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了,來不及了。我要去做其他的事,這事就算了吧,反正下次做也行……”。
知道嗎,因為這樣一次次的拖拉,不但做事的效率和質量會大打折扣,并且自己行為習慣也會受到影響。
清晨,我們會對自己的一天做些規劃,在某個時間段去做什么,必須做什么,都會有主次之分。但是,希望你明白并不是說次要的就能敷衍,就能草率;也并不是說該做主要的事時,次要還沒做完就可以扔在那兒去做主要的。
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爛攤子,誰替你收拾。有沒有想過次數多了,你的行為會有什么嚴重的變化。學會控制住自己行為,無論何時。
玩耍時可以狂放不羈
工作時更能一絲不茍。
便好……
記得昨晚,和朋友在一起玩耍到凌晨,甚至一早起來整個人“感覺身體被掏空”。誰知道一個微信消息,讓我有些震驚“5公里開始,一會兒還去處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說,身體素質真好呢,熬夜到凌晨還居然能堅持跑步。朋友“其實去做了,也沒那么難,人的潛能還是很大”。
事情是這樣,正在忙忙碌碌工作時,一個電話打來“今晚聚會,你必須來”心想怎么好呢,還有些事沒做,但明天做也行,反正領導也不會說什么,忐忑。不過一會兒電話接二連三“趕緊的,就等你了”。有些急躁,想了一會兒,堅定的告訴朋友“我必須把手頭的工作做完,然后在趕過來,如果時間不行那就換個時間再聚”,朋友說“好,我們等你”。
到最后,沉著的把事情做完后,趕了過去,和大家一起嗨到凌晨。
知道自己要什么,無論多大誘惑。
一大早起床狀態很不好,躺在床上就很難受,想著能睡一天該多好。有朋友就說“給領導請個假吧,或者找個人幫你把事做了”。
這樣的想法不錯,給朋友打電話,說好了。可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思前想后的還是自己去做比較“心安”。
簡單的洗涑后,換了一身舒服輕盈的衣服。一看時間,上班還來得急,就順順利利的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有點乏以外,但卻做得很“心安”。
在自己的私人空間里,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自己可以選擇如何去解決,如何有效并對雙方都好的處理。其實,完全取決于我們自身那一瞬間的念想。
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是自己;別人看見的地方,是自己。只是,你能保證他們是同一個人,而不只是“人前人后”兩面派。做給別人看的,那是應付;為自己而做的,會是豐盈。
自律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難道需要靠別人,來監督和管理自己的私人空間嗎。我想,沒必要吧;父母逐漸老去,我想,你不希望聽見老板還對你說“如果沒長大,回去找你父母再管教幾年”。
你要學會控制住你自己,無論人前或者人后,對自己或朋友、對家庭或工作認真面對,負責。
讀者寶寶,謝謝你的瀏覽。生活當中,思佳相信,你也面臨很多次這樣的抉擇與取舍,然而“魚和熊掌”并不可兼得。思佳相信,堅守原則,控制自己行為一定沒錯的,思佳相信你,加油……
如果喜歡的話,在簡書下面點個贊吧,別忘記轉發到朋友圈喔。歡迎評論,相互交流,我們之間就會有友誼的出現,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