方向,否則切進去里面都是空的,是沒意義的,一定要配合預測。

有的創始人說:“傅總,我不是產品出身,我產品做不好,可不可以介紹一個產品經理給我?”第一,我肯定不會給他介紹產品經理。我看到好的產品經理肯定會招到自己公司的,因為這樣的人才全行業都是稀缺的。第二,如果你不懂產品,還不在上面花時間,你就找不到破局點,做不起來。蘋果手機就是找到了破局點,然后切下去,整個行業都被改掉了。

破局點的尋找,其實本質上就是產品形態的尋找。今天是用戶為王的時代,你只要找到了用戶這個點,你是可以反向把整個產業全部掀掉的。

破局點的特征就是極簡、差異化、自增長。

第一,破局點要極簡到只剩一句話,如果一句話說不清楚可能就有問題。有次見到馬化騰,我說微信紅包做得太好了,他就給了我八個字:“移動、社交、金融、游戲。”微信紅包厲害在哪里,這八個字講得非常清楚如果沒有拼手氣紅包,估計活躍度衰減80%,人們都說有了紅包價值觀都改變了,拿到兩塊錢都欣喜若狂。為什么呢?因為他在游戲嘛。

今天上來就是“餓了么”,這種極簡化是要深入骨髓的,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選擇實在太多了,用戶打開的App也太多了。他們需要這種簡單。

第二,破局點一定要保證差異化。如果你做了一個東西跟別人差不多,你想靠微創新、靠比別人好一點來搶占市場,從方法論上講你就要放棄這種妄想。

第三,破局點要能自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經很痛苦地做了一次抉擇,那時Clean Master是一個四五個人的團隊,它在海外市場從每天幾千的下載量漲到每天四五萬,但是我們的電池醫生每天有二三十萬的下載,國內已經有1億的用戶了。后來我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跟所有VP開了一晚上的會,要把所有的資源全部投到Clean Master上。其實我在之前提過一次,但是被VP拒絕了。我說服VP最重要的一點是,電池醫生沒有自增長,而Clean Master有自增長,并且我從產品角度判斷它可以持續自增長。雖然現在兩者用戶存量差別很大,但是我要看的是新增量,看的是未來的機會。

第三步:all in

找到破局點之后就是all in,不要有任何猶豫,應該把所有的資源尤其是你自己的資源放在這個破局點上,想盡所有的辦法,一直努力到無能為力。

投資者問過我Clean Master的壁壘在哪里,我說從技術上講有大數據什么的,但最重要的壁壘是在資源上。我投入了上百名工程師做CleanMaster,這個星球上你很難找到200人的工程師團隊只做了一個輕盈的App,所以我在這款App的每個點上的投入都比對手要強五到十倍。我還把能找到的所有推廣資源找到,迅速讓全球用戶知道這個App。

我們所有高管都全力專注在這個產品上。我去過兩次美國都是為了開Clean Master的用戶見面會,去分析用戶是不是喜歡我們的新版本。甚至Google Play上的用戶評價,都有專人給予回復,阿拉伯語會有阿拉伯語的回復,日語有日語的回復,用戶評論就會變成我們改善產品的意見庫。

后來我們還堅決地投入資源進軍海外的移動廣告領域。這個事情比做Clean Master還痛苦,因為Clean Master是我們有經驗的領域,只是轉換戰場打了一場仗,移動廣告我們就完全沒有經驗。于是,我們先在公司內部調動資源。我每天跟同事開例會核對各種產品,找到一個破局點,在移動廣告上不斷切入。后來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移動廣告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風口。于是,我們在三個月之內收購了一家Mobile Partner,它是Facebook在美國最大的廣告合作伙伴,有很強的大數據分析能力。這時候我們的資源是全力以赴地往里投的。

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每天都會特別糾結、不舍得,一分錢當成兩分錢花。但是當你看見了風口,就要堅決地投入,迅速地建立領先地位,如果進入膠著狀態,你花再多的錢也打不贏這場仗。這點很考驗創業者,有的時候你做晚了就喪失了機會,做早了就把公司搞死了。這種叫微妙與偉大的平衡,這就是創業的難度。這個平衡難得一塌糊涂,我們有時候實在挺不住了,閉著眼睛做決定,最后真的贏了,人家說這叫運氣,但事實上是某個規律使然。你正好在那個機會點,抓住了最好的時機。

現在想來,我們當初決定要把所有利潤投入海外市場,其實投得還不夠多。以前,海外的平均推廣成本只要0.2~0.3美元,現在通過國內各路對手的哄抬已經是以前的兩到三倍了。三年前花同樣的錢可以獲得三倍的用戶,所以在早期堅決allin效率更高。

思考戰略的方法:現象及規律

預測、破局點和all in,核心就是“火車頭”(成為某個垂直市場的第一)。互聯網時代的公司就好像一臺靠火車頭前進的火車,創業者的本質是要找到那個火車頭。

我們在極困難的情況下找方向,發現新的機會點的能力在不斷地增強,雷總跟我說你一定要找到一個地方俯沖而下,我想哪有俯沖的地方啊,抬頭一看不是360就是騰訊,連百度都參戰了,我還俯沖什么,這不是苦命嗎?那時候就在想,怎么辦呢?我都考慮過直接殺進硬件領域了,后來發現國際化這個點,這源于我總結出來的現象即規律。

當時我們看谷歌排行榜,發現沒有美國公司做Utility(應用程序),當時美國Utility排行榜第三名叫Advanced Task Killer,我們發現是哈爾濱的一個程序員做的。我們又發現美國圖片排行榜里一個叫Photo Grid的程序不錯,又找啊找,發現是杭州的一個程序員做的。這兩人都沒出過國。我就想,現象即規律嘛,和一個中國沒有出過國的程序員相比,我不僅出過國,還有2000人,可以動用的戰略資源是上億人民幣,我全力以赴打這場仗,難道不能排到第一去嗎?想了半天我覺得這件事一定可以做到,后來就開始全力以赴了。

我們花半年時間找到了這么一個機會,實現了獵豹的一次成功轉身。所以大家在創業過程中,一定要不停地做這些思考,再結合自己執行的彪悍,實現真正的崛起。



后記 偉大的壟斷者要做成三件事-李開復

2016年年初,我帶著35位創業者和創新工場的員工去了一趟硅谷,拜訪了許多硅谷公司和高管。其中,谷歌的資深副總裁喬納森·羅森堡(Jonathan Rosenberg)做了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分享。在這個分享中我捕捉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片段。

創業公司都想成為獨角獸,但怎樣做才能成為估值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呢?

作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如果你要做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你要做三件事情:

一、引領公司的文化和使命,

二、匯集頂尖人才,

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這三件事不可以授權給團隊做,是創始人自己必須要做的事。

引領公司的文化和使命這次在硅谷,我們參觀了許多偉大的公司,包括谷歌、特斯拉、Facebook等。但是如果做一個投票,評選最讓大家驚訝的公司,結果有點兒跌破眼鏡,是一個貌似只做了一個網站卻估值很高的公司——Airbnb。起初我們并沒想去Airbnb,它雖然是一個估值200多億美元的偉大公司,但是很多人覺得它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而已,很多人都能做出Airbnb,它只是個網站而已。但是這次參觀完Airbnb,有一位創始人是這么說的:“任何認為自己可以做出Airbnb的人,只要參觀一次Airbnb,就再也不會有任何跟這個公司競爭的念頭。”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呢?Airbnb的技術很厲害嗎?并沒有。它的產品特別棒嗎?好像也沒有。那么是市場推廣做得很好,變現做得很好嗎?好像也未必。大數據運營得很好?也不是。

我們在Airbnb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公司的文化。Airbnb的文化基本上就是三個詞——“Be a host(成為房子的主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希望給你歸屬感。所以,Airbnb網站上的每一家房東,都不只是為了多賺點兒外快,而是精心地把自己的愛、自己的心注入到屋子里。無論是Airbnb的產品,還是用戶住的每一個房間,都要確保所有人能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Airbnb的公司文化是什么呢?它要求每一個員工、每一個高管、每一個房東都要盡好應盡的職責。我們去參觀其他公司的時候,如果有導游,也只有一位。但是我們到了Airbnb,他們提供了四位導游,而且這四位都是公司的員工,放下了工作的重擔,帶領我們參觀Airbnb。為什么有四位導游呢?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只有一位導游,后面的30多個人聽不清楚

Airbnb是那么重視每一個人的體驗,所以導游會走到每一個角落來解釋公司上市的途徑、融資的困難——創始人如何把自己的房子賣了,去租別的房子,不斷地布置、嘗試。我從他們的眼中看到了他們對公司和公司文化的認可,對每一位房客的珍惜,以及對我們每一個訪客發自內心的關心。我相信,一個公司如果能夠把公司文化貫徹到公司的每一個角落,一定會做得很好。

他們做產品的時候,會記錄每一個訪客的留言,了解房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很多房東申請出租自己的房子,但是被拒絕,因為Airbnb非常重視用戶的體驗。

Airbnb每年會接待一萬位訪客,每一位在參觀后都成了它的粉絲,我們這30多人也是一樣。

所以,“Be a host”的文化是滲透在Airbnb辦公室每一面墻上的。我們發現,原來情懷是驅動發展的法寶。把文化體現在公司產品服務上,讓房東、租客同樣享受到這種文化,并且參與其中,這一切都讓我們非常感動,深深理解了這個公司會成功不是靠產品運營,而是它的文化貫徹在整個公司里面。

到了特斯拉之后,我們看到的基本就是一個“科技愿景成就美國夢”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我們一位CEO的總結。介紹特斯拉的講解員青筋暴突,他覺得自己的公司非常厲害,因為他們有一部400萬噸的機器,這部機器能夠在幾秒鐘內軋平一塊鐵。我們還參觀了一座機器人操作的工廠。在那座工廠里,人似乎是點綴,幾乎所有的工作都由機器人完成。工廠里少數的人基本都是碼農,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協調所有機器人。這似乎讓我們看到未來的畫面:機器人在做事情,人只是在編程。這樣的未來其實就是科技的愿景,是非常強大的科技文化。

到底什么是公司的使命和文化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每個偉大的公司都有非常清晰的使命和文化。Airbnb的使命就是讓人能夠以天下為家,它的文化就是“Be a host”,友善、好客。谷歌的使命是組織全球的信息,它的文化是自由、民主、精英。特斯拉的使命是,讓汽車如自來水一樣方便,它的文化是技術優勢和沒有不可能。

如果要打造一個價值百億美元的公司,創始人一定要知道公司的使命和文化是什么。因為使命是公司的靈魂,是有情懷價值的,這樣優秀的員工才會考慮加入你的公司。這個文化和使命一定要能夠解決真的問題,能夠激勵員工,而不是一句套話、廢話。

如果你的公司的口號是“組織全球的信息”,你會更努力工作嗎?如果在微軟,你會不會感覺你的工作是在改變世界?誠信、以客戶為本、以用戶為中心,這些話當然沒有錯,但是不夠細膩、不夠真誠。一個好的公司的領導,要真心相信自己公司的使命和文化,否則還不如沒有。

好的公司文化和使命,不但可以讓每個員工上班的時候受到激勵,而且對他們衡量每項工作有著非常直接、細膩、客觀、可評估的引導力量。比如說我們在谷歌工作,谷歌的價值觀是組織全球的信息,讓人人能享用。那么Gmail應該收費還是免費呢?我想答案就變得很簡單了。如果你20世紀初時在福特工作,你當時的使命是讓美國人人買得起車,能夠看看美國的景色有多么美好。你會選擇做一種非常高檔的售價10萬美元的車,還是做一種人人買得起的車呢?使命不僅僅是一種激勵,這是我們在硅谷學到的非常重要的東西。

匯集頂尖人才

在1998年時我曾經提過,我們進入了信息社會,這個社會跟工業社會不一樣的地方是,頂尖人才和普通人才的差異程度不再是20%、30%了,而是5倍、10倍甚至100倍的差距。要找這么棒的人才,肯定要有很好的文化。因為這么頂尖、厲害的人才,是不會被兩三句話忽悠的,他要看你是不是真的相信公司的使命,他在這個公司是不是可以完成改變世界的愿望。

如果能找到這樣的頂尖人才,一定要給他巨大的獎勵,給他放權,給他最高的經濟利益,讓這種人才能夠加入我們。這一批人在公司早期的時候是特別重要的,我們看到,PayPal最早期的員工在創業后會把文化發散出去,傳播到他們新創的公司。假如你今天的公司能有這么一批人才,你會不會成就偉大的事業呢?你還會堅持自己一定要擁有90%的股份嗎?還是會給出1%、5%甚至10%的股份給這些奇才?公司只值兩元錢的話,你即使有80%的股份也沒有多大意義。

怎樣才能做好人才的管理呢?作為創業公司CEO,你的30%的時間應該花在人才身上,其他時間應該拿來樹立公司的文化,讓自己更強大,這三件事情應該占到你80%~90%的時間。因為人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初創期的20個人,所以CEO要撥出更多時間來找適合公司的人才。對這些人才一定要慷慨,要把公司的股份、足夠多的利益讓給他們。你是要一個只值100萬美元的公司80%的股份,還是要一個值10億美元的公司,雖然你只占20%的股份?哪一個更劃算,我們心里都很清楚。

隨著公司壯大,你一定要非常清楚10%的核心員工是誰。在國外有一個說法,如果你的公司碰到了問題,大船可能要沉了,但是你還有很少的資金,能夠進行二次創業;或者第一個公司沒有做成,做第二個公司的時候你只有小小的救生艇,只能放10%或者5%的人在里面,這些人是誰?你必須很清楚這10%的人是誰,對他們要有相當程度的認可,要給他們很好的待遇,要了解他們想要什么,放權給他們。

一流的人是有自信的,雖然你這方面比他強,但他在別的方面可能比你強。但是二流的人是沒有自信的,他要找一些軟弱、管得住、不敢挑戰他權威的人管理,三流的人就會進入公司,那你的公司基本就沒戲了。作為一個聰明人,你想怎么被管理,就怎么去管理人。員工做了好的事情,光發錢是不夠的,一定要了解員工厲害在什么地方,他做了什么別人做不出來的事情,這種理解比任何激勵都重要。

對員工放權也很重要。一個偉大的CEO要對公司方向有非常清晰的掌舵和把控,但是如何執行技術、產品、售后、銷售、市場等,他不需要親力親為,應該讓每個人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一個什么都要管的老板,是沒有辦法留住一流人才的。這批人才如果足夠強大,他們會進一步增強公司的文化。大家提到一個公司,不要只想到一個人很厲害,比如我們提到新東方文化,是俞敏洪、王強、徐小平三個人都很厲害,公司才很厲害。如果俞敏洪找了兩個很平庸的人,就很難讓公司的文化擴散。

讓自己變得更強大Facebook的投資人尤里·米爾納投資了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劉強東、雷軍,這些價值百億美元公司的CEO有什么特點?他的回答是,這些超級獨角獸的CEO的共同特點是偏執、強大,他們絕不是四平八穩的。超級職業經理人可能既會管理,又能帶大團隊,既懂產品,又懂文化管理,但是他如果不夠偏執、自信和強大,他做不成百億美元的公司。

還有個特征是“think big”,一個偏執的人是敢想得非常大的。雷軍想得很大,但是谷歌想得更大。谷歌從早期業務,尤其是搜索業務里面,提煉出一個人工智能,就像是提煉出一個大腦,你給它什么數據,加上一些認知計算,它就能解決什么問題。它并不是一個平臺,但是這一套技術,再加上一批頂尖人才,可以打造出更多的偉大的公司。所以谷歌其實非常強大,Alphabet是想把谷歌現在的價值不斷擴大,在各方面——醫學、投資、基因檢測等都打造出很棒的公司。

尤里給我們講了很多故事,包括他對偏執投資者的定義,還有他把2億美元投給Facebook的傳奇事跡。但是我們在他家中感受到,這么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帶出了獨角獸公司,也成了成功的投資者,但是他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他不再和朋友比較財富,也不樂于對外講一些大話,他總是在想下一個階段還能做什么更偉大的事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