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寫一個系列,名字簡單——“我的大學”系列之……俗不俗?太俗啦,如果我走在書店里看到這個,只會嗤笑一聲走開。但是,但是輪到自己的時候,似乎只有這個俗的掉渣的名字來記錄自己了,畢竟這是我這一代人的記憶。
第一輯就是306。
眾所周知的事情,很多學校都分了幾個校區,我的大學就在機場附近,名稱是雙流國際機場第三航站樓,歡迎大家來我們學校看飛機啊。我猜我的大學應該是中國國內距離飛機場最近的大學了,同時意味著我們也是距離市區最遠的……對于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尤其是以歌舞盛名的我們,真的一點都沒有珍惜新校區這么幽靜的環境,一邊感嘆自己距離人類文明世界越來越遠,一邊來到小小舊舊的站牌邊等待306。
306,對于民大的學子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當年新校區落成,大家到市區只能坐校車或者走很遠去轉車,校車時間固定,非常不靈活。在前輩們的倡議下,成都市開通了306這條線路,從三環之外接到了一環市中心,即使要近2個小時。但確實造福的不僅是民大的孩子們,還有沿途的居民。306的師傅很隨性,有時候平平穩穩,有的時候讓你懷疑自己買的保險過期沒有。記得一次晚上坐306,因為路段堵車,司機師傅霸氣全開,帶著一車人改了路線,當時醒過來的我望著窗外不熟悉的景色,一邊欣賞,一邊懷疑師傅是不是被換了,一車人都是人質。成都到處都在修地鐵,306左扭右扭,不輸給龍貓中的夜間巴士,晚上的時候,也會隨著S彎快的飛起來。
我坐過最早一班的306,也趕過最后一班;坐過只有自己一個人的306,也感受過下車是被擠出來的306。306對于我來說,帶著一種安全感。從牛王廟上車之后,就安心的找個座位坐下,可以一路睡到終點站,有時候為了座位,還會特地去牛王廟坐車,那個時候地鐵沒開通,306路線也還沒改變。在市區迷路了,就找到公交站,去找與306有交集的站點,那個有時候也還沒有普及高德地圖與滴滴打車。就一個想法,找到306,就知道怎么回去了。
到了成都下夜雨的季節,從新校區坐上306。車內開著窗,有雨的味道,隨著人們的到了就沾染上了人氣。雨不小,南方的雨少有暴雨,即使是很大的雨,都帶著一股子和北方不同的溫柔。坐上306,這個人就放松下來了,身邊的朋友伴著雨打在車身上的聲音很快就睡去了,雨灑了下來,灑進來一窗的陽光。
古代的時候將雨喚作“無根水,”有著大大的好處,會特地去保存下來,煮茶也好,煎藥也罷,反正風雅的不行。現在的雨似乎自己都知道自己已經輝煌不再了,死死地扒著306的車窗,留下一行行的淚珠子,雨哭了,又有誰看的見?數不清的雨和雨的淚掛在窗上,模糊了車內外的世界。坐在車內,透過窗看到車旁的車輛快速的離去,地鐵口的人等著雨勢變小,行人們打著傘,情侶、夫妻、友人都在這個風雨天中失去了興致。306內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車窗上有雨停下來,我可以閑適的看雨的表演。一道藍光,306內就是海洋;一道銀光,306內就是雪;更多的,是淡淡的黃色,停在雨身上燦爛的像是金子,夜里的陽光就是這樣靜靜的停在306內,將這里的時間變慢。陽光閃了眼睛一下,就到站了。
這是雨天的306,碰上了不妨耐心的賞一場雨。
那會兒,由于專業實習地點在市區內,無論如何,都要轉車去找306。一般我選擇去牛王廟,偶爾找不到306的站臺就圍著牛王廟轉圈圈,為了找306,在路上看到了九眼橋的風采,停下來拍個照唏噓自己見不得世面,再繼續找;也會隨便在不知名的巷子里點一杯玫瑰奶茶,遛彎兒一樣找找站牌,見著了串串店就記下來,想著到時候來吃。最后,終于不會迷路了,站牌邊的鍋盔吸引了我,等車回去的時候餓了,就這家買一個鍋盔,芝麻、面粉、肉的味道怎么就變成了這么好的味道呢。306來的時候誰也說不準,有時候吃完了,有時候只能帶上車,趁著人少偷偷吃,吃完趕緊開窗,趕走這磨人的香味。
現在新校區南北統一了,306改了路線,停在了民大的校園內。孩子們再也不用辛苦穿過大半校園去等306了,宿舍里出來,306就在腳下。它依然是民大的仙女們(還有仙子們)認識人間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