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硬”傷

2016年一個名詞“共享單車”像雨后春筍一樣出現在人們眼前,大小城市紛紛出現橙黃藍綠形式各樣的單車。

這些單車雖然給市民帶來了方便,為市民解決了從地鐵到各地方的最后1-5公里的問題,或者一些交通不方便的道路問題。但同時因各家公司的競爭,導致一些地區的單車投放量過多阻礙人行道行人行走,亂停亂放的現象嚴重,這些大家都能夠在各大媒體新聞上看到。

而對于他們App之間的差異和競品分析網絡上也是有許多的文章,在這里也不多說了。

這次我想說的是各款單車的“硬”傷,就是硬件上的問題。就用在廣州里面數量比較多的幾個牌子來說。

大家先來看一下下面的圖,列出了現在單車上的功能,各款單車是否具有這些功能。

功能 摩拜一代 摩拜二代 ofo 小鳴 bluegogo
車籃 x x x
后輪雨檔 x
座椅高低調整 x x
暫時上鎖 x x x

為大家一一說一下這些功能的作用。

車籃:這個真的十分重要,在摩拜一代的時候沒有而在二代立刻加上了,例如我要背著手提電腦去上班的話,如果有車籃就可以把背包放在車籃,不用一直背著一直踩了,真的能夠輕松很多。

后輪雨檔:這個我在騎摩拜一代就中過招了,那天剛好下完雨,我騎著一輛速度有點快,當騎完回到家后,發現了我的衣服后面已經全臟了,因為那雨水從后輪打上來了。在摩拜二代中改進了,其他牌子的單車也是早早考慮到這個問題。

座椅高低調整:這個需求應該是最大的,因為每個人的高矮不同,如果高度不適合對騎行者會帶來安全隱患,像矮的人腳碰不到地那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想用腳來平衡單車將很困難。而對于高的人座椅高度不適合就會在騎行的時候腿部運動辛苦而不舒服。

暫時上鎖: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需求,就像如果在騎行回家途中想去超市或者快餐店買東西,那需要暫時上鎖,如果不鎖上別人會騎走,鎖上了別人看到有輛車也會過來掃碼騎走,所以如果能夠讓單車暫時鎖上,等買完東西出來后可以繼續騎那就太棒了。

除了上述的一些硬件上的傷痛外,還有一部分都是現在共同所擁有的傷。

夜間掃碼困難,這個在地鐵口或者一些燈光不好的情況下十分明顯,會經常看到有人開著電筒來照著,照了很久都無法掃碼成功,因為當開啟電筒的時候會出現反光情況使手機無法正常識別。我通常都是直接手動輸入單車編碼來解決,其實可以在之后的單車上加入夜光的二維碼這樣就不用開著電筒來掃了。

停車的支撐腳架容易損耗造成騎行的時候刮到,設備都是有損耗的,如果經常使用螺絲會容易松動甚至脫落。經常會看到有人騎著后輪的腳架就落下來,然后就會很容易刮到地面。
GPS容易出現偏差難以找到單車,這個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有時候在手機上看到明明自己附近已經有一臺單車的,但怎么找也找不到。

這些都是在我使用上發現的問題,如果大家還有其他問題的,可以在評論上留言發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