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Restful

追根溯源

理解一個概念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知其來龍去脈,最簡單暴力的方式就是直接上結論。

知識并不僅僅是其表面上看起來那么枯燥乏味的,也可以很性感。就像《七堂極簡物理課》的作者,雖然是個物理學家,講的也是物理學世界里博大精深的理論,但是他以詩的語言,講訴了物理學家發現每個理論碰到的困難和驚喜,有血有肉,讓人沉浸其中。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個IT界牛人中的牛人,意思就是BAT這樣的牛人,聽到這個名字,也會說,他是個牛人,自己只是個小學生。

REST這個詞,是Roy Thomas Fielding在他2000年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Fielding何許人也,他是HTTP協議(1.0版和1.1版)的主要設計者Apache服務器軟件的作者之一Apache基金會的第一任主席。這是個大牛人。

Fielding將他對互聯網軟件的架構原則,定名為REST,即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縮寫。翻譯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這個概念很重要,這里劃重點嘍。那么,如果一個架構符合REST原則,就稱它為RESTful架構

REST——表現層狀態轉化

REST的名稱"表現層狀態轉化"中,省略了主語,主語就是資源(Resources)。 何謂"資源",就是網絡上的一個實體,或者說是網絡上的一個具體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張圖片、一首歌曲、一種服務,總之就是一個具體的實物。你可以用一個URI(統一資源定位符)指向它,每種資源對應一個特定的URI。

表現層(Representation),"資源"是一種信息實體,它可以有多種外在表現形式。我們把"資源"具體呈現出來的形式,叫做它的"表現層"(Representation)。 比如,文本內容可以用txt格式表現,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JSON格式表現,甚至可以采用二進制格式;圖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現,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現。

劃重點啦,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互聯網通信協議HTTP協議,是一個無狀態協議,這意味著,所有的狀態都保存在服務器端。因此,如果客戶端想要操作服務器,必須通過某種手段,讓服務器端發生"狀態轉化"(State Transfer)。而這種轉化是建立在表現層之上的,所以就是"表現層狀態轉化"。

客戶端用到的手段,只能是HTTP協議。具體來說,就是HTTP協議里面,四個表示操作方式的動詞:GET、POST、PUT、DELETE。它們分別對應四種基本操作:GET用來獲取資源,POST用來新建資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資源),PUT用來更新資源,DELETE用來刪除資源

綜合上面的解釋,我們總結一下什么是RESTful架構:
(1)資源用URI表示;
(2)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在表現層進行資源的狀態轉換;
(3)客戶端通過四個HTTP動詞,對服務器端資源進行操作,實現"表現層狀態轉化"。

接口設計誤區

最常見的一種設計錯誤,就是URI包含動詞。因為"資源"表示一種實體,所以應該是名詞,URI不應該有動詞,動詞應該放在HTTP協議中。

舉例來說,某個URI是/posts/show/1,其中show是動詞,這個URI就設計錯了,正確的寫法應該是/posts/1,然后用GET方法表示show。

GET /POSTS/1

技術實現細節——網絡框架

圖片
  1. bean文件夾放置DTO,以后跟服務器端協定好DTO,將所有放置此處,可修改
  2. requests文件夾放置網絡操作,推薦按模塊區分,一個模塊一個類,模塊下的網絡操作直接寫成一個方法,可修改
  3. HttpBaseDownload實現下載方法,HttpBaseUpload實現上傳方法,但我們現在不case;
  4. 接下來我們重點關注HttpBaseReq這個類,這個類封裝了RestFul所需要的四個表示操作方式。

技術實現細節——核心類HttpBaseReq

看看HttpBaseReq類方法


現在直接幫你劃重點啦,方法取名已經很明確了,直接按操作動作選方法。幾個參數的意思在使用處再詳細講解。

挑取requestPut方法瞅兩眼

public static <E> int requestGetWithDialog(Context activity, String url, E mBean, final NetProcessCallback processCallback,
                                               final Net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 {
        //1. 網絡請求實現
        int taskId = requestImp(url, HttpRequest.RequestMethod.GET, mBean, processCallback, callback);
        //2. 起小海快跑彈窗
        if (taskId > 0) {
            showDialog(activity, taskId);
        }
        //3. 返回網絡請求唯一標示
        return taskId;
    }

這個方法與requestPostWithDialog、requestDeleteWithDialog等不同操作代碼相同,不同動作的區分靠HttpRequest.RequestMethod這個枚舉,Get請求傳遞HttpRequest.RequestMethod.GET,post請求傳遞HttpRequest.RequestMethod.POST。

哦,寶藏藏在requestImp,讓我們繼續深挖下去

private static <E> int requestImp(String url, final HttpRequest.RequestMethod requestMethod, E mBean, final NetProcessCallback
            processCallback, final Net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 {
        ... ...
        //1. 將入參Bean實體轉換未Json對象jsonObject
        // class -> String
        if (mGson == null) {
            mGson = new Gson();
        }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ull;
        String k = null;
        if (mBean != null) {
            k = mGson.toJson(mBean);
            // string  -> JsonObject
            if (sJsonParser == null) {
                sJsonParser = new JsonParser();
            }
            jsonObject = sJsonParser.parse(k).getAsJsonObject();
            k = jsonObject.toString();
        }
        //2. get和delete動作 將url和k組合,組合成http://baidu.com?name=jack形式
        if ((requestMethod == HttpRequest.RequestMethod.GET || requestMethod == HttpRequest.RequestMethod.DELETE)
                && jsonObject != null && jsonObject.size() > 0) {
            k = null;
            // 將url和k組合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url);
            stringBuilder.append("?");
            for (Map.Entry<String, JsonElement> entry : jsonObject.entrySet()) {
                stringBuilder.append(entry.getKey()).append("=").append(entry.getValue().toString()).append("&");
            }
            stringBuilder.deleteCharAt(stringBuilder.length() - 1);
            url = stringBuilder.toString();
            url = url.replaceAll("\"", "");//臨時替換雙引號
        }

        int taskId = 0;
        //3. 調用田少的RESTful網絡底層
        taskId = HttpRequest.getInstance().requestWithRESTful(url, requestMethod, getHeadJson(), k, new NetworkCallback() {
            ... ...
        });
        if (taskId <= 0) {
            callback.netFailure("請求下發失敗");
        }
        return taskId;
    }

代碼邏輯有點多了,幫你做個小結吧

  1. 將入參Bean實體轉換未Json對象jsonObject;
  2. Delete和Get請求,需要將路徑url和入參k組合,組合成http://baidu.com?value=jack 形式;
  3. Post和Patch請求,將入參作為postData數據傳輸。

此時我的眼睛瞄準了requestWithRESTful

public int requestWithRESTful(String url, HttpRequest.RequestMethod method, String jsonHeadLines, String bodyData, NetworkCallback networkCallbacks) {
        Log.v(Log.XH_NETWORK_CLIENT_TAG, " url=" + url);
        Log.v(Log.XH_NETWORK_CLIENT_TAG, " method=" + method);
        Log.v(Log.XH_NETWORK_CLIENT_TAG, " jsonHeadLines=" + jsonHeadLines);
        Log.v(Log.XH_NETWORK_CLIENT_TAG, " bodyData=" + bodyData);
        JSONObject jsonParam = new JSONObject();
        try {
            jsonParam.put("requestMethod", method.toString());
            if(bodyData != null && !method.equals(HttpRequest.RequestMethod.DELETE) && !method.equals(HttpRequest.RequestMethod.GET)) {
                jsonParam.put("postData", bodyData);
            }

            if(jsonHeadLines != null) {
                jsonParam.put("headList", jsonHeadLines);
            } else {
                JSONObject e = new JSONObject();
                e.pu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jsonParam.put("headList", e.toString());
            }
        } catch (JSONException var8) {
            var8.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his.request(url, jsonParam.toString(), networkCallbacks);
    }
  1. 田少requestMethod里存放請求動作;
  2. headList放置自行協議的請求頭;
  3. postData放置非DELETE請求和非GET請求的請求數據。

協議的請求頭

往回掰代碼,找到getHeadJson方法

/**
     * @return 返回Header頭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HeadJson() {
        JsonObject jsonObject = new JsonObject();
        jsonObject.addProperty("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charset=UTF-8");
        String packageName = XHApplication.sPackageName;
        String versionName = XHApplication.sVersionName;
        String releaseName = Build.VERSION.RELEASE;
        String model = android.os.Build.MODEL;
        String suuid = XHApplication.sUUID;
        String userAgent = String.format(Locale.getDefault(), "%s/%s (%s; android; %s; %s)",
                packageName, versionName, model, releaseName, suuid);
        jsonObject.addProperty("User-Agent", userAgent);
        String session = AppConfig.get(AppConfig.KEY_SESSION);
        if(!TextUtils.isEmpty(session)){
            String auth = String.format(Locale.getDefault(), "Bearer %s", session);
            jsonObject.addProperty("Authorization", auth);
        }

        return jsonObject.toString();
    }
  1. Content-Type: 內容類型,可以有application/xml,text/xml,我們現在統一application/json;
  2. User-Agent傳輸設備、客戶端相關的信息:

格式 User-Agent: 應用名稱或包名/應用版本號 (設備型號; android|ios; 系統版本號; 5.0設備串號|U) > U表示未定義或未知
比如:User-Agent: com.xh.app.yuedu/1.0 (P350; android; 5.0; 設備串號)

  1. Authorization頭傳輸用戶認證的token:

格式 Authorization: Bearer sessionId;
如 Authorization: Bearer 4086c8d4-8ca4-42d3-a900-c9e7a5e8329d;

如何使用

一個Get請求

服務器端接口定義:



網絡請求:

/**
     * des:獲取文章評論列表
     * author:wqk
     * date:2017/3/9 0009 14:46
     * String exampel="http://192.168.5.29:8082/v1/articles/5/comments?userId=32673&page=0&size=10";
     */
    public static void loadArticleCommentList(Context context, RequestCommentListBean bean, Net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 {
        String token = XHApplication.getXHApplication().getM();
        bean.setUserId(token);
         //0. 拼裝路徑
        String url = String.format(Locale.getDefault(), "%sarticles/%s/comments", NetConst.ROOT_URL, bean.getArticleId());
        HttpBaseReq.requestGetWithDialog(context, url, bean, new NetProcess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ataProcessor(Object object) {
                 //1. String類型的數據用Gson轉換成實體類數據
                ArticleCommentListResponse response = (new Gson()).fromJson(
                        object.toString(), ArticleCommentListResponse.class);
                //2. 數據存儲,可存配置,存數據庫,存文件
                AppConfig.put(NetConst.LOAD_ARTICLE_COMMENT_LIST_RESPONSE, response);
            }
        }, callback);
    }
  1. url的拼接需要用戶usId和文章id,表示某人(UsId)獲取(Get)某篇文章(ArticleId)下的評論;
  2. NetProcessCallback用作解析數據,方法是子線程調用,不阻塞主線程,里面可執行解析數據,存儲數據操作;
  3. bean作為參數傳入requestGetWithDialog方法,bean的數據會以key=value的方式拼接到路徑的?后面。

一個Post請求

服務器接口定義:



網絡請求:

/**
     * 保存評論,無數據返回,可不解析數據
     */
    public static void saveComment(Context context, SaveCommentBean bean, Net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 {
        String usId = XHApplication.getXHApplication().getM();
        bean.setUserId(NumberUtil.toInt(usId));
        String url = String.format(Locale.getDefault(), "%sarticles/%s/comments", NetConst.ROOT_URL, bean.getArticleId());
        HttpBaseReq.requestPostWithDialog(context, url, bean, null, callback);
    }
  1. 無數據返回,可不解析數據,NetProcessCallback參數可傳null;

一個Delete請求

服務器接口定義:

/**
     * 刪除評論, ?后無數據,bean入參可傳null, 無數據返回,可不解析數據
     */
public static void deleteComment(Context context, DeleteCommentBean bean, NetResponseCallback callback) {

        String url = String.format(Locale.getDefault(), "%sarticles/%s/comments/%s"
                , NetConst.ROOT_URL, bean.getArticleId(), bean.getCommentId());
        HttpBaseReq.requestDeleteWithDialog(context, url, null, null, callback);
    }

鳴謝

理解RESTful架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001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8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86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4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10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5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8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93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9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9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Spring Cloud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快速構建分布式系統中一些常見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
    卡卡羅2017閱讀 134,803評論 18 139
  • 《轉》,非原創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網站即軟件,而且是一種新型的軟件。 這種"互聯網軟件"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
    原軍鋒閱讀 296評論 0 0
  • 作者: 阮一峰日期: [2011年9月12日]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網站即軟件,而且是一種新型的軟件。這種"互...
    liwei_happyman閱讀 118評論 0 0
  •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網站即軟件,而且是一種新型的軟件。這種"互聯網軟件"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模式,建立在分布式體...
    你清澈又神秘閱讀 181評論 0 1
  • 一說到REST,我想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啊,就是那種前后臺通信方式。”但是在要求詳細講述它所提出的各個約束,以及如...
    時待吾閱讀 3,444評論 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