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的猶太教育系列課程--《 猶太媽媽的三重角色》
猶太民族和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重視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民族,這倆個民族在教育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猶太天才教育的根基是: 媽媽的角色
課程分為三個主線
1媽媽,因愛而生
2亞洲媽媽的包含心理
3猶太媽媽的三重角色
第一第二部分的論述分享是為了更好理解第三部分的內容
你愛孩子嗎? 愛自己嗎? 愛先生嗎?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我當然愛他們。
可是,你是用什么方式愛你的孩子,愛你的先生 以及愛自己的呢?你的孩子和 愛人以及你自己接收到你的愛了嗎?
媽媽們可以思考或者反思,自己對“愛”的理解是否到位。
現實生活中,傳遞情感的通道如果出了問題,媽媽們全力付出,結果卻造成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緊張。
愛的語言,愛的方式, 真的是對方想要的嗎?
作為母親我們對孩子有最原始的愛 --原愛
其實孩子在六歲之前, 也會無條件愛父母 。比我們能想象的更多更純碎。很多孩子不愿意媽媽傷心,會接受一些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對我們的愛一點也不少, 小嬰兒對媽媽的愛非常的真摯。
我們創造孩子生命的那一刻, 我們的基因已經給他留下了東西 。孩子并不是一張白紙,他們有著豐富的感情。
一定一定一定要懂得毫無保留的愛孩子。
愛別人,是一種能力。成年人的這種能力逐漸在消退。
愛必須是雙向的,單向的愛不僅不能持久,而且會造成痛苦。讓愛和幸福保持流動 。
亞洲母親的特殊心理: 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人都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包含”的人越多,他們所付出的關心越多,負擔也重。
天底下很多的愛是為了相聚重合,可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很多媽媽的痛苦在于不相信孩子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們愛孩子過程中,發掘自己愛的能力。
不好的夫妻關系, 不可能有和諧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這個觀點已經有無數個老師強調過了。
母親情感不獨立, 會很辛苦。母親最重要的獨立是精神上的獨立 ,前提是自己先愛自己。
我們是否為自己的幸福努力過 。很多媽媽在做了媽媽之后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追求自我幸福。
生活中很多媽媽出現抑郁,甚至是嚴重的抑郁。之所以會抑郁,是忽視了自己的內在需求 。
首先,要讓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幸福的媽媽才能養育出幸福的孩子,才能養育出靈魂飽滿的孩子
媽媽的內心要強大起來。
什么是家?
對于一個家來說,人是最重要的。
母親塑造孩子的靈魂,父親塑造孩子的大腦 。父親母親的教育剛柔并濟, 分工清晰。
1媽媽是孩子的保護者
在六歲之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保護,能減少青春期的叛逆
2媽媽是孩子的教育者
沙拉的書《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母親的教育和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關鍵和重要。舉例愛因斯坦,以色列著名的投資人,弗洛伊德等 。他們都是深受母親的影響。
猶太人天才教育的根基在于媽媽,有原則的愛孩子 ,有力量的愛
所有的努力和堅持, 都是因為愛孩子。
猶太人最喜歡娶知識女性為妻子,因為她們會是好媽媽,好妻子,能造福幾代人。并不像中國人喜歡和有錢人的家庭聯姻。這個事實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在某本書上讀過,也是從那個時候起 ,內心默想,一定要做個知識型的媽媽。
3媽媽是孩子的陪伴者
給予孩子足夠的情感基礎。
教養的重點是陪伴, 陪伴本身就是價值。 讓孩子感覺到你很愛他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
課程并不難理解,真正難在, 我們如何實踐 ,如何堅持對孩子的愛。有愛且有堅持 ,恩威并重。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自己必須變成那樣的人。