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對夏目漱石唯二了解是千円日幣上的男人和被人用爛了的“今晚月色很美”梗。
起初以為《心》是本簡單小說,不用費腦看著消遣時光那種,讀下去才發現這書都快把我折磨死了。
故事簡單俗套:“我”認識一位不入世的先生,后收到先生的遺書,遺書講述了先生在大學時和好友K愛上同一個女孩(房東的女兒,他們稱作小姐)。在友情和愛情的碰撞中,先生耍了小心機,導致K自殺,自己如愿以償的同女孩結了婚,但婚后卻時常遭受自己良心和道義的譴責,最后自殺而死的故事。
乍一看覺得故事缺乏新意,語言也十分空散,但讀起來卻特別有人氣。
這種壓抑感十分真實,無論是先生的害怕他人背叛/優柔寡斷/自我責備;還是“我”初出茅廬在面對家庭和社會各種問題的不解及想在先生那里尋求短暫慰藉的逃避心理,都那么真實。
其實這樣的書,擱以前我肯定看不進去,行文徐緩沉靜,又太多細瑣輕微。
夏目漱石的文風和魯迅是一掛的,遣詞造句都很古樸,據說他也是魯迅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然而這幾年快速成長的我,心態大有不同,經過瑣碎齷蹉磨礪,我居然也能靜下心來,用柔軟的心去接納明暗變化的陰影,感受無可奈何的涼風如何不動聲色的侵襲。
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夏目漱石講些人生道理都像是跟朋友聊天般水到渠成,毫不做作。
感覺百年以前的人,和現在也沒什么差別,真誠不做作的,還是招人喜歡。
難怪豐子愷說他是最像人的人。
友誼的最高境界是守護彼此的孤獨
沒有比年輕的時候更讓人感覺孤獨的了。
我們都是書中人的mini版,不夠流于世俗,又無法忠于自我。
先生的遺書一開始所敘述的他的內心,讓我反感這個人根本就是自戀傾向太嚴重,似乎全世界就只有他一人如此痛苦的活著。
接著看他的長篇大論,細膩詳盡的敘述好友K的死及自己內心獨白,又忍不住同情起他來。
太喜歡這種平靜外表下的人心暗涌了。
可能人心本就是矛盾,你會猜度最關愛的人,會渴望被了解又害怕被看透,會想愛又害怕愛所帶來的傷害。
就像生活本應平平淡淡卻因這些矛盾生生在內心架起了獨角戲,而人心或明或暗的交流更迫使所有人加入這場宮斗戲。
先生和K能夠成為朋友本身就是一件好壞不壞的事。
他們了解彼此,也能夠守護彼此的孤獨,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友情觀。
如何去衡量友情和愛情永遠是未解的難題,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其實先生的反應也是人之常情,縱使有懦弱之處,也算不上大過錯,K的死也不全因對小姐無果的愛。
因為我和最好的朋友太過相似,所以從很久之前就討論過將來萬一喜歡上同一個人這問題。
她當時想都沒想的直接說當然不跟我搶。然后我反問:如果你們彼此相愛呢?
她顯然沒想到我這樣問,所以她半天不講話。
我誠懇的說:你們相愛的話,你就不可以讓給我,我會生氣是肯定的,但因為對方是你,我氣完之后還會跟你玩兒。
把她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我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是真心的,但這是沒有出現我們愛上同一個人這種情況下說出來的真心話。
在事情發生之后,沒人會知道感性和理性哪個占了上風,也就不好估量自己的處理方式。
一個看似與世無爭的人心中存有罪孽,因嫉妒和占有欲促使好友自殺,做出這種事的人怎么看都是壞人。
但我并不討厭先生,自尊心和道德感應該是人最脆弱的把柄,所以如今人們為了不被抓住把柄,把這些都摒棄了。
人或多或少都會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開脫,這樣才能安心活下去,但先生沒有,書中的一些例子或許有些極端,但我仍為人性善良的一面所深深打動。
令我動容的主要來自k,這個以自殺了結一生的悲劇人物。
他留下一句:“本該早死,為何茍活至今?”讓我想起了松子的“生而為人,真對不起。”
如果性格是天生的,再加上理想失意,友情和愛情產生沖突,最終放不下愛情又注定永遠無法得到。
他所堅持的信念從根本崩潰,支持心臟跳動的能力也早已力不從心。
這樣看來,自殺或許真的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誰又有權責問?
《心》確實能讓人窺視到日本人在極度的封閉與壓抑之下所產生的扭曲心理,即被我們所熟知的菊與刀一般的民族性。
有些人雖然活很久但他們其實從未活過
先生的厭世其實也是厭己吧,厭義理人情的沖突 /厭價值智識的無解/厭不可捉摸又不停跳動的心。
我們都梳理不清這種密不透風的人情味。
其實先生不算自私,反而是太清正,這樣的人必然脆弱地難以面對世事。
就算是閑居一輩子,也要苦受煎熬。
夏目漱石可是把知識分子那點迂腐氣描寫的淋漓盡致了。
一方面是被過去的經驗和書本知識所局限,另一方面就是瞻前顧后想太多。
缺乏行動力,不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凡事都被書本所限,所以紙上談兵的正義有時候真的沒有意義。
我并沒有把先生當作領悟世事的隱士,他所說的每句話都是失望后的遁世而非透徹后的大隱
理想主義者堅持自我,日日反省夜夜自責,即便崩潰而死又如何,做自己才是最要緊的。
好似從年輕的時候穿越了那么多的時光卻毫發無損的到了老,避開了一切的損害,向死而生,先生真是好特別。
聽著夏目漱石絮叨著內心的思想,覺得街上所行的都是心,你有一顆,我也有一顆,諸事皆由此開始。
他也給出了故事的出口:
“如果臟了還用,就莫不如一開始就用帶顏色的。白的就要純白才行。”
觸手可及又讓我覺得好像只有一人那樣舒適
先生和夫人的愛情,是幸福的也是可悲的,甚至有那么一點畸形。
從先生動心開始,他的心跳就一直撲通撲通沒有停歇。
夫人各種細枝末節的舉動也能被他的戀愛心情所收藏。
在感覺情敵k將要搶走夫人時,他的嫉妒感上升得很快,他開始討厭夫人不明所以的笑,而是想知道夫人此刻的心意,并急于表達自己的愛意。
對于不怎么會表達愛的先生來說,這應該是相當大的突破了。
書中描述他們是對恩愛的夫妻:在這世上,先生只知道一個女人就是自己的妻子,其他女人都不會使他動心,妻子也認定他是天下唯一的男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天生應該是最幸福的一對。
但先生卻自以為隱瞞自己的痛楚就是保護妻子的純凈,卻因此讓妻子的后半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以為自己被丈夫討厭。
兩人吵架,先生氣頭上出去喝酒會想到妻子一定很擔心,因為除他之外,妻子再無其他可依賴的人了。
于是他說:我要趕緊回家,為了我的太太。
這句話神奇般的溫暖了我的心。為了我的太太。
夫人也讓我對女性有了新的定位,體貼和溫柔不是對女性固化的狹義定位,而是對親愛的人發自內心的理解和支持。
所以追求小說的時候,每個讀者看到的價值都是它所傳達給我們的印象吧。
終于看到最后,我也沒有精力再重看一遍。
透不過氣,唯一透得出紙面的只有霓虹氣息太濃烈的死法和疚感。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為有像你這樣的人出生,我對世界稍微有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