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夢綠
長大以后,回家便只在冬季,記憶里的芳草萋萋,落英繽紛,通通都成了遠了近了,近了遠了的剪影。高鐵開通了,故鄉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可于我們,終是遙不可及。
那時候,家是溫馨的。我們姊妹擠在那兩間裂著縫的土屋里,院子的天地卻是極廣闊。大院連著小院,包圍著幾間上了年紀的土胚房。無風的夏夜,鋪上尼龍袋子,全家人坐在上面,看滿天的繁星,密密麻麻,夜空都被點亮了。透過星光,斑駁的樹影,落在層次不齊的土墻上,小院便生動起來了。偶爾有流星劃過,瞬息間,就消失不見了。我們纏著奶奶問東問西,奶奶張著口卻瞠目結舌,反而母親卻知道很多故事。斷橋,天河配,玉蜻蜓,大概都是在夏夜的星光里,母親一點點灌輸給我們的吧。
聽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總是時不時在那浩瀚無垠的星空里,尋找王母狠心劃出的天河。聽了黑虎坐臺,看到三顆連在一起的星星,以為是找到了三霄娘娘的星宿,還有那北斗七星,一個大大的勺子鑲嵌在茫茫夜色里,興奮的半夜也不睡。
多少個普通的夜晚,就在我們的嘰嘰喳喳中隨風而去,哪知道后來近視了,也離開了故鄉,只知道低頭走路,早忘了頭頂的那方星空,偶爾抬頭,也不過是無邊的黑夜籠罩,再也看不見一顆明亮的星星,說起星星,也只記得,夏夜那一方小院里,夜晚的星空是如此明亮,竟讓我牽掛半生。
工作后,我們便做鳥獸散,我再也沒有勇氣涉足那曾生我養我的黃土地。怕沃野肥田,那老父曾躬身勞作的土地,如今荒草叢生,怕紅果累累的果園,如今墳塋乍起,怕走進村里,炊煙裊裊,卻尋不到屬于我們的那一股煙火。
歲月,真是個好東西。苦難隔著歲月,層層過濾,竟成了心頭的白月光。
多年的流浪生涯,忘了四季輪回,忘了春花秋葉。手機里的日歷,卻在一遍遍提醒著我,又是金秋時分了,這讓我越發的想念野菊花在山風里搖曳,金黃的葉子把村莊裝點的金碧輝煌,門前對面的群山上,層林盡染的景象,和著山腳下鏡子般澄明的湖水。
此時,老三說,我就是單純的不喜歡這個地方,一直一直,說白了,你們都不在,有時候回去連口湯都喝不上,像我們這種人哪里都是家。
此刻,我竟無言以對,我們曾設想的是現在我們都參加工作了,家里也許會有幾頭牛,父親趕著牛,在田野里吃草。夕陽走過山腳下那河時,牛兒朝著歸家的路慢悠悠的往回走,父親一手叼著旱煙,一手掄著手里的鞭子,向著炊煙升起的方向閑庭散步,母親的廚房里永遠是溫熱的。
而今,我們風塵仆仆的歸心似箭,野草在院里瘋長,炊煙早已上了天,冰鍋冷灶,塵土飛揚,竟讓我們再也沒有勇氣踏上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