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給家庭帶來幸福快樂,也是世界的未來與希望。他們是稚嫩、純潔、善良的,卻也需要大人的精心呵護。我們的責任是為這些孩子們撐起一片天,有時卻會不小心,讓烏云遮住了太陽。
1
林曉曉是朋友們羨慕的對象,因為她有兩個孩子,姐姐今年九歲,弟弟也七歲了,一男一女正好組成一個“好”字。自小兒子出生,這一家子的生活就羨煞旁人,但是人們漸漸發現這幸福中同樣藏著不幸。
都說男女平等,可在鄉下、在爺爺輩眼里,女子怎比得上兒子金貴。曉曉就是在生了兒子之后,在家里才有了地位,所以就更加疼愛小兒子,幾乎把他寵得無法無天。于是,大女兒就受盡了委屈,他們一起玩,只要弟弟哭了,姐姐一準會挨罵。弟弟做的任何壞事都是姐姐教的。姐姐一定要讓著弟弟,所有的活都是姐姐干,但好吃好玩的都先緊著弟弟。
姐姐也抗爭過,可勢單力薄,只會招致更嚴厲的懲罰。慢慢的她學乖了,只在暗地里欺負小弟弟,在大人眼里她越來越乖巧,討喜。而弟弟俞加調皮,慢慢地左鄰右舍都在背后議論:“曉曉那兒子都七歲了還尿床。”“聽說前兩天他爸爸說了他一句,他就拿著棍子追著他爸爸打。”
家里兒女成雙,本來是喜事一樁,卻因為大人的私利與偏心,讓女兒受盡委屈,小小的人兒為了不挨打挨罵,裝乖巧討父母歡心,卻在背地里使勁欺負弟弟泄憤。也寵壞了小兒子,生活不懂自理,不會孝順父母。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他們的未來好不好,沒人敢下定論。但這童年的經歷定然具有不可磨滅的深遠影響,即使他們后來遇到優秀的人生導師,那也需要付出太多的艱辛,才可以走出童年陰影。
2
我鄰居家也有一個孩孩打小就受盡了委屈。私下里我還給她取了一個外號——背鍋大王,給人取外號是不對的,但事實就是這樣。那是一個不到四歲的小女孩,本應該是受盡寵愛的年紀,卻在為大人的失誤買單。
我們住在一起,也經常一起玩。去過她家好多次,沒有哪次小丫頭是不挨罵的。她媽喝完水把杯子隨手放在桌邊,她蹦蹦跳跳地跑過來,小手掃到媽媽心愛的玻璃杯,掉在地上碎了,媽媽聞聲呼嘯而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臭罵。絲毫不關心孩子有沒傷著,似乎杯子才是她的女兒。
做飯忘記關柜子,貓把菜糟蹋的一塌糊涂,那肯定是小丫頭害人打開了柜子。下雨打雷燒壞了電路,都是因為孩子吵著要看動畫片。家里什么東西找不到了,都怪小孩兒在家亂翻。
我們總是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可又總是粗心大意,有一個不懂事的小孩,正好可以把一切責任推給她。反正她小,不懂事、愛闖禍都是正常的。反正她什么都不懂,也不會失了面子。我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卻不知一個孩子有多么敏感,也無法估計小時候的傷害會對他的未來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也聽不到他人在說孩子調皮搗蛋之后總會加上一句都是父母沒教好,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養不教,父之過”。
3
無論父母怎么對待孩子,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都是天生的。但是孩子也渴望溫暖,所以他們會緊緊抓住那些給予他們疼愛的人。他們愛纏著你,那是因為喜歡你,你也會歡喜的,但凡事都有個度,過了就會令人心生反感。
鄰居家的妹妹對她表妹丫丫的感情極為復雜,她喜歡和丫丫一起玩,卻不喜歡丫丫一直纏著她。走到哪跟到哪,一起去玩,回來時要一路抱著,晚上不許她回家。吵著要姐姐倒水喂飯,什么事都要姐姐幫忙做。其實她那表妹已經不小了,一般的事都可以自己做,但她總是喜歡依賴別人,你對她好一些,她就會纏住你不放。
我們周圍有很多孩子,但我發現就她過分依賴別人,就她的親妹妹也不像她那樣纏人。因為住的近,我了解她家的情況:她家三世同堂,因為她一歲多媽媽就懷了妹妹,所以不到兩歲的她就由奶奶帶著,后來奶奶生病了,她和妹妹又都跟著媽媽睡,都說爺爺疼長孫,媽媽愛幼女。而且小妹妹是媽媽從小帶大的,再加上她又小,自是更疼愛些,難免會忽視了姐姐,于是姐姐就更愛“闖禍”試圖引起媽媽的注意,卻適得其反,讓媽媽覺得她不聽話。
我們都以為黏人是孩子的錯,其實是家長造成了這一切。父母沒有用心照顧孩子,沒能給孩子安全感,孩子才會在得到關愛的時候過分貪求。黏人雖然討厭,但這樣的孩子確實令人心疼,作為父母更應該反思。
4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雖然有時會忽略他們的感受,有時難免偏心,也會無意中傷害他們,但父母的本意都是想孩子好的。只是用錯了方法,或是太心急了。
于是出現了一個個天才兒童,三歲背三字經,四歲做算術題。但我聽小侄女說得最多就是:“我不會”“我不行”“我不敢”。兩歲時嫂子就開始教她介紹自己:我姓林,我叫淺淺,我今年兩歲了……
兩歲的孩子正是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教什么學什么,有時會模仿大人習慣性或無意識的動作,學什么像什么,大家都夸她聰明,她也越學越來力。后來嫂子開始教她數數,“1、2、3、4、5”她可以當順口溜說出來,但一人數一個接龍她不會,問三接下來是幾,四上去是幾也她答不上來。慢慢地嫂子也失去了耐心,開始罵她笨蛋,說她沒用。如此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嫂子教她時她都不好好學,不認真聽,找各種借口逃避。于是在媽媽眼里她也就越來越笨了。
后來我試著鼓勵她,她每做成一件事,都會獎勵一句“你真棒”,她會很開心,但是對于數數還是打心里抗拒的,無論如何“威逼利誘”她都只回你一句“我不會”讓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還發現她很膽小,不敢嘗試,擔心出錯,害怕受傷。因為她個子小,我在門上拴了繩子,她不敢使勁拉,害怕自己摔倒。即使你在后面扶著,她也不敢試一下。她死活不肯數數也應該是害怕數錯了會挨罵。
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簡直是爆膨,無論是家長在家教孩子,還是送去輔導班,都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不恰當的補習,無疑是揠苗助長。我們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教給他們東西、替他們做決定,卻從不關心他們愿不愿意。真的好害怕,會禍害了這些幼苗。
在最初的最初,我們都純潔的如同天使,后來一時不察讓小魔鬼鉆了空子,為了不重蹈覆轍,我們現在更應珍愛我們的小天使,不要讓社會的陰暗面污染了他們純潔的心靈,不要讓自以為是的“愛”束縛了他們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