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江東去》,看別人的人生故事,也偶爾會去對照一下自己。
故事里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都逐漸成長起來,在各自的領域里,有著自己的成就。
伴隨改革開放的大環境,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商海搏擊,宦海沉浮,與大變革、大新意、大時代同進,回首走過的路,百轉千回,蕩氣回腸。
宋運輝窮苦出身,硬是靠自己的堅韌不拔和超常付出,成為時代的寵兒,成為獨一無二。
他也曾年少沖動過,但醒悟算早,沒有辜負全家人的希望。以技術立身,緊跟政治大局,受人重用,也值得舉薦。當然,也有他工科生精于計算、理性超常的特質,終走向一方大員。
讀到1996年,十余年的時間,他這一生有若干重要事項。
出場時,因讀書資格埋怨父親,導致父親含愧自盡,好在搶救回來。
為了有條件讀書自愿去下鄉養豬,在豬場勤學考上大學。
在大學,刻苦學習,積極主動,為日后工作養成了良好習慣和扎實的理論功底。
大學實踐認識了梁思申,為未來人生提供了一個窗口。
遇到了雷東寶大舉改進小雷村的實踐機會,可以將所學投向實干,在此過程中也被徐縣長認可。
大學畢業后被舉薦到金州,在水書記的鋪排下,成為重要棋子及弟子。
在技術革新項目中,憑借刻苦努力,成為技術中堅,走出國門,認知世界,開拓了人生格局。
互用岳父家關系,成就事業,完成人生大事。
在金州政治斗爭中,激流勇退,走向新生的東海。
憑借金州的歷練,逐步成為東海的負責人。
借助自身權勢,果斷離婚,也為后面重新尋得人生真愛,掃清障礙。
讀宋運輝的故事,有幾個點值得回味。
第一,永遠不要放棄學習。無論是在家境困苦,還是在豬圈務農,再到大學及工作以后,他都是憑借自己的學識及專業才被人認可,有了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第二,貴人相助。讀到后面宋運輝因為雷東寶的三心二意而斷絕關系,現在想想,若不是雷東寶,也許他就不會和小雷村扯上關系,不會有老徐賞識及后面的故事了,很多時候是宋運輝在幫雷東寶,但實際上宋運輝的第一個貴人可能就是雷東寶了。
第二個貴人,算是老徐。新知識分子及青年派干部,對宋的起步及后來成長提供了不少提點。
第三個貴人是水書記和程副廠長一派。老金州領導對宋的布局及成長,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業務技能、政治斗爭、管理水平都從此而來。
第四個貴人是梁思申一派,因為這個小姑娘宋運輝有了較同時代人更早接觸國外先進經驗的機會。后來宋梁聯姻,也算強強聯合。
以上這四撥人可以說是宋成長起來最大的支撐。而尋建祥這是讓他堅持理想、共享友情的見證;楊巡是給他提供借鑒和比較、提供生活便利的對象;而成長期的對手虞山卿則可以算得上是最佳對手,有的時候真要感謝下你的敵人,是他們讓你變得更強大。
第三是緊跟時代大政。個人的成長,更離不開時代的進步。在中國這個政治大國的環境下,想做大做強,離不開政策大環境。宋運輝堅持把讀人民日報當消遣,楊巡開始主動上黨課,雷東寶聘用陳原當顧問,梁思成也越來越領悟國情二字,四種不同身份代表都統一到政策二字。
過去變革,誕生了三類富人:改革開放之初的倒爺,房價升值的房爺,互聯網興起的技術大牛及由此帶來正在蓬勃發展的自媒體,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自由職業者,而你,將會在哪里?
題外話:今天上午,余光中先生走了,帶著那一抹淡淡的鄉愁。大江東去幾十載,大陸蓬勃發展,兩岸卻依舊被淺淺的海峽隔絕,愿余老先生的鄉愁終有一日可以化作歡喜的相思。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