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再說!
——《一年成功帶讀300本》發言稿
河南省濮陽市實驗小學石瑞娟
? ?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故事,也特別感謝王緒衛老師。
? ? ? 帕默爾在他的《教學勇氣》里說,人最幸運的是在成長發展時期遇到一個導師。王緒衛老師就是我的導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王緒衛老師,就沒有今天自信做閱讀走自己路的我。
? ? ? 很早之前就認識了王老師,我們在2017年的蘇州半書房的沙龍活動中就已經相識,后來通過他,我認識了很多教育的大咖,也知道了教育行走,了解到了教育行走的張文質老師和謝云老師,也因為他的幫助,我參加了2019年的教育行走——蘇州行。這幾年來,王老師,沒有因為我年紀小經驗少而嫌棄,相反他很信任我,對我在閱讀方面的實踐和想法很贊同,這讓我很高興,讓我敢于堅持走自己的路,他帶我認識了很多的人,還邀請我參加了他的沙龍和實踐探索。
? ? ? 在蘇州我們關于閱讀有過一次深談,他談自己的微笑圖書館,我聊了自己在班里的閱讀探索,當他聽說我自費給學生買書,建立班級圖書館,他讓我與微笑公益聯系,借助公益外部力量來做閱讀這件事兒,我雖然沒有聯系,但對他的幫助心存感激。總之,那天我們聊得不亦樂乎。
? ? 也是從那天起我開始有了一個想法,我想著如果從入學開始做,帶一屆自己的班級,從繪本從閱讀抓起,亮一亮自己的本事,幾年后會是什么樣子呢?因為有那天的想法,所以才有了今天下面的分享,一年級成功帶學生讀300本繪本的教育成果。
? ? 下面我從做這件事的緣由、準備、實踐和效果,幾個方面來給大家分享。
? ? ? 首先說【緣由】。王老師的帶動算一個方面,還有幾個方面的因素促使我做這件事。
? ? ? 第一是我喜歡繪本,我有帶孩子閱讀繪本、買繪本的經歷。我們家老大15歲了,她4歲時我就接觸了繪本,認識了新教育做毛毛蟲實驗的侯長纓老師,知道了童書閱讀的力量,陸續買了很多的繪本,也買了很多介紹繪本閱讀方面的書來讀。2017年我還特意參加了閆學老師的暑期繪本課程高級研修班,系統地了解了繪本的知識和課程,2018年我參加了接力出版社舉辦的童書閱讀研討會暨彭懿老師的新書發布會,順便還去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見識了兒童圖書的創作和作品展覽。總之我為推廣班級繪本閱讀,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
? ? ? 其次我帶了10年的中高年級,五年級畢業班居多,我們濮陽地區是五四制的。大家都知道半路接班,特別是年輕老師接班,是沒有太好的班級,對于我也不例外,接的班都是年級里最后的,但每一屆我都是用閱讀用繪本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贏得學生的喜愛的。我做語文老師也做班主任,所以我習慣用閱讀帶班風,班風正,閱讀濃,帶學生閱讀,倡導學生閱讀后寫日記,每屆的畢業考成績都還不錯。這種超越讓同事很納悶:她不補課,不加作業,咋忽的進步就這么多呢?我知道這是閱讀的力量,不是我厲害,而是閱讀的力量不可小覷。
? ? ? 還有就是我開家長會喜歡講繪本來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葡萄》《胡蘿卜的種子》《安的種子》《小步走路》《犟龜》《想吃蘋果的鼠小弟》這幾本書,我都會從家長和教育的角度讀給我的每一屆家長聽,給他們信心、鼓勵和幫助。愛是恒久忍耐,愛是一直相信,愛是等待時機靜候花開,愛是一小步一小步走路,愛是包容是幫助是讓孩子自己體驗成功和喜悅,愛是慢慢走堅持走總會遇到慶典……這一個個的信念,通過繪本的經典語言傳送到每個家長的耳朵里,進而轉化為家長的育兒行動,不急不躁,慢慢的帶孩子讀書,慢慢的陪孩子成長。十一年來我教過的每一屆孩子,或成績好,或成績暫時落后,但他們都說閱讀是一件幸福的事兒,他們喜歡閱讀,喜愛學校和同學,愿意親近老師,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又對自己充滿信心,愿意想方設法的去挑戰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知道這也是閱讀的力量。
【準備】
? ? ? 所以基于這四點,我就想:如果從學生一入學就把閱讀的種子種下,那6年后會是什么樣子呢,我想見識一下,說干就干,2020年9月我下一年級了。
? ? 平行班14個,14個語文老師,有比我年長的,也有比我年輕的,她們都有帶低年級的經驗,有的帶一年級還帶過好幾次。只有我沒帶過低年級,更別說一年級了,我是一年級老師里的“雛兒”。帶過一年級的都知道,一年級孩子入學各種雞飛狗跳,怎么應付對我來說是個大難題兒,兒歌不會唱,口令還沒學熟,面對著小不點兒,嚇唬又不舍得,怎么辦呢?發揮自己的特長吧,講繪本故事。絢麗的畫面,精彩的故事,再加上各種變調語言,瞬間就征服了班里那群萌豆們的心,他們忘了哭,忘了叫,有兩次有孩子還忘了上廁所尿褲子里了,家長來換褲子,埋怨他不知道給老師說,孩子說:“石老師正在講好故事呢,我要是說了去廁所,就聽不到這么好玩的故事了。”搞得后來講故事中間,我都要提醒他們去廁所,別又尿褲子。
? ? ? 課前講,課中講,喝奶時間講,午后講,課外輔導時間還講,就這樣我口干舌燥的把第一個月的入學適應期挺過來了,沒有孩子哭著不上學不進教室,沒有同學打鬧不清留有后遺癥,沒有一個同學吵著放學要回家,這算不算是一個成績呢,我覺得是!
? ? ? “十一”之后我召開了班級的第一次家長會,把推廣繪本閱讀當做了首要大事。我首先從繪本《葡萄》講起,變身種葡萄的狐貍,探究種出葡萄的秘訣:給他愛,給他吃的,保護他,給他依靠,熏陶他,然后恒久忍耐,最后葡萄真的豐收了。故事講完后我問家長:“我們養孩子是不是和狐貍想種出又大又甜的葡萄一樣呢?我們都希望孩子又健康又優秀,超越我們很多很多,最好。是不是呢?”我的話音一落,家長們紛紛回應:“不是嗎?誰不是這樣想的呢?”看來我說到他們心坎里去了。我又接著問:“那怎樣做才能實現呢?”家長們陷入了短暫的平靜。我說:“告訴大家一個秘訣,那就是帶孩子讀書。”
? ? ? 我讀了《朗讀手冊》緒論里的一句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不過我后面又加了一句:我還有一位每天讀書給我聽的老師。我告訴我們的家長,我們每天讀書給孩子聽,那我們的孩子該多富有啊!
? ? ? 然后我又講到了吉姆 崔利斯的“傻瓜定律”:
? ? ? 你讀的越多,知道的越多;
? ? ? 你知道的越多,你越聰明;
? ? ? 你越聰明,在校學習的時間越長;
? ? ? 你在校時間越長,獲得的文憑越多;
? ? ? 你的文憑越多,你的孩子在學校的成績越高;
? ? ? ? 你的文憑越多,你的壽命越長。
? ? ? 后來我還講了新課標規定,9年的閱讀量是400萬字。這個量是多是少呢?一本書按照10萬字算,9年讀40本書,每年讀書約4.5本,那9年時間400萬字,平均讀多少字?每天讀多長時間就可以達到這個底線要求呢?
? ? ? 我借用了高子陽老師的幾個公式。
? ? 算式一:4000000÷365÷9=1218(個),九年時間每天只要讀1218個字就能達到400萬字,也就是說每天讀16開本的雜志,不到一頁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 ? 算式二:50000÷365÷2≈69個,這是一二年級課程標準規定的閱讀量,每天只要閱讀69個字,就可以完成5萬字的課外閱讀任務。
? ? 算式三:400000÷365÷2=548個,這是三四年級平均每天的閱讀量,每天只要閱讀548個字就可以達標40萬字。
? ? ? 算式四:1000000÷365÷2=1370個,1370÷300≈4.7分鐘。這是五六年級平均每天的閱讀量,因為新課程標準規定五六年級每分鐘默讀300個字,那么每天讀1370個字,大約需要4.7分鐘就可以了。
? ? ? 算式五:260萬字÷365÷3=2375個,2375÷500≈ 4.8分鐘,這是初中三年平均每天的閱讀量,因為課程標準規定每分鐘默讀500字,那么每天讀2375個字,只需要4.8分鐘就能完成。
? ?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看似驚人的400萬字,其實每天只需要閱讀四五分鐘就可以了,那,一天拿出四五分鐘來閱課外閱讀,多不多呢?大家一聽這話,再看算式,一天拿出四五分鐘來課外閱讀,誰都能很輕松的完成新課標的閱讀任務,心里的焦慮瞬間就消失了很多。? ?
? ? ? 最后我提出了“1525+N”閱讀計劃,也是借用高子陽老師的。
? ? ? 第1個“I+N”首先指是0~8歲讀完1000本圖畫書。第二是指專指一二年級小朋友最好讀完1000本圖畫書繪本加N本橋梁書,就算6歲之前家長沒有給老孩子讀,一二年級老師和家長一起給孩子讀,在學校里老師每天讀一本回家,父母最少讀一本,兩年完全可以讀完1000本圖畫書。
? ? 其次第一個“5”指的是三四年級學生最好能讀完500本橋梁書。
? ? ? 再次“2+N”指的是五六年級學生最好能讀完200本較厚的100一200頁的純文字(含插圖)的童書。
? ? 最后一個“5+N”是指從初一開始至人生結束,養成每年讀50本書的習慣,也就是每周一本,“N”特指屬于自己專業發展的特別書籍。
? ? ? 我對大家說有一個叫高子陽的特級老師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很成功,大家想小學畢業有千本書墊底,初中高中成績會差嗎?文科成績優秀,理科成績同樣優秀,原因很簡單,千本書的閱讀會讓人的理解力、思考力和創造力變得更強更好。
? ? ? 今天我們先挑戰第1個‘“1”’,兩年1000本圖畫書,一年級500本,本學期200本,想參加的報名,沒想到的是家長的手都舉了起來,家委會把班級閱讀活動征集意見書發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50名孩子的家長全部簽訂同意。全員參加,這是我沒有想到的。這不是我厲害,是家長厲害,他們厲害在于相信閱讀的力量。
【實踐】
? ? ?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可以實施我的閱讀計劃了。要讀這么多的書,買,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假期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聯系了一個老板,他有一個專做繪本閱讀的繪本館。我是他十多年的老顧客了,多年的交往和探討已成老朋友。我欣賞他的經營理念,更佩服他十幾年如一日的專做閱讀推廣。我們中間有過幾次班級閱讀的合作,效果不錯,但都是小型范圍的。新接一年級,終于可以有機會施展我的宏大計劃,當然借助他的力量,他是專業人士,他可以為我們選最好最經典最適合的書。他給我們提供閱讀的書籍,我們每個參加活動的學生提供象征性的借讀費用,最后談的是他每次提供給我們70本不同類型的精裝大獎繪本,一學期兩次,每一個學生交80塊錢的借閱費用。家長一聽,80塊錢讀140本書,每天都有書讀,樂壞了,當場就完成了借閱手續,第二天,書就到了孩子們的手里,孩子們那個驚喜呀,一個個都愛不釋手的,附帶還贈送了每人一本閱讀記錄冊,一份書單,還有一張網上聽書卡,200本書的量是能保證了,讀的效果得我來引領和監督了。
? ? ? 每天下午放學,孩子們都帶回家一本書,第二天喝奶時間,前5分鐘要同桌兩人講一講昨天讀的繪本故事,孩子們新奇,家長們的勁頭也十足,不想輸在起跑線上,親子共讀效果從孩子們眉飛色舞的表情里就可以看出了。孩子們交流完了,我再根據教材內容,或班里的情況,或者某個孩子的狀況,從我的繪本課件庫里找一兩個繪本進行講讀,這時候也是他們最享受的時光,一年來除了出差或特別重要的會議,我一天不落,別的同事都在喝茶休息,我卻在拼嗓講繪本。太累時不舒服想放棄時,看著那一雙雙好奇、欣喜、期待的眼睛,我瞬間又有了活力,覺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 ? 學生下午到校后的午后時間是自己交換繪本的時間。一開始,我組織他們一排跟另一排同學換,這得需要四五分鐘左右。后來他們明白了規律,就自己找到相應的同學換,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到了第二學期,他們自己找同學選感興趣的繪本交換讀,無需再用額外的時間,特殊情況我只需要適當的引導即可。最讓我高興的是他們表現好,我要獎勵他們時,他們要的獎勵竟然是我給他們講一兩個故事,直接隔過物質獎勵,跳到了精神獎勵,這對于我來說真是大解放,我常年在中學和小學高年級,不擅長獎勵小貼畫什么的,特別是低年級的小萌豆,對我來說真是“附加題”,慶幸的是我竟然不用做。
? ? ? 我們班的獎勵也很特別,一級獎勵是一個故事,二級獎勵兩個故事,三級獎勵自由挑一個故事,四級獎勵自由挑兩個故事,五級獎勵是一本書。是不是跟大家想的一年級的獎勵不一樣?在大家的印象當中,一年級的獎勵是笑臉、小貼畫,一顆糖、一塊橡皮、一根鉛筆什么的,再看我們班的這獎勵,是不是很有特色?到一年級學期末,我一共自費獎勵了32個孩子五級獎勵,沒計算獎勵的故事數。
? ? ? 故事的獎勵還有一個大好處,就是獎勵了這個孩子一個故事,其他的同學也可以聽,甚至如果被獎勵者愿意的話,全班同學都可以聽,一人有獎勵,大家聽故事,所以在我們班里沒有嫉妒。一個人表現好,贏得的是羨慕和感謝,所以大家都比著學,比著讀。這算不算是閱讀給我的一個大獎勵呢?
? ? ? 就這樣,每天孩子們都有期待,都有收獲,也都有歡笑,我也在讀繪本中完成了自我認同,舉例說,在讀《超級跑跑鎮》時興發所致,我把后面封底上的歌曲《超級跑跑鎮之歌》哼唱了出來,孩子們那個高興啊,唱完了才發現有音頻可掃碼聽,我把原音放給孩子們聽,他們竟然說不好聽,沒有我唱的好聽,讓我再唱一遍。鬼才知道,剛才我是咋唱的?我五音不全,只能唱國歌,其余全跑調。應不住孩子們的央求,我又創新唱了一遍,他們樂的依然是東倒西歪,敲桌晃腦,場面非語言能描述。有時候我還狂舞亂吼,想著只要孩子們愿意聽,愿意讀書,怎么著都行,反正他們也不會笑話我,盡情讀,盡情歡樂吧。后來有好多家長問我咋唱的咋舞咋講的,說在家怎么唱怎么讀,孩子都說不對,每次被問到這些,我都很尷尬,哭笑不得,不知如何應答。
? ? ? 有時怕嗓子用力過度受傷,就會刻意的用假音或者模擬聲,有時是感冒發出的鼻音,有時是搞怪的變音,無論是哪一種語言來講故事,他們都聽著很美,很沉醉,有時還會夸我,說我說得好,演得妙,我是演員嗎?想想可有意思了!有時我會想:給孩子們讀書讓我解放天性,釋放個性,這是不是又是一大獎勵呢?
? ? ? 我還邀請繪本館的老師或者是班里的家長,定期來給孩子們講繪本故事。上學期末我們還排練了四部童話劇,每個孩子都參與,有的還分飾兩角呢,加班排練,累到倒頭就睡,但是他們也不吵鬧也不放棄,這讓我很感動。讀書讓孩子們專注有目標。
? ? ? 作業好像是每個學生都不太愿意做的,但是在我們班不一樣,每天的作業是固定的,孩子們很樂意去做。
? ? ? 上學期的作業是:靜坐聽故事15分鐘,家長讀書30分鐘,孩子講故事5分鐘,親子討論10分鐘。
? ? ? 下學期的作業是:靜坐聽故事20分鐘,家長讀書20分鐘,孩子自己讀背童謠10分鐘,給家長講故事10分鐘,親子討論10分鐘。
? ? ? 時間是個大概,但是每個環節必須有,每天在自律打卡冊上張貼笑臉和星星,一周一評比,總結獎勵。
? ? ? 周末社團活動也是以讀書為主,各位家長輪流組織孩子們進行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 ? ? 為了扎實有效開展活動,在第一學期我們班還開了一次“爸爸家長會”,把爸爸們拉入到讀書活動中,讓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彰顯力量,有爸爸帶著讀書,孩子們讀得更有勁兒,據媽媽和孩子們反映效果很好,還有很多媽媽強烈要求“爸爸家長”會成為每學期的班級課程。第二學期因疫情影響沒有開成,下學期我準備采納媽媽們的建議,繼續召開“爸爸家長會”。
? ? ? 寒假我們開展了“一天讀一本書”活動,根據繪本館的借閱記錄,有45個孩子完成了目標。暑假我們開展的是“不限量挑戰閱讀活動”,每次借閱4本,次數不限,上周統計已有10多個同學閱讀了100本書。
【效果】
? ? ? 有人可能要問了,讀了這么些書,效果咋樣?分數高不高,大家肯定都想知道答案,我來說說我們班的學習成績,第一學期卷面期末卷面成績14個班,我們排列第7居于中等,第二學期期末14個班,我們班居于第3,比第2名差0.03分,與第1名差0.2分,第二學期的背誦是滿分,素養測試是滿分,書寫分數也由第一學期的第12名上升到第二學期的第6名。沒寫卷子,沒刷題,沒有額外輔導,只做了一件事——讀書。取得這個成績,我覺得很了不起,你們覺得呢?
? ? 下學期,我的目標不僅是讀多,還要讀好,這個暑假里我設計了一部分書的閱讀活動,想把閱讀做得更深一些,畢竟有三四百本書做底,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和思考力也強了,他們需要更新奇的一些東西了,至于給他們哪些新奇的東西,我還在摸索中。等摸索成功了,有機會再給大家分享,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