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我們這種“文藝青年”啊,最喜歡的一個作家叫村上春樹,因為他說出來的話啊都超級能夠引發集體共(zhuang)鳴( bi)。比如本人就超喜歡的一句話“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你看這句,有情懷、有深度,關鍵是耐人尋味,你根本搞不懂他要講什么啊。。。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就特么一下子變老了,反正現在的人啊特別喜歡說自己老,最愛的口頭禪是“我年輕的時候”怎樣怎樣,橫豎也不是真的老,惡心別人唄~
???? 說這個呢,主要是起個興~說說成長。為了表示誠意,就先說說我自以為的“成長史”:
???? 小時候跟小伙伴聊天,驚人的發現大家以后都是會死的,難過了整整一個晚上,想著以后這個世界上不僅沒有爸媽了,而且連自己都沒有,那種恐懼感對一個孩子來說真的是莫大的。雖然第二天就忘記了,但我認為這是成長,或者說長大,畢竟開始觸及了從未接觸的領域。
???? 小學站隊回家,為了當小隊長耍小心機拿走隊旗,當班干部開始“幫助”老師管理同學,跟同學口角之爭贏了以后的沾沾自喜……
???? 初中開始知道“喜歡”,產生“叛逆”,以此為傲,摞了好多本日記(現在讀起來老臉紅到不行),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委屈的人,是這個社會最對不起的人……
???? 高中體會“分離”,開始“體諒”,接受“差異”,學會“原諒”,雖然還是有小情緒,但總體上能過去……
???? 后來人生中多出來一年,認識了好多計劃外的人,也丟失了好多人,但好在重要的都留下來了……
???? 研究生愛上旅行,但在終于獨自去西安的時候明白“所謂成長,就是有些路始終要一個人走”,更愛上了一個人旅行,青海湖邊、解放橋上、曾厝安還有漓江畔,那些腳步啊,好像都叫做成長……
???? 后來慢慢走到社會上,吃過虧也遭過罪,僥幸度過也好、忍氣吞聲也好,安然處理的也有,認識了一些人,積累了一些經驗,后面的日子說出來似乎自己已經變成一個“老油條”……
???? 但這些算成長嗎?如果算,為什么我遇到事情還是會慌亂,第一時間還是要打電話給媽媽,語氣還是那么充滿慌張,就好像當年不小心割破手只能看著手指流血而無能為力;如果不算,那我這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又是什么呢?我這一路吃過的苦、流過的淚又是什么……那些處理過的危機呢?那些努力告別的人呢?那些吃過虧后的教訓呢?全都是什么,回頭去看看,我為了所謂的成長付出的那些代價都被時間帶走了不成?還是郭敬明說的“時間帶走了一切,唯獨留下了我”,這么惡心,竟然是對的!
???? 后面我不太知道該怎么繼續寫,因為我覺得每經歷過一件事情,每遭遇過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你造成影響,而最終形成你現在的氣質。但成長究竟是什么,是你終于成為一個處變不驚的人,是你終于不再需要依靠別人,還是你終于可以無所觸動。或者,你就俗套地告訴我成長是個過程,但如果成長是個過程,那變老是什么?如果變老是一瞬間的事情,那成長呢?人能一瞬間成長嗎?起碼我是沒有這種體會的,我從來沒有在一瞬間覺得自己是成長了,所以我只能說我是在成長著,成長成現在我自以為“長成”的樣子。
???? 生活的吊詭之處就在這里,用一件事否定你以前所有的過程,然后告訴你這也是個過程,于是人的一生就“過程化”了。可能當你認識到這個過程了,你就明白生活了,但生活在云端繼續嘲笑你的“自以為是”。“我覺得”“我認為”果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人從開始就不是善良的,否則也不會在殘忍的廝殺中順利出生,所以也沒什么所謂“客觀”,于是更不配“認為”。哪有什么“赤子之心”,你看看我寫的話然后仔細想想這個詞,其實非常恐怖。
???? 我并沒有否認成長,生活就是這樣,赤裸裸毫不掩飾地算計我們,你所謂的“成長”根本從未開始,也從不重要,明白了這件事情比單純成長或者變老更重要。
???? 今天還是比較傷感的,但別問我發生了什么事,因為從來都不重要……還有,你說的“成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