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用三個字形容自己的品質,我選擇:善良、努力、思考。
我不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但平凡的父親與母親用他們的一言一行言傳身教,教會了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回想小時候,性格內向的我不善與人交流,但或許是沉靜的背后蘊藏了一股心無旁騖的力量,,讓我專心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績的優秀并沒有讓我高高在上,卻給了我幫助別人的機會,我會耐心的幫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看到他們因為聽懂而露出滿意的笑容時,我的內心是快樂的。工作了,我會對我的孩子們噓寒問暖,我會對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們給予小小的幫助。善良的種子在每個人的心間,它會在不經意的某個時刻悄悄萌芽、長大,讓我們體會到心靈的滿足和溫暖。
我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是個足夠努力的人。學生時代的我,憑著自己的一步步努力,讓我走進了自己的理想,工作時,努力讓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雖然我不是最聰明的,但我絕對是最努力的那一個,越努力,越幸運,越努力,越幸福。
我不是個善于表達的人,但我絕對是個愛思考的人,雖然我的思考深度還很欠缺。今天吳虹校長說了一句話: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成長,只有自我成長了才能助人成長。所以,能夠有學習的機會我總是毫不猶豫的參加,特別幸運的遇到的互加的青椒計劃近一年的學習,讓我認識了很多平凡但卻及其優秀的老師,青椒的學習幫我打開了看世界的窗戶,原來我并不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匠,作為信息化時代的老師,身上所肩負的責任遠遠不止“傳授知識”這么簡單。“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人”,今晚韋校長的這句話也深深的觸動了我,回想自己的教育中有沒有做到這一點呢?亦或有沒有堅持做下去的勇氣呢?最近一直在關注李鎮西老師的文章,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一個真正有著遠大教育情懷的老師,他的最后一個上的是那么的精彩,梅內每每讀過李老師的文章,都在反思自己,慚愧,內疚,焦慮是我出現最多的情緒,我殘酷自己9年的教育之路一事無成,我內疚,我沒有用足夠的愛心平等對待我的每一個孩子們,迫于教學的壓力,我只講他們看作一個個學習的機器,而沒有將他們看成是一個成長的人,我焦慮:我改如何繼續我的教育之路,我該以怎樣的面貌面對我的孩子們?!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