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工分

? ? ? ? ? ? ? ? ? ? ? ? 評工分

? ? ? 我們去金鰲山大隊落戶,住的是集體宿舍,一起吃飯,一起下地干活,一起收工;到農場干活,已經(jīng)四個多月了, 一天,老場長及廠帶隊干部在一個下午把全體知青招集攏來在倉庫兼會議室的屋子里開會,凡是開會最受知青們喜歡;大家圍著老場長和廠帶隊干部坐下,互相逗趣,說笑著,廠帶隊干部開腔了:今天把大家招集攏來是為了給大家評工分,讓大家在勞動中得到應有的報酬。他的話還沒有完,知青們已安靜下來了,知道這事很重要,牽涉到自身利益,注意力集中在了老場長身上。

? ? ? 老場長吸了幾口葉子煙,慢條斯理地說:大家已經(jīng)到我們金熬山大隊勞動四個多月了,你們現(xiàn)在跟我們一樣了,不像在城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那樣享福了,你們要下地干活,干活嘛,就要評工分,當然,評工分大家都不能像黃鱔魚鰍一樣拉得整齊,大家在這四個多月的活路中,應該有個比較,誰的勞力好,誰的勞力差,大家心里都有了個譜嗎。男知青最高10個工分,最低6分;女知青最高8個工分,最低5個工分;根據(jù)大隊的意見男知青只有兩個最高工分,女知青也是一樣;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要大家議一議,把工分評出來。

? ? ? 老場長說完看著還沒反應的知青們說:評工分就是到了秋后按評的工分領分紅,明白了嗎。

? ? ? 知青們下到知青點時,大隊還是按習慣把大家分到各個生產(chǎn)隊,各個生產(chǎn)隊按分下的人頭供給知青點的食糧,知青們前三個月還是吃國家供給,因此,三個月后就要靠工分吃飯了。當大伙明白過來后,就嚷嚷起來,有的說大家都是干一樣的活,吃一樣的飯,為什么就不能平等分工分.有的人說:需然大家在一起干活,有的人偷懶,有的人老是喊肚子痛,偷奸耍滑,爭的不以樂乎。

? ? ? ? 知青有十七個人,男女各占一半,中干的子女占了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工人的娃兒,何況我們都是剛跨出校門,還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懂得金錢觀的人,只是把評工分當作好玩的游戲來看,并沒有特別的在意。那時在困難的家庭,父母一般情況下,每月都會給我們一至兩元錢的生活補貼。

? ? ? ? 大家為了不輸面子,爭吵中,達成共識,讓廠書記的兒子和勞工科長的公子拿10個工分,其余五人分別是9個工分,8個工分,大家言和,女同胞也是廠長的女兒拿了8分,其她都拿了7個工分。

? ? ? ? 工分算評出來了,還得找個記工員,大家把這個光榮而神圣的職位讓給了廠書記的兒子,從此以后每天早上出工,他先生就拿著記分簿正兒八經(jīng)地記著每人出勤的天數(shù)了。

? ? ? ? 那時最高10個工分每天大約是8分錢到一角錢不等,知青們就這樣晃兒糊兮地為工分努力干活了,等到秋后算帳,好分得一筆錢;那知到了秋后,知青們看著農民分紅,自己卻沒有沾邊,找大隊干部一問,才曉得,我們所謂的工分,讓各生產(chǎn)隊換算成糧食撥給知青點了,大部分生產(chǎn)隊讓我們去擔分好了的紅苕和苞谷,擔回很少的麥子和谷子,知青才明白了各生產(chǎn)隊及大隊對我們分紅的意思。

? ? ? ? 后來,不用說了,記不記分等于形同虛設,也就發(fā)生了大家不約而同,在同一天中午沒有什么原因,大家都溜回了家,讓豬餓了一天一夜的事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