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生活技巧小常識:“如果你是在酒吧或者前臺工作,在身后放一面鏡子。”這樣當你和客戶起爭執的時候,對方便夠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憤怒時猙獰的模樣,便會自覺的調整情緒,避免矛盾的深化。
感覺這個方法非常有道理,真的值的推廣。這是一個化解矛盾,控制事態發展的方法。從這個鏡子理論同時也讓我產生其他很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我是男人,我不自戀,所以我很少去照鏡子。然而,在寫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辦公桌上面,一定會多一面鏡子,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大多數的男人和女人不一樣。極少男人會面對鏡子顧盼生輝。相反,面對鏡子中的自己,往往會有一種非常陌生的感覺,如同在KTV中,透過音響傳出自己的聲音呢,怪怪的。最熟悉的陌生。非常明確的知道,鏡子中的你是你,卻不愿意接受。似乎那個和你一模一樣的人,能夠讓你無法遁形,揶揄難耐。
而且,照鏡子和照相的感覺也不一樣。你完全可以接受照片中的你。也許,照片是留住時間,把記憶做一個再現,鏡子卻是及時的反饋吧!一個是代表現在,一個是記錄過去。在照片中過去總是會代表美好的回憶。而現在,應該是充滿掙扎和迷茫的,對未來不確定的迷茫。
但是,我們也要捫心自問一下。我們有多久沒有和心靈進行聊聊天了?有多久沒有真摯的大笑了?有多久沒有讓時間停會,給自己一個休憩的機會和借口?
生活中,我們彎曲了脊梁,埋首走路,忘記抬頭看天。面對生活,牽強附會的笑容,讓面部變得僵硬,肌肉痙攣般,牽引的堆笑中存在好多的虛偽。生活的長河中,沉淀太多的風塵氣息,讓我們的雙目蒙紗,前路在我們面前是非常模糊,更做不到遠視我們的未來。
曾經我們為自己的汗水奮斗喝彩,那時內心是灼熱的,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固執的,我們堅信會用雙手塑造一個美好未來。我們滿懷期冀,那時候的面龐滿是對生活的憧憬。腳底的厚繭和手心的汗水,是我們對于不屈生活掙扎的履歷。
只是,我們在生活的道路上,漸漸奔跑乏力。在復雜的生活面前,我們學會委屈和容忍,學會附和,順水推舟。我們以為人云亦云的方式能夠讓自己融入別人的群落,更適應生活。卻發現我們如同橡皮泥一樣,在生活的塑造和扭捏中,面目全非。
日益機械的生活。我們在生活中隨波逐流了。對于面臨的一切,我們缺乏內心驅動的原動力。依靠慣性,雖然沒有停滯,這種滑行已經失去了方向。這種生活有一種花自凋零水自流的盲目和凄慘,是對生活沒有辦法把控的頹廢與無奈!
咎由自取!有些時候在總結或者回顧生活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有對自己沒有把握住生活方向的扼腕痛惜。在很多的時候,我們如果對自己狠一點,要求嚴厲一點,能夠維持自己初衷,堅持自己的意見,也許會有另外一個天地。
但是,生活是沒有回頭,轉彎,更沒有剎車。生活是一直向前,不會給你后悔的機會。你就是嚎啕頓足,也挽回不了,也沒有辦法重新再來。
好在,我們生活還在繼續,在人生路途上,還有一大半的路程要走。前車之轍,后車之鑒。我們要想去改變現狀,不要在現在的生活中溺水,只剩下雙手在水面上,雜亂的掙扎,卻沒有辦法抓到一絲的稻草。
那就要不斷給自己內心注入內驅力。既要對過往的反芻,繞過那些絆腳的障礙,排除人云亦云的跟隨。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思考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同世界上沒有二片相同樹葉。別人的觀點,可以借鑒,但絕對不是無條件的采納和跟隨。
還要活出自我。可以說,大多數人的上半生,都是為了父母的榮耀努力學習,為了老師的夸贊爭取成績的優秀,為了別人的贊美,千方百計的獲得一份好工作。整個上半生,很少為了自己而活,都在責任,榮耀和被人的眼光中。
而今,千帆過后。已進不惑之年。生活多了沉淪,面目全非。摘不下曾經帶著的面具,還想把自己當作套中人。于是常常看自己是可憎的。
于是,這個時候,你應該需要一面鏡子。擺在你的面前。時時刻刻能夠讓你看到自己的表情。是呆板還是生動?是熠熠生輝還是死氣沉沉?在你的表情下,能夠去感受你對生活的態度,是激情高亢還是怨聲載道?
鏡子可以讓你時刻自省。強調改變自己。作為自己調整的尺子和糾錯的道路指示牌。做為你生活改變儀式感的圭臬。無時不在的提醒你。
你愿意去改變,那么你就應該給自己置一面鏡子。去看著自己改變。別讓自己的生活過程自己討厭的樣子。
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